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九年级下化学单元测试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6章溶解现象测试题沪教版
第六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2.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主要是因为()A.盐能使雪融化B.盐溶解于雪时放出热量C.盐溶于水后,使水的凝固点降低D.盐和冰能互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相同,但是密度不同B.冰水共存物可形成溶液C.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分层D.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续继溶解任何溶质B.所有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降温来达到饱和状态C.对将要成为饱和状态的溶液,只要蒸发溶剂一定能成为饱和溶液D.当某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5.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物质的溶解度与下列哪项无关()A.溶质、溶剂的量B.温度的高低C.溶剂的种类D.溶质的种类7.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A.硝酸铵B.食盐C.氧化钙D.氢氧化钠8.佛山市三水健力宝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魔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9.配制50g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托盘天平B.量筒C.烧杯D.漏斗10.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一定不正确的是()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含有10g食盐C.将10g食盐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D.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011.用氯化钠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C.①③⑤②④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12.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A.7kgB.14kgC.70kgD.140kg1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液质量不变C.溶剂质量减少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4.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钙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C.把溶剂蒸发掉20gD.加入2g氯化钙晶体1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27分)16.(5分)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与相关数据见下表:试管编号ABC水的体积/mL51015水的温度/℃202530(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②。17.(6分)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现在欲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填编号)。(2)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3)在量取蒸馏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18.(4分)水是重要的分散剂,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分散,形成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少量生石灰放入水中,得到的石灰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继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得到的石灰乳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_____,石灰乳中固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19.(2分)70℃时,NH4Cl的溶解度为60g,则在此温度下30gNH4Cl固体形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6分)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1)在t1℃时,A的溶解度比B__________(填“大”或“小”)。(2)在t2℃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成40%的A溶液。(3)在t2℃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或“小”)。21.(4分)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22.(16分)用含有不溶性杂质的食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第一步操作:溶解,所用主要仪器是和。(2)第二步操作:,所用的主要仪器为铁架台、漏斗、烧杯。(3)第三步操作:蒸发结晶,所用的主要仪器是玻璃棒、铁架台、、。(4)第四步操作:洗涤、干燥。(5)第五步操作:进行计算。需食盐g,水g。(6)第六步操作:称量,用称出所需质量的食盐,用mL规格的量筒量出所需体积的水。(7)第七步操作:溶解,将称好的食盐放在烧杯中,再将量好的水倒入其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之后将配好的食盐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23.(12分)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后,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和有关。(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3)一天,小松不小心把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采用的方法是,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0ABS/g40t1t2t/℃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5.A6.A7.A8.C9.D10.A11.B12.B13.C14.C15.A二、填空简答题16.(1)A(2)浅(3)深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或温度不同,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同等,答案合理即可)17.(1)③②①④(2)继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3)小于(4)玻璃棒烧杯18.悬浊液Ca(OH)219.80g20.⑴小⑵不能⑶小21.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写出三者中的两种即可,答案合理即可)三、实验探究题22.(1)玻璃棒烧杯(2)过滤(3)蒸发皿酒精灯(5)1090(6)托盘天平100(7)标签23.(1)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2)温度溶剂的质量(3)将有斑点的部分浸泡在酒精(汽油)中,酒精除去斑点,是使碘溶解在于酒精中形成溶液,而洗洁精除油污是洗洁精中的乳化剂使油污以细小液滴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化学单元测试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6章溶解现象测试题沪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9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