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四、关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四、关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做到人人明白质量要求,个个清楚质量标准和目标。实现领导把关,文明施工,建立健全质量奖罚制度,设立质量专项奖罚基金,在人员、机械等技术力量配备和物资保障上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2质量保证体系2.1建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业务部门人员组成。2.2建立质量组织管理体系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实行三级质量管理制。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部,每个施工队配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班设质量检查员。质量安全部是负责现场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机构,直接对分管质量工作的总工程师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否决权。施工队专职质检工程师在质量安全部的领导下,负责本队的质量检查和监控工作。工班质检员在队质检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班组的质量检查和监控工作。2.3组建工地试验室和测量队试验和测量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的主要方法,试验是从物理、力学指标上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手段,测量则是从位置、高程和几何尺寸上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手段。因此,试验室和测量队的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经理部设试验室,经理部和施工队分设测量队,根据需要配齐相应仪器设备。3质量保证制度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开工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3.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3.1.1建立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一项工程开工前,首先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3.1.2“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3.1.3“三检”制度“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各道工序的质量,以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3.1.4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并由监理工程师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证明书。3.1.5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交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须定期进行复测检验。3.1.6“跟踪检测”制度检测工作将按照“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进行。3.1.7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应严格按照计划部门提交的采购计划进行。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由质量安全部组织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质量、技术、物资和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验收的内容包括:进场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供应商的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产品现场质量检查,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取样进行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按验收程序收货后分类保管,做好标记并保管好样品。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要随样品一同保存备查。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马上清除出场。3.1.8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制度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定。新购置的和在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均应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监督和检查。3.1.9原始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制度本工程的每一个单位工程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并做好归档工作。文件内容包括:质量保证计划;工作程序;技术标准、规范;采购的技术要求。记录内容包括:基线点、水准点测量验收记录;施工断面、水准测量记录;各施工工序、项目的检查记录;混凝土、钢材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记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不合格品记录(质量事故报表);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和一套完整的设计变更资料。3.1.10质量奖罚制度建立严格的质量奖罚制度,以经济手段促进质量意识的提高,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扎实深入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3.2施工和工作程序制度化3.2.1施工过程的控制程序设计交底→编制工作程序及质量计划→审查批准→施工前准备→执行工作计划→设备供应、材料采购→执行施工方案→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控制、开展QC小组活动→效果检查→改善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的检查和评定→竣工移交。3.2.2测量工作的控制程序施工基线的开工复测→控制网、水准基点的加密→施工测量→施工中复测检查→竣工测量→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3.2.3原材料试验控制程序原材料检验→出厂合格证检查→工地试验→形成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领取使用。3.2.4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控制程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填写隐蔽工程验收报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验收合格→上报监理工程师→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验收→签署隐蔽工程验收证书→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2.5单项工程验收控制程序自检合格并有完整的施工记录→填写单项工程质量评定表→项目经理部验收→填写验收评定结果→监理、业主、设计代表验收→签署验收意见。3.2.6质量检查的控制程序施工班组自检→下一工序互检→质检工程师检查→质量评定→质量安全部检查→签认→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下一工序。3.2.7取样试验工作的控制程序试验人员现场见证→工地取样→工地养护、试验室标准养护→试验→填写试验报告→报质量安全部→报监理工程师。3.2.8不合格产品处理控制程序不合格处理→检查实验→鉴定报告→处理意见→处理结果。4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熟练的操作人员;先进的机械设备;优质的工程材料;科学的工艺参数;正确的加工工艺;有效的监控手段;严格的检查验收等。人员和设备可以在上场之前确定,就施工过程本身而言,应该抓住材料、工艺参数、加工工艺、过程监控、检查验收等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4.1优选性能良好的工程材料各种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各种外购材料必须有齐全的出厂证明资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进行抽验,不合格者停止使用。根据使用要求,认真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求得最佳配合比。在投料使用前,对各种骨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随时调整各种材料的施工配合比。材料混合前精确计量,以确保各种材料的投放比例符合最佳配比的要求。4.2选定科学的工艺参数科学的工艺参数是通过施工前的工艺试验获取的,在本工程的正式施工前,重点做好控制爆破参数、临时支护参数的选取,并在施工中不断地调整、改进,使之真正成为指导施工的科学依据。4.3标准化作业各工序的施工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标进行。认真执行科学的工艺参数。对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项目,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掌握操作要领。加强对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关键工序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坚持标准化作业。4.4质量监控4.4.1材料质量的监控材料性能指标的监控采取“复核试验”和“抽验”的方式进行,混合材料的配合比采用提高计量精度和及时测定骨料含水量的方法实现。4.4.2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有两种:一是试验,二是测量。试验是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监控;测量是对位置、高程、变形、几何尺寸进行监控。施工中,加强对试验和测量工作的领导,实行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施工。4.5严把工程的检查验收关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的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首先在项目经理部内部进行,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做好记录,确认合格后,交项目经理部审查,并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复检和抽检,确认合格后,双方签字,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和审批。5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推广使用在以往施工项目中取得的成熟经验,加大对路面、桥涵施工段的技术力量投入和机械设备投入,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高效、快捷地完成全部工程。6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因此,施工时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工程开工前应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进行检验、验证、测试、合格的原材料才准进场。砼、砂浆应预先请试验室做配合比设计试验,并对水泥进行复试。在工地现场取土样送试验室,做重型击实试验,取得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标准资料。对水准点座标点要进行引测桩保护,经常复测样桩,确保高程的准确性。土路基碾压一定要把土路基找平,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植土等有机物,在土路基两侧开出边沟,以利排水。碾压时必须从两边向中间碾压,碾压轮应重叠1/2,碾压遍数控制在3-5遍,碾压时如发生弹簧应进行处理,局部可换土,掺石灰、石灰桩、砂桩等方法,碾压成活后方可进行土路基密实度试验,土路基承载板试验。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填筑时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填方路段中路床下0~80cm范围内路基压实度大于等于95%。路床下80cm以下范围内路基压实度大于等于93%。挖方路段中路床下0~30cm范围内路基压实度大于等于95%。基层的质量控制:压实度必须达到100%,中线高程必须100%,其允许误差为±20MM。沥青砼路面,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其质量控制点为压实度、厚度、弯沉值、中线高程、平整度。6.1道路附属构筑物侧石、平石铺砌必须稳固,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侧石勾缝应严密,后背回填必须密实,平石不得阻水。预制块人行道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缝直,灌浆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与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其质量控制点为:基层压实度,轻型击实标准93%,平整度,相邻块高差,纵、雨水口收水井内壁抹面必须平整,不得起壳裂缝,井盖座安装平稳,井内严禁有垃圾等杂物,井周及支管回填必须满足路基要求,支管必须直顺,管头与井壁齐平。其质量控制点为:井口高程必须低于路面或平石10mm~30mm,井框与井壁应齐平。6.2道路半成品侧石、平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外露面缺角掉边不能多于1处,且不超过20mm,砼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预制道板表面不得有蜂窝、麻面、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彩色道板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和棱角整齐,顶面缺角掉边大方砖应小于20mm,小方砖应小于10mm。6.3确保路基工程质量措施路基工程施工前,先在选定好的试验段施工,取得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技术参数及合理工艺流程后,再全面展开施工。施工中按照规定的频数、位置用规定的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测。路基填筑执行公路路基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查,质检工程师抽查摊铺厚度,摊铺厚度不大于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经试验段确定的机械组合不随意变更。若土质及机械组合发生变化,重新进行试验段施工,检验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保证路基填筑质量。严格施工过程中的土质鉴别、含水量检测及压实度检测,每填筑一层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填筑。含水
本文标题:四、关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8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