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考试范围:必修2第1章、选修4第1章和第二章1.2节考试时间:70分钟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试卷相应位置上。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键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B.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NaCl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离子键,乙醇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破坏共价键D.CaCl2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沸点R>XB.原子半径:W>R>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D.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4.钾长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由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组成,化学式为XYZ3W8。其中,只有W显负价。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高正价数相等。Y3+与W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W的质子数之和等于Y、Z的质子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W的离子半径Y的离子半径B.Z的氢化物稳定性W的氢化物稳定性C.Y的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班级考号姓名2D.X2W2、Y2W3两种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5.如下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的稳定性D.石墨和金刚石是同位素6.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HF-FH-FH-ClH-IE(kJ·mol−1)436157568432298A.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B.H2(g)=2H(g)需吸收436kJ的能量C.432kJ·mol−1>E(H-Br)>298kJ·mol−1D.反应H2(g)+F2(g)=2HF(g)放出25kJ的能量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若一定条件下,A=BΔH0,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C.101kPa时,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D.H+(aq)+OH-(aq)=H2O(l)ΔH=-57.3kJ·mol-1,含1molNaOH的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8.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A.2H2(g)+O2(g)=2H2O(l)ΔH12H2(g)+O2(g)=2H2O(g)ΔH2B.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C.C(s)+O2(g)=CO(g)ΔH1C(s)+O2(g)=CO2(g)ΔH2D.H2(g)+Cl2(g)=2HCl(g)ΔH11/2H2(g)+1/2Cl2(g)=HCl(g)ΔH29.在2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3A(g)+B(g)2C(g)+2D(g)的反应。现通入3molA和2.5molB,5s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s-1,则5s时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75mol·L-1B.1.5mol·L-1C.2mol·L-1D.0.15mol·L-1310.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体积不变,增加H2O(g)的量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1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2.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分液漏斗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复原二、填空题13.(6分)①H2O2、②KCl、③Na2SO4、④Na2O2、⑤HCl、⑥O2中(1)只含极性键的是(填序号,下同),只含非极性键的是,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既极性键含又含离子键的是.(2)写出①的电子式14.(8分)A、B、C、D均是短周期元素,A和B同周期,B和C同族,A元素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与A能生成化合物BA2,C与A生成化合物CA2,A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都与氖原子相同,D的单质与A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D2A或D2A2。请回答(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2)比较元素B和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4(3)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4)每78gD2A2与BA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15.(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要加热,但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D.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2)下面是一个由天然气和水反应制备氢气的反应,其方程式为:CH4(g)+2H2O(g)CO2(g)+4H2(g)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已知,破坏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热量如下表所示:则该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是kJ(用含abcd字母的代数式表示)(3)①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1②CH4(g)+12O2(g)===CO(g)+2H2(g)ΔH2=-36kJ·mol-1③CH4(g)+H2O(g)===CO(g)+3H2(g)ΔH3=+216kJ·mol写出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1mol由H2O(g)与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且O2的体积分数为x,将此混合气体与足量CH4充分反应,当x=____________时,反应②与③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相等。16.(6分)利用右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量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②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测量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1)如右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2)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H2SO4NaOH平均值化学键C—HO—HC=OH—H吸收热量(kJ/mol)abcd反应进程能量反应物产物5125.025.228.5224.925.128.4325.526.531.8(3)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17.(14分)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72–转化为Cr3+,草酸被氧化成CO2。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V1=mL。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r2O72–与草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2和假设3:假设1:Fe2+起催化作用;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72–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编号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馏水体积/mL①4601030②5601030③560V1206用等物质的量的K2SO4·Al2(SO4)3·24H2O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18.(8分)一定温度下将6molA及6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mol/(L·min)。求:(1)平衡时D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2)B的平均反应速率υ(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_________。(4)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化为最简整数比)。
本文标题: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1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