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2)科学社会主义: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后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3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是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流行的时期。(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这一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世界上欧美亚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仅次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件。(5)社会主义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深刻的改革。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运动?答:1、方法(1)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模式放在当时大环境下分析(2)阶级分析的方法,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相互斗争的理论来分析问题(3)发展2、认识(1)总结社会主义过去(2)观察社会主义的现在(3)把握社会主义的未来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学说伪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2.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P59)(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第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制度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第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第四,唯物史观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第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第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第三,剩余价值学说展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克服了空想社会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现实的基础之上。3.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P67)(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4)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5)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6)通过各种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7)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大抵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8)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必须实行如下几条民主原则:实行真正民主普选制,保证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出各级代表和国家领导人;选民对各级领导人和公职人员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反对特权,废除高薪,缩小工资差别;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要有必要的集中,但要坚决反对个人专断。。(9)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有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0)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将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4.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P77答:(1)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这个问题,经典作家、革命导师和政治领袖们做了很多论述。(2)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勇于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批判的继承和吸取各个学派、学说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4)从理论成果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的发展。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上网搜索)答:(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根据这一规律,当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时,它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2)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资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虽然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自我扬弃终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迟早要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也决定了它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同时产生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激化,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缓解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就成为不可避免。因此,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为资本主义制度对自身的否定准备了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的客观历史趋势。补充1.试用两个绝不会的理论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P213以及笔记)答: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绝不会”理论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没有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取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它还要持续发展很长的一个时期;二是代表新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物质起点很低,在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一时还难以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补充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看笔记+上网搜资料)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原则是正确的;具体内容有局限性。①侧重无产阶级革命,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涉及较少②假设社会主义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涉及较少。(2)要正确对待:忠于原则、注重实践、善于发展,反对教条式的部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第四章苏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所谓斯大林模式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的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它是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具体而完备的实现形式,既有贡献也有弊端。1.简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P104)答: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第二,部份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形式把他们逐步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改革。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使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P109)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第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同资本主义最新的科技和进步的管理方法结合的程度。第四,国有化不等于生产的社会化,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第五,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要通过合作社这个过渡到新制度的阶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第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问题,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第七,要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动官僚主义。第八,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列宁晚年的这些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P116)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P132)答:(一)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理想变成了全面的制度现实,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
本文标题: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8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