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2018大中城市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中国保险业协会20181064页
摘要版发展指数报告“健康中国”是国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的论断,这意味着国家将从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与长远的问题,并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党和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全民健康问题,持续加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近年来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明确了“健康中国”战略的顶层设计、愿景目标、实践路径与制度保障。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基本保障三支柱的重要组成与有力补充,通过扩大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丰富健康保险服务,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零点有数,发布了《2017中国大中城市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行业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系统性调查和全方位数字化测量,全面衡量国民对健康与保障的认知度、充足度与规划度,其发布的指数是我国首个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监测和评价指标。指数发布后,引起了政府、行业、企业、民众等社会各界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热切关注与深入探讨,在政策配套、行业发展、理念宣导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社会影响持续扩大。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项目组再次发布《2018中国大中城市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背景下,该报告通过对国民健康生活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中的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重点调研与深入探讨,期望能够引发社会公众对个人健康与家庭健康问题的关注,倡导健康生活、巩固全民健康基础;期望个人与家庭能够未雨绸缪,进一步提升健康生活与保障意识,尽早为个人与家庭构筑健康保障机制;期望保险行业能够携手共进,不断提升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开发更多符合百姓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投放市场,促进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健康产业的协调发展与融合发展;同时也期望借此能够对政府部门在商业健康保险配套政策的制定方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运行机制与发展环境,期望保险行业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前言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2为更好地开展《2018中国大中城市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的调研工作,项目组在认真总结2017年度商业健康保险指数调研发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了指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指数分析维度更全面。从单一的需求侧分析,扩展到包括寿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健康险公司等商业保险公司在内的商业健康保险与服务的供给侧,项目组还对商保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状况开展调研,了解商业保险公司产品和服务供给现状和未来规划、当前发展水平和盈利情况、发展难度和期望,从供需结合的角度更全面地分析评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的供求状况;二是指标体系设计更合理。通过中国社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专家的多轮充分论证,项目组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完善,在指标体系框架搭建方面,项目组顺应保险行业回归保障的总体发展要求以及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充实保障维度的指标体系,并扩展了健康管理服务认知与规划方面的指标内容,共形成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更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三是指数样本调研更充分。通过知名研究咨询机构零点有数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大学生责任行团队共同协作,本报告扩大了大中城市居民样本数量,进一步提升需求侧指数结果的准确性与代表性,并增加了供给侧、合作方医院以及舆情等更多元的数据来源。四是增强对热点政策的关注。指数报告不仅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结果作分析与评估,对影响行业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引起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相关热点政策也进行了调研分析。通过与沃民高新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该报告增加了对税优健康保险、医保卡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等热点政策的舆情分析。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再次感谢中国社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零点有数、沃民高新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的精诚合作和辛勤付出。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积极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商业保险、健康医疗、新闻媒体等机构开展合作,进一步增强商业健康保险指数体系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将该项目打造成为汇集健康保障产业链多领域多层面专家和实践者的“开放开源”的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保险行业更好地满足社会民生对健康保障的真实需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行业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前言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3目录CONTENTS02前言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需要你我共创05要点与建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识、行动和规划平衡前进,政府、企业和居民携手共建PART0118宏观背景: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共铸健康保险之利剑,谱写居民保障之华章PART0227研究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数创新,政策、需求、供给、合作方四维一体PART0341指数解读:析毫剖厘,刀铗锋锐商业健康保险初步发展,居民保障意识略微提升PART0456CCHIDI指数编委会举五湖四海之英杰,绘健康保障之宏图要点与建言Part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阳明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个人同心协力、共同推进。本章从整体上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年龄微指数、企业微指数进行了解读,并从需求、供给和政策角度对目前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基于政府、行业、企业、个人不同层面为商业健康保险的稳步发展建言献策。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要点与建言要点部分(一)指数要点1.1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处于基础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3.0,与2017年(60.6)相比虽有所提升,但整体发展处于基础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1.2居民重视并高度关注自身健康,但在商业健康保险配置方面,有认知无规划、有规划无行动等知行不一的情况仍较突出本次调研,健康维度得分整体高于保障维度得分。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健康的重视度与关注度较高,体现为受调研群体的健康充足度处于相对较理想的水平(77.6);但保障维度得分较低(51.6),有认知无规划、有规划无行动等知行不一的情况仍较突出。国民对自身所面临的健康风险意识以及对商业健康保险保障的认知方面虽有所增强(保障认知度58.3),但落实到商业健康保险的规划配置与具体实践方面表现不足(保障规划度55.9,保障充足度仅47.7)。除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保险保障方面的教育外,商业保险机构与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应增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供给之间的纽带联系,通过创新产品设计、丰富产品供给,切实满足老百姓对自身或家庭所面临健康风险与财务风险的保障需求,促进其通过配置商业健康保险加强个人、家庭对健康风险、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1.3年龄微指数:60后群体健康资讯来源较传统,关注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70后群体已进入家庭稳定阶段,健康保障认知较理性,关注自身及家庭的健康风险保障的覆盖能力与水平;80、90后群体在商业健康保险配置方面更具前瞻性,并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健康资讯与产品服务60后群体更倾向于通过日常亲朋好友交流和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获取健康资讯,受投保年龄增长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所发挥的保险保障的经济杠杆作用下降或虽已配置商业健康保险但服务体验不足等因素影响,这部分群体的保障意愿较低(保障规划度33.7)。此外,该群体较关注健康医疗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商业保险公司应重点加强健康产品与服务的紧密结合。6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要点与建言要点部分70后群体已进入家庭稳定阶段,大部分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该群体对家人的健康与保障关注度相对更高、对健康与保障的认知也更为理性与科学,更倾向于通过专业人士获取健康资讯,并具有较好的健康生活管理与规划水平(健康规划度75.2)。对这部分群体,商业保险公司应重点考虑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对群体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健康风险的覆盖能力与保障水平。80后、90后的健康认知(68.1,66.0)与保障认知(61.7,61.2)情况更佳,该群体更倾向于通过移动互联等创新专业媒介获取更新更专业的健康资讯,在商业健康保险配置方面更具前瞻性,未来一年内配置商业健康保险保障以及尝试新的健康服务项目的意愿和兴趣也较强(63.5,60.8)。针对年轻群体,商业保险公司可推出适配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渠道购买的健康保险产品与创新服务,通过新兴媒体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1.4企业微指数:外商/港澳台企业得分最高,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得分均较高,而个体工商户和无单位人员得分最低,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健康和保障水平仍是难点外商/港澳台企业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得分最高(67.5),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得分均较高(65.7,65.9),个体工商户(61.0)和无单位人员(56.9)得分最低,这也符合项目组预期。中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仍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处于非正规化的就业状态,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健康和保障水平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在着重提升劳动市场正规化水平的同时,也要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向这一部分人群有所倾斜。7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要点与建言要点部分(二)需求侧要点2.1健康情况:调研人群整体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个人生活习惯、收入水平、年龄、所属行业及工作环境、家庭结构、对自身及家人健康问题的认识等因素对个体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健康信息的获取在不同年龄、地区、收入人群间存在不同程度分化;居民对健康体检、运动健身等传统的健康服务兴趣度较高健康行为直接影响个体健康状况。健康风险更高的高BMI群体健康习惯欠佳,体检、运动、吸烟等方面的习惯均不如受调研人群的平均水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健康行为差异明显。25-29岁年轻受访群体更关注健康生活,30周岁是个体生命周期中运动习惯发生显著变化的分水岭,50-54岁人群体检频率最低。家庭结构不同,所产生的生活压力有差异,对个人健康行为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在三代同堂家庭结构中处于家庭中流砥柱地位的受访者,其运动频率显著低于单身人士。收入水平与健康行为密切相关。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对健康的时间投入与经济投入的意愿与能力更强,受访群体使用体检服务情况以及运动时长情况均随收入水平提高而改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是重要的健康服务获取途径。企业福利水平较高的单位在职工健康福利方面的供给水平相对较稳定,员工体检情况普遍较好。行业工作环境、行业获取体检服务的便利性也是影响居民所获健康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对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问题的了解,有助于其改善健康行为。健康风险较高的群体更关心自身和家人健康,罹患慢性病、有家族病史的受访者,增加自费项目或自费体检的意愿更强。对健康信息的获取在不同年龄、地区、收入人群间存在不同程度分化。年轻一代对移动互联等新兴传播方式的接受度较高,45周岁以上年长群体的主要接收渠道仍然是电视广播与亲友传播。一线城市居民通过新兴及专业渠道获取健康信息的比例仍高于二线城市,但智能手机的普及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健康信息获取方面的区域差距。新媒体对健康理念与知识的传播影响力普遍高于专业类的报纸杂志和书籍等传统媒体。经济收入状况越好的群体,通过专业人士的建议获取健康信息的比例越高。从健康服务的投入偏好来看,受访者对健康服务的兴趣度与对此项服务的认知度、可及性与获得感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受
本文标题:2018大中城市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中国保险业协会20181064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3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