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危险辩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识别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源,针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并对重要危险源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和服务范围内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控制管理。3职责3.1HSE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3.2安全环保部3.2.1指导各部门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基础工作;并检查控制措施落实情况;3.2.2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重要危险源进行汇总。3.2.3监督各部门对重要危险源清单制定的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3.3各部门3.3.1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具体工作,将结果上报安全环保部。3.3.2针对辨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加以控制,并将管理方案上报至安全环保部。4管理控制要求4.1危害源的辨识4.1.1辨识范围A公司自身在生产、经营、服务中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C工作场所设施(无论由公司组织还是由外界提供)。4.1.2辨识危险源时,要考虑到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种类型: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C七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素。4.1.3危险源辨识时,下列六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A询问和交流;B现场观察;C查阅有关记录;D获取外部信息;E作业安全分析法;F安全检查表法。4.1.4辨识评价人员应根据实际,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针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使用“作业安全分析法”来尽可能识别实际的、潜在的危害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并认真记录。作业安全分析法是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这种方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A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或工序;B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C辨识每一步骤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以及产生的后果;D辨识各类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4.1.4.1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A、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B、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C、可能造成职业病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稀料、油漆等。生产性粉尘:如电焊烟尘、喷砂粉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低湿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红外线、紫外线、微波、高频等;电离辐射:X射线、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α、β、γ射线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作息安排上的不合理。职业心理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与生理状况不适应。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如太阳的强辐射等;建筑和布局不合理,如通风采光、有害与无害作业布局。封闭式厂房新鲜风量补充不足;循环空气卫生质量差。生产工艺过程所致环境污染。D、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4.1.4.2产生的后果一般包括A、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B、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C、财产损失;D、工作环境破坏;E、火灾和爆炸;F、职业病。4.2风险评价4.2.1评价的方法辨识评价人员应结合生产实际,通过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来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估,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并认真填写《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登记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主要是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后果;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其简化公式是:D=L×E×CL值的确定: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用概率来表示在0.1-10之间,人为的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数值规定为0.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0。介于这两种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会被预料到6相当可能3不经常,但可能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0.5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0.2极不可能0.1实际上不可能E值的确定:人员或设备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这两种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于潜在的危险环境6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或者54次/年≤E264次/年(非连续性暴露)2每月暴露一次,或者12次/年≤E54次/年(非连续性暴露)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的危险环境,或者2次/年≤E12次/年(非连续性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或者E≤1次/年(非连续性暴露)C值的确定: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值为1—100,微伤及财产损失1万元以下规定分值为1,把造成3人以上死亡及财产损失200万元以上的可能性分值定为10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3所示。表3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财产损失人员伤亡100200万元及以上死亡3人(含3)以上,或者重伤7人(含7)以上4030万元(含3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死亡3人以下(不含3),或者重伤3人(含3)以上至7人(不含7)以下15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重伤1至3人(不含3)73万元(含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轻伤4人(含4)以上31万元(含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轻伤1至3人11万元及以下微伤D值的确定: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应注意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如表4所示。表4危险程度(D=L×E×C)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5160—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4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4.2.2确定重要危险源辨识评价人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重要危险源,并认真填写《重要危险源清单》:a)评价人员的定性判断,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要危险源: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b)依据第4.2.1条款的评价方法得出的,属于3级及其以上级别的危险,确立为重要危险源。4.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各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岗位对危害因素进行重新辨识、补充与评价: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操作、活动有变化或工艺改变时;新项目、新加工过程或新产品投产时;因事故、事件或其他来源的新认识。发生事故时;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编号版本/修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颁布日期生效日期程序文件4.4危险源风险控制策划4.4.1对风险的控制策划按如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a)消除风险;b)替代;c)工程控制;d)标识/警告和/或行政控制;e)个人防护器具。4.4.2对于定量判定(危险级别属于3级)或根据第4.2.2a)条款定性判定的重要危险源的危险源,安全环保部组织各部门确立控制措施,并将控制措施填写入《重要危险源清单》。4.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更新4.3.1各部门随时收集本部门新的危险源信息,特别是各种变更时识别本部门危险源的变化,按《协商和信息交流管理程序》要求报安全环保部。4.3.2安全环保部每年汇总公司新的危险信息,组织各部门对危险风险进行重新评价,并按评价结果对《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登记表》、《重要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进行修订。4.3.3各部门根据更新的风险评价结果,制定或调整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以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5相关文件5.1《协商和信息交流管理程序》6相关记录6.1《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登记表》6.2《重要危险源清单》6.3《危险源清单》
本文标题:危险辩识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98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