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精选
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吸热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D.对放热反应A+B→C+D,A、B的能量总和大于C、D的能量总和4.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NH4Cl晶体和Ba(OH)2·8H2O混合搅拌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或者吸热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6.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7.下列反应过程一定吸收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加成反应C.分子解离为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8.下列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O2→O+OB.H+Cl→HClC.CaO+H2O=Ca(OH)2D.浓硫酸稀释9.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成光能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D.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总是放热的B.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C.有些放热反应,在引发反应时必须加热D.放热反应在反应发生时都不需要加热11.(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2H2(g)+O2(g)===2H2O(l)的H=_______________。(2)已知0.5mol甲烷与0.5mol水蒸气在t℃、p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了a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3g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650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己知: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则TiO2(g)+2Cl2(g)+2C(s)=TiCl4(s)+2CO(g)的△H=。14、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NO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气)+2O2(气)=2NO2(气)△H=+67.7kJ/mol②N2H4(气)+O2(气)=N2(气)+2H2O(气)△H=-534kJ/mol试写出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Fe2O3(s)+3CO(g)=2Fe(s)+3CO2(g)ΔH=-25kJ·mol-1(2)3Fe2O3(s)+CO(g)=2Fe3O4(s)+CO2(g)ΔH=-47kJ·mol-1(3)Fe3O4(s)+CO(g)=3FeO(s)+CO2(g)ΔH=+19kJ·mol-1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16、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等于。C(s)+H2O(l)===CO(g)+H2(g)△H1=+175.3kJ·mol—12CO(g)+O2(g)==2CO2(g)△H2=—566.0kJ·mol—12H2(g)+O2(g)==2H2O(l)△H3=—571.6kJ·mol—1TiO2→TiCl4TiMg800℃,Ar
本文标题: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0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