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高考题专练3(气候)
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1地理高考题专练(3)————-气候(2009-2014)一.单项选择题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1题。1.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2-3题。2.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3.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2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6-8题。6.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7.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8.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读图2,回答9-10题。9.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10.R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11.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温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12.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洒D.大豆加工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3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4—16题。14.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6.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7~18题。1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1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19~20题。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419.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20.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读下图,完成21题。2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二、综合题2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金200001020km1500攀枝花图7b200010007556山峰/高程/米7556河流等高线国界昆明攀枝花7556674025030010001050沙江300010001000图7a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5高考题专练3(气候)【答案】1-5BBDBB6-10DABBA11-15BDCDC16-20DCBAB21.C22.【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天气状况的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结合已知信息读图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思路】(1)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冬季能够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得当地气温偏高;由于地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2)由于地处谷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盛行下沉气流,可推出1月份攀枝花多睛朗天气,风力较小,气温较高,变化小,较稳定。(3)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可能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解析】12-34-5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66789-1012-13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7141516解析】该地位于北纬30°N—40°N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17\18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备战2015系列训练地理专练(3)第页(共4页)8192021
本文标题:高考题专练3(气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0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