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初二物理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三章单元测试题班级学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4分)1、关于凸透镜及其应用的情况,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一个发光点,发出的光束,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光束,B、照相机镜头焦距总小于底片到镜头的距离,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距总小于焦距,D、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一定大于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2、白光经棱镜色散后,能分解成()A、7种色,排布有规律,B、红、黄、蓝三种色,按光谱排列,C、12种色光。D、与棱镜的大小有关。3、由于光的折射,岸上的人看小河河底的深度比实际深度()A、深,B、浅,C、一样,D、无法判断。4、一束光线从某种透明物体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和入射光线成1700角,则折射角应是()A、100,B、800,C、400,D、500。5、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水中的一轮红日,B、在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留下影子,B、电影银幕上形成的画面,D、看浸没在盛水碗底的硬币,好象在碗底上面一点。6、能成倒立缩小实象的是()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显微镜。7、照相时,想使底片上的人像在大一些,可用的办法是()A、将镜头离人在远一些,B、将镜头离人在远一些,底片离镜头近些,C、人离镜头近些,同时底片离镜头的距离在远些,D、人和底片都靠近相机镜头。8、在图一中,画出了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发射和折射的四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玻璃空气玻璃玻璃空气玻璃空气空气ABCD图一9、有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发光物体沿该透镜的主光轴从离凸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A、像和相距都变小,B、像和像距都变大,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光屏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且量得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12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8cmB、6cmC、15cmD、4cm。11、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象,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将出现一个缩小的像,B、光屏上将出现一个放大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眼睛通过透镜能看到放大的像,D、光屏上不能成像,眼睛通过透镜也不能看到像。12、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u=8cm时,成倒立的像,据此进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u=4cm时成放大的实象,B、u=9cm时成放大的实象,B、u=10cm时成缩小的实象,D、u=17cm时成缩小的实象。13、放幻灯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插法应选如图二的()A、下B、上C、D、图二14、我们在平面镜中观察到某汽车号码的像为“10—18”则汽车的实际号码是()A、10—18,B、18—10,C、81—01,D、01—18。15如图三所示,当光线透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16、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应保持()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些。17、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同样大小的像应当用()A、平面镜,B、凸透镜,C、凸镜,D、凹透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31分)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发生和,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折射角。2、光在两种介质传播时,如果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700,那么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4、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水里部分,筷子会向(填“上”或“下”)偏折,这是光的现象,在圆形鱼缸里的鱼,从外边看去,比实际的鱼偏大,这是由于。5、如图四所示,是一条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面时,在水面处发生反射、折射现象,图中的入射点是,入射光线是,CBA法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300线是,入射角是,反射角DG是,折射角是。6006、凸透镜对光线有,凹透镜对光线有,平行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7把物体由远处沿主光轴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物体EF图四经过处,它的像由小变成放大的像;物体经过处,它的像由倒立变成正立。8、蜡烛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光屏上可以看到清楚的放大的像,当蜡烛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通过凸透镜能成像,这个像在光屏上。9、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时,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些,照相机应距离人一点,这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10、树在河中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他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引起的;后者是引起的。11、“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反射而造成的。而全班同学能看见讲台上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三、实验题(10分)为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其后面10cm的纸上出现了一个很小的亮点,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cm,为了研究它的成像规律,将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右侧必须放,调节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他们保持在,当蜡烛在20cm以外时,屏上出现的像是、机就是此性质的应用;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蜡烛必须放在之间,机就是此性质的应用;当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cm时,光屏上接收像,因为它成的是像。四、简答题(10分)1、通常司机夜间行车时,为什么不开驾驶室内的灯?(4分)2、夏天早晨在庄稼的叶子上有露珠,透过露珠看叶子的纹络要显得粗一些,为什么?(4分)3、张欣的父亲是远视眼,母亲是近视眼,他们的眼镜放在一起,请你在不用手摸镜片的情况下,帮忙区分开来。(2分)五、作图题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五中物体AB在镜中的像。2分2、完成如图六中的光路图。3分3、在图七中填上适当的镜子AB图五图六3、如图八,一个发光点发出的两根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两根反射光线已经画出,试画出入射点的位置。3分图八六、计算题(5分)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
本文标题:初二物理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2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