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答题时间:90min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一化学组相对分子质量:H—1C—12O—16Li—7O—16Na—23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CO2的比例模型C.NH4Cl的电子式为:D.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它只有一种结构B.它是平面分子C.它常温下是无色气体D.它溶于水可以电离出氟离子和氯离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句()①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都是静电作用;②任何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③氢键是极弱的化学键;④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⑤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⑥任何共价键中,成键后原子均满足稳8电子定结构;⑦验证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的实验方法是可以看其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⑧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离子键;⑨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变化A.1B.2C.3D.44.己知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a、c两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相等B.d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b的原子序数的3倍C.若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d元素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可溶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5.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X的+1价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元素X和Z形成化合物G,G中X和Z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6.含Y元素的可溶性化合物E和含X的可溶性化合物F,在10mL1.0mol•L﹣1E溶液中滴加1.0mol•L﹣1F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F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R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RC.X和Y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不能完全溶于水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物制备Y的单质6.如图所示,烧杯甲中盛有少量液态冰醋酸,烧杯乙中盛有NH4Cl晶体,在烧杯乙中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搅拌,可观察到冰醋酸逐渐凝结为固体。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NH4Cl与Ba(OH)2·8H2O反应的焓变(ΔH)小于0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反应中有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D.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离子键7.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A.B.C.D.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增大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8.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图。电池工作时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RuIIRuII*(激发态)RuII*→RuIIII3﹣+2e﹣→3I﹣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I﹣和I3﹣浓度不断减少C.透明导电玻璃上的电势比镀Pt导电玻璃上的电势高D.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3﹣9.一种检测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感器工作时,工作电极电势高B.工作时,H+通过交换膜向工作电极附近移动C.当导线中通过2×l0﹣6mol电子,进入传感器的甲醛为3×10﹣3mgD.工作时,对电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10.研究小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原电池实验:实验编号①②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连接好装置5分钟后,灵敏电流计连接好装置。开始时左侧铁片表面持续指针向左偏转,两侧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5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右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装置的盐桥中,阳离子均向右侧移动B.实验①中,左侧的铜被腐蚀C.实验②中,连接装置5分钟后,左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实验①和实验②中,均有O2得电子的反应发生11.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图1.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生物细菌对氮的硝化起氧化作用B.盐桥中K+向Y极移动C.电子由Y极沿导线流向X极D.Y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12.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8mol/(L•min);②v(B)=0.75mol/(L•s);③v(C)=0.6mol/(L•s);④v(D)=0.5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13.反应4A(s)+3B(g)=2C(g)+D(g),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v(A)=0.4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之比为3∶2∶1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mol·L-1·min-1D.在这2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都是逐渐减小的1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B.甲烧杯中的电流与阳离子流向均为Zn→Cu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两烧杯在相同时间内转移电子数相等15.实验小组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装置、现象如下:现象ⅰ.光照后,产生白雾,混合气体颜色变浅ⅱ.试管内液面上升至试管的2/3;试管壁和液面上出现少量油状液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饱和食盐水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B.油状液滴的主要成分是一氯甲烷C.产生白雾以及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有氯化氢生成D.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可用黑色纸套套住装满甲烷和氯气的试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16.图为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极不能使用同种电极材料B.工作时,a极的电势低于b极的电势C.工作一段时间之后,a极区溶液的pH增大D.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4H2O﹣8e﹣=2HCO3﹣+9H+17.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系统,“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以触发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和氢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系统工作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B.系统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流向b极C.系统工作时,b极区可能会析出固体D.系统工作时,b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H2O+2e﹣=2HCO3﹣+H218.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6O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左池的pH值降低B.右边为阴离子交换膜C.右池电极的反应式:2NO3﹣+10e﹣+12H+=N2↑+6H2OD.当消耗0.1molC6H6O,在标准状况下将产生0.28mol氮气19.一端封闭的U形管,封闭的一端有一段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其他两段为液柱,已知液体与气体不反应.使CH4和Cl2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则中间气柱的长度将(假设中间气柱未移出U形管水平部分)()A.变大B.变小C.不变D.难以确定20.工业上,可采用还原法处理尾气中NO,其原理:2NO(g)+2H2(g)N2(g)+2H2O(g)△H0。在化学上,正反应速率方程式表示为v(正)=k(正)·cm(NO)·cn(H2),逆反应速率方程式表示为v(逆)=k(逆)·cx(N2)·cy(H2O),其中,k表示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m,n,x,y叫反应级数,由实验测定。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H2,在T℃下进行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实验c(NO)/mol·L-1c(H2)/mol·L-1v(正)/mol·L-1·min-1①0.100.100.414k②0.100.401.656k③0.200.101.656k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若升高温度,则k(正)增大,k(逆)减小C.在上述反应中,反应级数:m=2,n=1D.在一定温度下,NO、H2的浓度对正反应速率影响程度相同二.填空题(共4小题,)21.(12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D同周期,A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B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C元素的离子不含电子,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1)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E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2)用电子式表示C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3)比较B、D、E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至低:。(4)化合物甲由元素A、B组成,具有良好电绝缘性。化合物甲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化合物乙。乙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化学家鲍林在研究含氧酸的强弱时,提出了一个定性规则:含氧酸分子中的非羟基(注:羟基是—OH)氧原子数与酸性强弱成相关性。设含氧酸化学式为HnROm,则非羟基氧原子数为(m-n),其数值越大,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鲍林认为含氧酸的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m-n)有如下关系:m-n0123含氧酸强度弱酸中强强很强实例HClOH3PO4HNO3HClO4①规则判断H2CrO4、HMnO4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②As为第ⅤA元素,H3AsO3为弱酸,H3PO3为中强酸,试推断H3AsO3的分子结构式为________,H3PO3为的结构式为。22.(12分)(1)为了验证Fe2+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若构建原电池时两个电极的质量相等,当导线中通过0.05mol电子时,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________。(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①实验测得OH-定问移向B电极,则_____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②当消耗甲院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下)时,假设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3.(10分)(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2)三元锂电池是以镍钴锰为正极材料的新型电池,镍钴锰材料可表示为Li1-nNixCoyMnzO2,x+y+z=1,通常简写为Li1-nMO2,Ni、Co、Mn三种元素分别显+2、+3、+4价。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MO2+C6Li1-nMO2+LinC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充放电电时,电解液的主要作用②在Li1-nMO2材料中,若x︰y︰z=2︰3︰5,则n=③放电时,正极反应为:④充电时,当转移0.2a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g24.(6分)(1)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1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2)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NH3,放出92.2kJ热量.已知(见图2):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kJ.(3)请将Zn+2Ag+=2Ag+Zn2+设计成原电池,并画出简易装置图,并注明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ACCACDDDDCBBCBDBBAC二、填空21.(1)第二周期,第ⅥA族(2)略(3)H2ONH3H2S(4)AlN+3H2O=Al(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1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