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生物学 > 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三测试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时作业解析
[基础对点]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B.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促进根的生长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答案C解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超过最适浓度后,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直到起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导致植物死亡,A错误;由于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因此,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会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同,C正确;在植物体内,幼嫩细胞的代谢和生长比成熟细胞旺盛,对生长素也更敏感,D错误。2.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在于()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答案D解析侧芽自身能产生适量的生长素,加上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生长。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P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受到抑制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P时,促进作用最强,小于M时,都为促进作用,大于M时为抑制作用。4.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慢,都是促进作用,①错误;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低,所以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②正确;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是由于顶芽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浓度高抑制生长,③错误;杂草对2,4-D敏感程度高,农作物对2,4-D敏感程度低,所以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体现了不同植物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④正确。5.如下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B.x=iC.n<x<iD.x>i答案A解析因受到单侧光照的影响,所以a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即x>m。然后根据a、b两侧的生长素的作用进一步确定a处的生长素浓度。由于a侧的促进作用大于b侧,所以a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n。6.(2018·广州模拟)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子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答案C解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促进插条生根、棉花保蕾、保铃、培育无子番茄等应用,A、B、D正确;在植物激素中,种子寿命主要受到赤霉素和脱落酸影响,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以延缓种子寿命,与植物生长素无关。知识点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7.为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要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C.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出两重性D.正式实验应在2~4μL·L-1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正式实验应在2~6μL·L-1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8.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2,4-D溶液浓度0a1a2a3a4根的平均数目/条1.86.47.87.81.3注:a1、a2、a3、a4依次增大。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A.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B.组别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1与a2之间D.2,4-D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答案C解析2,4-D是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应与空白对照组对比,而不是实验组之间对比。由表格数据可知,组别1为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别是实验组,其中a1、a2、a3浓度均是促进生根,a4浓度是抑制生根,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2与a3之间。[能力提升]9.如图1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效应示意图,图3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抑制,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促进B.由图1可知,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C.由图2可知,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图3胚芽鞘的弯曲程度逐渐增大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A解析由图1可以知道,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促进,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抑制,A错误;由图1可以知道,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B正确;由图2可以知道,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胚芽鞘的弯曲程度逐渐增大,C正确;由图2可以知道,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10.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小麦胚芽鞘生长影响。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判断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也能生长B.浓度1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C.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双重性D.浓度5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小麦胚芽鞘,胚芽鞘比初长长,说明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也能生长,A正确;用浓度1的生长素处理小麦胚芽鞘,胚芽鞘比对照组长,说明浓度1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B正确;用浓度1~浓度4的生长素处理小麦胚芽鞘,胚芽鞘比对照组长,说明浓度1~浓度4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用浓度5的生长素处理小麦胚芽鞘,胚芽鞘比对照组短,说明浓度5的生长素抑制胚芽鞘生长,D错误;因此,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双重性,C正确。11.如图所示,①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关系,②图表示将已长出幼根和幼芽的豌豆种子置于水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②中生长素大部分分布在幼芽和幼根的近地侧是由于________作用的结果。(2)豌豆幼芽和幼根继续生长的方向分别是:幼芽________;幼根________。(3)由①可知,根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度比芽__________,10-8mol·L-1的生长素________根的生长,却强烈地________芽的生长。(4)由图示可知,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上述三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地心引力(重力)(2)向上向下(3)高抑制促进(4)不同不同根芽茎解析(1)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生长素分布在近地侧多,远地侧少。(2)由于根的敏感性最强,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表现为向重力性;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作用比远地侧明显,表现为背重力生长。(3)由图知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芽强;10-8mol·L-1的生长素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该浓度却强烈抑制根的生长。(4)由图中曲线给出的信息可知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也不同。12.以下是某同学所做“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每种插条若干(种类如图)、蒸馏水、培养皿、烧杯、量筒、玻璃棒、2,4-D、营养花钵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并分别向7个培养皿中各注入50mL。第二步:将C枝条均分成7组,每组10根,再分别放入7个培养皿中处理适宜时间。第三步:将处理后的C枝条分别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观察并记录新生根的数量。花钵12345672,4-D(g·L-1)10-810-710-610-510-410-310-2平均生根数量1013105411(1)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有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号和3号实验结果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答案(1)①选材有误,应选择每枝条留3~4个芽,即选B枝条合适;②缺少预实验;③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2)1号与3号位于最适浓度两侧,作用效果相同(3)D解析生根粉是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进行预实验,然后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找到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
本文标题: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三测试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时作业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9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