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I目录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释义..............................................i1.1培养模式名称.................................................i1.2模式内涵.....................................................i1.2.1培养目标................................................i1.2.2培养过程................................................i2专业教学标准.....................................................iv2.1专业基本概况................................................iv2.1.1专业名称...............................................iv2.1.2招生对象...............................................iv2.1.3学制与学历.............................................iv2.1.4资格证书要求...........................................iv2.2人才培养目标................................................iv2.3职业范围.....................................................v2.4人才规格.....................................................v2.4.1职业素养................................................v2.4.2专业知识...............................................vi2.4.3职业技能...............................................vi2.5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vii2.6课程体系设计..............................................viii2.6.1课程结构.............................................viii2.6.2课程设置及要求.........................................ix2.7专业教学团队的配置.........................................xiv2.7.1专业教学团队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2.7.2专业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配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2.8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xiv2.8.1校内实训基地..........................................xiv2.8.2校外实训基地..........................................xvi2.9考核评价..................................................xvii2.10毕业标准.................................................xvii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释义1.1培养模式名称漯河二中专机电一体化专业采用“校企共建、职业导向、以练促学、双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2模式内涵“校企共建、职业导向、以练促学、双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加强与企业沟通,依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为导向,以理实一体化为主要教学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和在校学习交替进行学习,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以及基本职业素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能力需求培养,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融“教、学、做”于一体。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达到校企深度融合,校企专业共建,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1.2.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责任心强、乐于学习、敢于迎接挑战、擅长团队合作。熟悉机电行业现状,了解机电行业相关企业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满足机电行业企业需要;熟练掌握机电相关岗位职业技能;具备机电行业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1.2.2培养过程(1)培养内容课程内容紧跟业界步伐,使学生就业后能够迅速上岗。邀请企业生产管理及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课教师共同协商完成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教学案例的制定或修订,保证了教学内容、专业课要求等与企业需求的无缝结合。(2)培养环节人才培养从总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方向,第一个阶段为第一至第四学期学生在校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学习,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利用寒暑假开展工学交替,第二阶段为第五、六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四个方向是指PLC维保、SMT贴片机操作、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四个培养方向。第四学期分别成立PLC维保、SMT贴片机操作、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四个兴趣小组,有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课教师和合作企业技术骨干任组长和副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对小组成员强化技能训练,到第三学年分别进入对应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进程安排表和结构示意图如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进程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主干课程名称计划内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学时数总学时理论授课实践课12345618周17周18周17周18周18周文化基础课程1德育707018171817顶岗实习2语文140140363436343数学140140363436344英语140140363436345体育7070181718176物理70304036347计算机应用基础10530755451专业基础课程8电工技能与实训210901201081029电工技术基础175175908510电子技能与实训2109012010810211电子技术基础1751759085专业核心课程12现代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2109012010810213SMT表面贴装技术2109012010810214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2109012010810215电冰箱与空调器原理与维修2109012010810216电视机原理与维修10530755451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总课时:每周课时数7*5=35节,四学期总课时数为2450课时文化基础课:735/2450=30%专业基础课程:770/2450=31%专业核心课程:945/2450=39%人才培养结构示意图人才培养结构图(3)培养方式“校企共建、职业导向、以练促学、双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专业课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开展教学。这种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通过合作教育计划,建立起中职学校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总体培养环节有两个,一是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校企共同构建模块式教学组织结构。(4)培养条件本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练促学、双证结合”,即以一定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主要是企业、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特色校建设期间,我们陆续与南京夏普校企共建人培方案人文素质的培养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一学年在校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企业参观实习实训职业素质的培养7s职业素养训练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第二学年在校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企业岗位实践7s职业素养强化训练个性化核心技能的强化训练第三学年企业顶岗实习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峻凌电子有限公司、河南金嘉园电器有限公司、厦门冠捷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涵松电子商行、阿杜电子制冷商行等十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重点与南京夏普、厦门峻凌电子、厦门冠捷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共建。此外,还建设和完善了实训室3间,包括创新工艺实训室、电子装配实训室、PLC实训室。实习实训时间达到教学课时达50%以上,学生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我们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有专业课教师达十多名,其中7名为“双师”素质教师,有多名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另外,我专业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或者技术工人4名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我们的教师队伍的力量。2专业教学标准2.1专业基本概况2.1.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专业2.1.2招生对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2.1.3学制与学历学制: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三年。学历:中专。2.1.4资格证书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证书1个或以上。2.2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责任心强、乐于学习、敢于迎接挑战、擅长团队合作。熟悉机电行业现状,了解机电行业相关企业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满足机电行业企业需要;熟练掌握机电相关岗位职业技能;具备机电行业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问题的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2.3职业范围表1:职业范围分析序号专业技能方向专业化模块职业岗位支撑课程1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方向PLC维保工(PLC电工)《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能与实训》、《现代工业控制与PLC应用技术》2家用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家电维修《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能与实训》、《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3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4SMT贴片技术SMT贴片机操作工《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能与实训》、《SMT贴片技术》2.4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2.4.1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与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做一个能够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人。(2)科学文化素养对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漯河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3)心理素养通过教学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自我保健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能够正确面对面困难、挫折和压力,具有积极进取、乐向上和健康平
本文标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3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