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20高考历史冲刺大二轮人教专用冲刺练模块测评2解析
模块测评(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惠州调研)有学者指出,古代城市修建的外在空间形态受王权至上的权威严格限制,然而这种权威却难以制衡人性的内在力量,人们往往不自知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关怀。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城市手工业的发展B.坊市界限被打破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草市、夜市的出现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关怀”指的是商业经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获取更大的价值,B项正确。2.(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马六甲等地进行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等商品。这反映出当时()A.世界经济区域的互补性B.中国已经主宰国际贸易C.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D.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A解析结合材料中郑氏集团“从日本买进货物……转售给西班牙”“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马六甲等地进行贸易”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区域的互补性,A项正确。当时中国只是参与国际贸易,并不能主宰国际贸易,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海禁”政策的变化,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D项错误。3.(2019·长郡中学三模)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欧洲、美洲、非洲人种组成了最终的美洲,所以移民最终改变了美洲的人种组成,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非洲人流入美洲,无法体现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排除A项;B、D项与材料无关。4.(2019·福州一模)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以强力干预手段来应对日益发展的劳资冲突。但迫于各方压力,1824~1825年间,《反结社法》被废除。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宪章运动的开展B.议会改革的完成C.马克思主义诞生D.自由主义的传播D解析宪章运动出现在1836~1848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议会改革完成于1832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政府逐渐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遂促成材料中这种转变,故D项正确。5.(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1896年汉阳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盛宣怀任督办。为解决钢铁销路问题,盛宣怀上奏请求“嗣后凡有官办钢铁料件,一律向鄂厂(即汉阳铁厂)定购,不得再购外洋之物”。对此举解释最合理的是()A.促进了钢铁工业的长远发展B.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摆脱了列强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控制D.增强了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信心A解析“1896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已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汉阳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并由盛宣怀任督办,体现了汉阳铁厂性质的变化;“凡有官办钢铁料件,一律向鄂厂(即汉阳铁厂)定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铁工业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此举具有爱国性质,但此举主要是为了使汉阳铁厂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列强修铁路和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之事,故C、D项错误。6.(2019·合肥调研)1908年,上海“新舞台”落成,在经营上实行由商人和演员共同出资的股份制;剧场不完全采用镜框式舞台,观众席改成编号联排式,楼上包厢男女合坐;改变以往戏院依附茶园酒楼的模式,实行卖票制。这表明()A.中西文化融合B.戏曲的革命性变革C.男女开始平等D.西化成为普遍现象A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股份制”“男女合坐”等可知,新式戏曲舞台和经营模式融入了西方元素,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戏曲的变革,B项错误;“男女合坐”与“男女平等”不能等同,前者侧重于形式,后者侧重于实质,C项错误;上海某戏院的变化不能说明“西化成为普遍现象”,D项错误。7.(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以及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A.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B.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C.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D.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A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对以往直接、间接管理或者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成分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这与“一五”计划时期的政策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致的,是由我国国情和工业化的紧迫性等因素决定的,A项正确。8.(2019·陕西部分学校摸底)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促成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体制逐步转型B.政府干预日趋过时C.产业结构得以优化D.市场经济正式建立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5年“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3年国务院发布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这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故A项正确。9.(2019·惠州三模)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A解析从材料可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A项正确。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21年之后,B项错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D项错误。10.(2019·昆明调研)某学者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A.说明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已成为共识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D解析材料介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两种经济模式:一种是计划经济,另一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时社会福利政策并未成为共识,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史实;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以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正确。11.(2019·全国百校联盟联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D解析根据材料中“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可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故选D项。材料信息仅涉及美国资本领域的扩张,无法说明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故A项错误;B、C项与史实不符。12.(2019·太原名校测试)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两国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把电子和信息技术作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执行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D解析根据材料“欧洲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两国的问题”等可知,这体现了欧洲国家与美、日之间的竞争加剧,反映出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而不是共同采取措施,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B项错误;科技与知识经济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等同,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52分。13.(2019·郑州一中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宋政府派出使臣往南阳诸国去“勾招进奉”,博买物货;对招徕舶船众多的商人,中央批准给予补官褒奖。于是,东南沿海泉州、广州等港口“风樯鳞集”。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同时对那些未经缴纳入口商税的外商“科罪有差”,对私下“敢与蕃客贸易者”,则“重置其法”。——摘编自郑世刚《宋代海外贸易政策初探》材料二明朝建立后,明太祖“禁滨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只允许保留有限的朝贡贸易。明成祖继续实行“海禁”政策。永乐年间,为实施“礼治”外交,郑和七下西洋。此时,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海外贸易有所发展,但统治者尚未解除“私通蕃国”的禁令。“海禁”使得走私贸易兴盛。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取消“海禁”。清初,基于沿海抗清活动,政府颁发“禁海令”和“迁海令”。伴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来,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制定《防范外夷规条》,闭关政策正式形成。——摘编自尚畅《从禁海到闭关锁国——试论明清两代海外贸易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说明宋代海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宋代海外贸易政策相比,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影响。(8分)答案(1)特点:较为主动,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外商来华贸易。政策开明,允许外商在华居住及与中国女子通婚。严格控制,设置专门机构对贸易双方进行严格控制。原因: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2)特点:以“海禁”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对海外贸易的管控比宋代更为严格。(3)影响:明清海外贸易政策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自然经济,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14.(2019·保山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马克思认为,英国征服者在印度完成了双重使命:一是破坏了亚洲式的旧社会;一是为亚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用高于印度的文明,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英国人用宝剑实现的征服,将用电报、报刊、修筑铁路和训练印度人的军队来巩固。英国的资本主义掠夺和统治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进步,但是资产阶级文明掩盖着的残酷掠夺殖民地人民的本性,却丝毫没有改变。马克思指出:“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显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9卷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对
本文标题:2020高考历史冲刺大二轮人教专用冲刺练模块测评2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2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