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11:471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11:472教学设计是理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一、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三、化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11:473一、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开发某个产品而进行的系统而缜密的计划与构思的过程。“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乌美娜。11:474广义教学设计的诸要素目标、内容、结构、课时、方法、媒体、场所、人员(教师、学员及管理者)、测验11:475“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依据化学学科内容的主题和条件,用教与学的原理来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实质就是教与学的问题解决。11:476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已有经验、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等。11:4772、注重学科特点。初中化学的特性:启蒙性、探究性、实践性。11:4783、优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传统的教学媒体(机械的)现代的教学媒体(电子的)印刷媒体:书刊、图书、资料、插图、图表等非印刷媒体:实物、模型、标本等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听觉媒体:广播、录音、CD等视听觉媒体:电视、电影、录像、多媒体、VCD、DVD等交互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机等11:4794、营造良好氛围。以活动激发兴趣,以问题设置“困惑”,以实验展开探究,以对话建构意义。11:47105、提高课堂效率。“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听、读、议、做、练……参考赞可夫提出的“发展性教学”模式:高难度、高速度、理论主导、理解过程、面向全体学生。11:47116、学会批判反思。反思——教师素质提升的“催化剂”。11:4712三、化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11:47131、讲授模式特点: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系统讲授程序: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小结——练习反馈11:47142、问题讨论模式特点: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程序:明确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应用结论11:47153、自学指导模式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自学为先导,辅以教师指导程序:学前指导——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精讲——练习巩固——教师小结(教师启发、指导贯穿始终)11:47164、实验教学模式特点:以实验为中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获得或验证结论。11:4717程序1:演示讲授模式明确问题—演示实验—启发讲授—获得结论程序2:边讲边实验模式明确问题—学生实验—启发讲授—获得结论程序3:学生实验模式预习实验—学生实验—总结实验—获得结论程序4:实验探究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11:4718四、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1、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一般特性、起点能力、学习风格等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于化学知识的了解不多。在化学基础薄弱,没有经历规范的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纪录和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11:47192、吃透教材。学习课标、教科书、教参等,掌握教学内容和要求。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11:4720“本单元课题1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此之前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11:47213、叙写目标。教育目标体系:一级目标——教育目的二级目标——培养目标三级目标——课程标准四级目标——教学目标(年度、学期、单元、课时)11:4722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技能领域:知觉、尝试、熟练、应用、适应、创新情感领域:注意、参与、兴趣、热爱、观念11:4723几点要求:目标要科学化、具体化、层次化,具有整体性和可检测性。两种格式:格式1表述性目标动宾结构“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熟练掌握……”格式2行为性目标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主体(学生)+程度标准+行为结果例:“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1:4724案例(供研究):《溶液的形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2、知道溶液,溶质及溶剂的概念及溶质、溶剂的确定方法。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11:4725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过程与方法,进行初步探究活动,并能在实验情境中发现问题。2、初步认识到设计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3、能动手与同学讨论、交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4、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作初步评价11:472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喜乐。2、体会到生活中有化学,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3、学习用辨证的观点认识事物。11:4727叙写目标的三种“版本”:1、完整版2、简洁版3、压缩版一、知识与技能1.……2.……二、过程与方法1.……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一、知识目标1.……2.……二、技能目标1.……2.……三、情感目标1.……1.……2.……3.……4.……11:47284、选择教法(程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记诵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探究法、引导探究法。11:4729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教法分析本课题在教法上主要采取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来探索和学习知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建议按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11:4730设计探究方案如下:第一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第二步: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第三步:交流讨论问题第四步:填写学案、小结11:47315、过程设计建构注意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以下四个因素:“情境——互动——会话——意义建构”。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11:4732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并解说图片讨论这些化学成果都是怎么得来的?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入新课(板书本节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表格(见学案表格1)通过身边的化学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来引出主题,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11:4733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思考发散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思考问题提出探究课题(一)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学生根据学案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引导探究)第一阶段:点燃前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学生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探究出蜡烛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11:4734第二阶段:点燃时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想想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深浅不一,温度会不会也高低不同呢?蜡烛越烧越短,那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学生实验)将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火柴梗两端迅速变黑说明外焰温度高。(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立即倒转烧杯,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11:4735第三阶段:熄灭后(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培养学生完整观察实验的习惯布置思考题讨论问题(一)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测通过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气冷凝成水雾,便于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烧杯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冷凝;太远,水蒸气逸散到杯外,效果不明显。通过讨论明确每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讨论问题(二)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高?(预计学生答案)因为外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剧烈,放热多、温度高讨论蜡烛蒸气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11:4736讨论问题(三)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到有白烟生成。猜测一下,观察到的白烟可能是什么物质?提出探究任务怎么用实验来求证白烟是什么物质呢?请你设计实验(预计学生答案)白烟可能为3种物质:①水蒸气②二氧化碳③石蜡蒸气学生设计实验: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的白烟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完整细致观察实验的习惯,并透过现象来认识化学实验本质(播放多媒体动画)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的白烟观看动画推导结论:说明该白烟是由石蜡蒸气冷凝形成的形象、生动再现实验现象,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11:4737(总结归纳)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从哪几个方面观察?学生讨论,小结: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小结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索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布置作业记录、练习课堂及时反馈11:47386、板书设计板书是对教学过程的纪录、提炼和统摄、是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概括。要求:简洁、精炼,突出重点。例(供研究):11:4739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第一阶段: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第二阶段:燃烧时-观察石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以及探究燃烧后的产物第三阶段:熄灭后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11:4740修订: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个阶段:1、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2、燃烧时——观察石蜡燃烧的现象以及探究燃烧的产物及火焰的组成3、熄灭后——“白烟”现象、硬化现象二、实验观察的三个方面: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11:47417、学案设计即学习方案的设计,通常分课内或课外两种,例1:(课内)CO2与NaOH的再探究学案班级:姓名:.探究活动一:观察与思考1、写出CO2分别与NaOH、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
本文标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2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