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得胜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地理文学科试卷
得胜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其中高一地理学科试卷(文科)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面的图1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与图2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11年10月31日是世界70亿人口日。读下图,回答3、4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33.由图可知,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段是A.1930—1960年B.1960—1974年C.1974—1987年D.1999—2011年4.预计世界人口从70亿增长到90亿的速度将有所减缓,其主要原因是A.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B.生育观念的改变C.科学技术的进步D.资源短缺日益严重读上海人口金字塔图(2010年),回答5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45.下列有关上海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儿人口比重偏小,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B.少儿人口比重偏大,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小C.少儿人口比重偏大,老年人口比重偏小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小,劳动力短缺6.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6000人、4500人、10000人,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读下图,完成7~9题。图57.若要在城市建立中心商务区,应建在A.A地B.B地C.C地D.D地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地位于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宜兴建大型商业区9.若规划建设一个大型水泥厂,应布局在该市的A.东南郊区B.东北郊区C.西南郊区D.西北郊区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10~12题。10.根据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下列各点适宜布局书店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地点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销售商品的等级低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12.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图6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C.书店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其服务范围大D.书店等级高、数量多,书亭等级低、数量少2010年9月6日,由科技部、农业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确定,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快杂交水稻的科技创新,以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完成13、14题。13.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A.单产高B.机械化水平高C.商品率低D.科技水平低14.以上材料说明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得益于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B.增加施肥量C.加大科技投入D.加大资金的投入15.目前亚洲的水稻生产亟须改进的问题是A.传统经济,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B.现代化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热资源利用不充分D.企业化种植规模大,农业生产商品率高16.内蒙古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近年来,“伊利”“蒙牛”更是占据了中国牛奶业的大部分份额。下列不属于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的是A.气候适宜,草场广阔B.国家生态建设中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C.人口稠密,市场广阔D.交通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乳制品销售范围扩大17.为了实现内蒙古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B.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C.加大科技投入D.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多饲养奶牛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7),回答18~19题。图718.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加速发展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加大19.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B.地表水下渗增多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8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平方米),完成20~21题。20.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图8A.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B.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1.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B.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读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图922.影响图示地区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B.土壤C.地形D.热量23.过渡带最不适合开展的活动是A.灌草种B.畜牧业C.小麦种植D.耐旱树木种植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是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24~25题。24.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25.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完成26、27题。图1026.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B.化学工业C.纺织工业D.电子工业27.该图反映出,对于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28~30题。图1128.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9.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0.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二、综合题(共40分)31、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贫乏,但是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珠三角地区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厂。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至2008年,广东省的电子居各省之首,产值占全国比重的1/4以上。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区。(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3分)(2)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分)(3)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原因是什么?(2分)32.读1981年及2011年我国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根据材料分析该城市城市化的表现。(3分)(2)分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1分)(3)从环境因素考虑,指出该城市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5分)33.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本区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哪些?(4分)(2)图乙和图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和B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2分)(3)乙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丙图所示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3分)(4)乙图中A和B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哪些?(3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2008年底,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原材料价格逐渐下降,但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材料2:下面为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4分)(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2分)(3)从地理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4分)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3分(2)4分(3)2分32.(1)3分(2)1分(3)5分33.(1)4分(2)2分(3)3分(4)3分34.(1)4分(2)2分(3)4分
本文标题:得胜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地理文学科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0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