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答案
-1-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时,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①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的景观。②音画构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触及心灵。沉溺日久,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严重的,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至于网络,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这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程度不同地损害了阅读的品质,造成了读者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可事实是,尽管现实世界无限广阔,虚拟空间更丰富多彩,但如果人们对它的贪恋是以牺牲自身与客体世界的区别为代价,就太不值了。因为众所周知,人与包括机器在内的客体世界的分离能力与分离程度,恰恰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的表征。它不但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定义,也是一切经典创造的终极要旨。有鉴于此,我们实在不能相信,一味的读图和读网有益人的精神。相反,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容忍懒惰,因此毋宁说是有害的。③如今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甚至哪里有上网点,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至于因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造成的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倾圮,就更触目惊心。而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④经典阅读有全然不同于“浅阅读”的特点。它有对普遍性和本原特征的热切关注,能助人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因此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⑤所谓了解世界,是说借由经典提供的经验,人们能找到世界的原始图景,从而认清未-2-来发展无穷。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也发过类似的感慨——这个世界是如此之美,但人看到的是如此之少。仅仅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吗?其实,主要是因为个体常受种种困扰的限制,未能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与方法。而经典阅读能让自感处处受限的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此所以,这个活动会被称为“心灵的探险”与“灵魂的壮游”。或以为,生活是最好的导师,这话自然不错,但对于经典阅读,我们想说的是,生活并不必然就比虚构具有更多的真实,世界也并不必然就比人的心智创造更能象征存在的本质,而由媒体构建出的生活世界,有时更只是表象,它的肤泛和破碎,根本不足以映像真实的世界。如果没有经典思想的烛照与指引,它们完全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遑论深邃。由此,透过现象,直抵本质,在不出离历史细节和人性真实的同时,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任务也就无从完成。⑥所谓观照自我,是说人生有限,决定了人有使命要完成,不但对自己和家人,还有对国家和社会。而要做到这些,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形是,人恰恰最难自知,故“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会成为横亘在东西方所有人面前的千古难题。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能助人了解自己,因为它致力于一切假真和伪善的剔析,对集天使魔鬼于一身的人性原态更有深刻的追索,这些都能让人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疏浚心源,检点小我,唤出自觉意识,养成反省习惯,然后从心底生出广大的社会关怀,乃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上的担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普鲁斯特所谓“阅读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或已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强调通过人书对话真正认识自己。⑦在此,我愿再举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恳切的告诫:“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节选自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说的“荒败”的具体内容的是(3分)A.音画作品使人产生惰性,因为音画构成的具象,多为感官刺激,不能触及读者的心灵。B.音画构成的感官刺激,能让读者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进而造成迟钝自闭、沟通不良的危害。C.因以浏览网上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代替阅读,造成了读者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D.网络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者的品质。2.下列对“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经典阅读”有对普遍性和本源性特征的热切关注,它全然不同于“浅阅读”。B.“经典阅读”能让人观照自我,发现真实的自己,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高上的担当。C.“经典阅读”能让人们直抵世界的本质,从而认清未来发展无穷。D.“经典阅读”可以让阅读者通过了解经典向人们提供的经验,进而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和方法。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3-A.引用罗曼•罗兰和普鲁斯特的话说明阅读经典作品有利于认识自己。B.作者认为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C.批判式思维的形成依赖于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D.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们的阅读常常流于字表的滑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年十二失母,居丧过礼。及长,理《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历数。王莽时,恽西至长安,乃上书王莽曰:“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悟陛下,令就臣位,转祸为福。若不早图,是不免于窃位也。”莽大怒,即收系诏狱.,劾以大逆。遂系经冬,会赦得出。建武三年,又至庐江,因遇积弩将军傅俊东徇扬州。俊素闻恽名,乃礼请之。俊军士掠夺百姓,恽谏曰:“昔文王不忍露白骨,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故能获天地之应。将军如何不师法文王?愿将军亲率士卒,收伤葬死,以明非将军本意也。”从之,百姓悦服,所向皆下。七年,俊还京师,而上论之。恽耻以军功取位,遂辞归乡里。县令卑身崇礼,请以为门下掾。恽友人董子张者,父先为乡人所害。及子张病,将终,恽往候.之。子张垂殁,视恽,歔欷不能言。恽曰:“吾知子不悲天命,而痛仇不复也。子在,吾忧而不手;子亡,吾手而不忧也。”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头以示子张。子张见而气绝。恽因而诣县,以状自首.。恽客居江夏教授,郡举孝廉,为上东城门侯。帝尝出猎,车驾夜还,诏开门人,恽拒关不内.。帝令从者举火射帝面。恽曰:“火明燎远。”遂不受诏。帝乃回从东中门入。明日,恽上书谏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暴虎冯河,未至之戒,诚小臣所窃忧也。”书奏,赐布百匹。后令恽授皇太子韩诗,侍讲殿中。再迁长沙太守。后坐事左转芒长,又免归,以病卒。(选自《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莽大怒,即收系诏狱.,劾以大逆狱:监牢B.及子张病,将终,恽往候.之候:探望C.恽因而诣县,以状自首.首:开始D.车驾夜还,诏开门人,恽拒关不内.内:接纳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郅恽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①若不早图,是不免于窃位也②遂系经冬,会赦得出③愿将军亲率士卒,收伤葬死④吾知子不悲天命,而痛仇不复也-4-⑤恽曰:“火明燎远。”遂不受诏⑥暴虎冯河,未至之戒,诚小臣所窃忧也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郅恽多才知礼。他通晓《韩诗》、《严氏春秋》,还懂得天文历法。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他守丧时悲痛的程度超过了礼数要求。B.郅恽胆大正直。王莽执政时期,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退至臣子之位,惹得王莽大怒,将其抓捕,但终得赦免。C.郅恽忠于友情,朋友因父仇没报而死不瞑目,他亲自带人杀掉朋友的仇人,使朋友安心死去,而自己能主动投案。D.郅恽善于进谏。文中多次写到了郅恽直言进谏,前几次都因所谏招惹了大祸,只有最后一次劝谏光武帝刘秀,得到了刘秀的赏识器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恽耻以军功取位,遂辞归乡里。县令卑身崇礼,请以为门下掾。(6分)译文:②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4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8~9题。金人捧露盘•卢龙①怀古②【清】尤侗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③。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参军岸帻④,戍楼上、独数飞鸿。【注】①卢龙,自古为北方边关要塞,汉代飞将军李广曾在此驻守。②此词作于词人被贬期间。③李广射虎而又为虎所伤,最终射杀猛虎的英勇壮举。④参军岸帻,东晋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在聚会中帽落而依然风度翩翩,当人们嘲笑他时,又能从容应对使四座叹服。孟嘉是征西将军桓温的参军,桓温极为赏识孟嘉,并重用他。8.上阕作者是怎样塑造“飞将军”李广的形象的?(5分)9.“问当年,人安在”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下阕内容分析作者此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5-⑵斯是陋室,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⑶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郁乎苍苍。(《赤壁赋》)⑷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小石潭记》)⑸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钱塘江春行》)⑹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经济总统”的革新陈文宇李健熙是三星创始人李秉喆的第三个儿子。由于父亲一心扑在事业上,李健熙很小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寄养,13岁时又被送到东京读书。在那青春敏感的岁月,异乡的孤独让李健熙养成了内向的性格,被朋友戏称“呆若木鸡”。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院读完本科后,李健熙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拿到了MBA学位。1966年,他进入三星下属企业“中央日报-东洋电视台”,并在第二年与该台会长的大女儿洪罗喜结婚。因为行为风范酷似其父,三兄弟中李健熙最受李秉喆赏识。1987年父亲病故,45岁的他接过了三星集团的管理权。那时的三星集团已是韩国的制造业龙头,业务横跨石化、造船、航空、金融、电子、日用品等领域。作为这艘“航母”的掌舵者,李健熙在就任后前5年十分安静,以至于1993年他突然“急转舵”时,不少人猝不及防。1993年1月,三星总部大楼27楼大会议室,李健熙与下属公司的社长们面对面坐下。他缓慢而坚定地开口:“让我们重新出发吧,这是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最后一次机会了。”社长们听了都很不解——当时的三星已是韩国第一,一片欣欣向荣,还要出发什么?但李健熙却敏锐察觉到了平静下的危机。2月,李健熙带领下属公司社长前往美国洛杉矶,考察三星产品的境遇。时任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副社长的李亨道回忆称:“当时我们去了很多电子卖场和百货商店,看到三星的电子产品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落满灰尘。”这给了李健熙很大的刺激,而让他决定彻底改革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1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