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92020学年辽宁高二下生物同步课时分层作业2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以0.2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1.2N0B.1.44N0C.2.2N0D.3.6N0B[由增长率数值0.2可求得λ=1+0.2=1.2,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N0·(1.2)2=1.44N0。]2.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生态恢复是一项重要工程。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我们希望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ABCDC[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濒危物种时,因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某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为“S”型,C选项正确。]3.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D[“J”型曲线没有最大值,A项错误;“J”型增长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种群的生存条件是无限的,B项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故大多数种群呈现“S”型增长,C项错误;“J”型增长由于空间和资源无限,种群个体数一直增加,D项正确。]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是先多后少B.“S”型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C.“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天敌的关系D.“S”型曲线的形成是多种生态因素作用的结果D[“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将达到最大值(K值)并趋于稳定;“S”型增长中种群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环境因素等的制约;种群数量与天敌的关系常表示为“捕食”曲线,而不是“S”型曲线。]5.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C.可用样方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D[种群数量在初始阶段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种群刚迁入新环境中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此时营养物质及空间资源充足,A错误;由题图可知酵母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J”型增长曲线,B错误;应利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错误;在10mL培养体系中培养到50h后,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K值约为120000个,D正确。]6.如图是多刺裸腹蚤在三种不同温度(较高温、中等适温、较低温)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种群增长速率=ΔN/Δt)()A.对一个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B.随着温度降低,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逐渐延长C.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大D.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小C[种群的K值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由于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种群的K值也不是固定的,A项正确。从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温度越高,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需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所需的时间越长,B项正确。比较三条曲线对应的K值,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但K/2时种群增长速率并不是最大的;在较高温条件下,K/2时曲线的斜率最大,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项错误。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且K/2时曲线的斜率也最小,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小,D项正确。]7.如图为自然环境中典型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b段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食物充足B.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原因是出生率的变化C.防治虫害的合理手段是控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D.在草场中,应该使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场资源C[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食物充足,空间和气候条件等适宜;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变化的结果;防治虫害的合理手段是控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因为超过a点后就快速增长;在草场中,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会破坏草场资源。]8.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D[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pH变化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按样方法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求平均值,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的操作方法错误。]9.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C[第1阶段种群增长速率较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A正确;在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第3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C错误;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D正确。]10.如图为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_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cd段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t3后由于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由于在b点(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对于灭鼠可考虑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从降低环境的容纳量角度降低老鼠的种群数量。答案:(1)cd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2)b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11.将酵母菌分为a、b、c、d四组,在相同容积的培养瓶中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曲线(1)该实验实际上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请分析a组能否沿此趋势无限延伸?________。简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趋于降低,其可能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研究的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环境条件包括培养基的营养条件和培养的温度、pH等。由于培养基提供的营养和培养瓶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增长停止。(2)由于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造成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说明原因是培养基的问题,营养物质不足、有害代谢产物没有及时排除。答案:(1)环境因素(营养物质浓度或代谢废物的浓度或pH变化等合理答案即可)不能因为空间是有限的(2)营养物质不足、有害代谢产物没有及时排除12.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若出现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速率为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外来物种由于条件适宜往往呈“J”型曲线疯狂增长。(2)(3)自然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曲线增长,人口增长也不例外,其主要原因是生存条件有限。在K/2值时,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所以如果全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为55亿。(4)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出生率=死亡率,即增长速率为0,而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于狩猎和海洋捕捞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答案:(1)Ⅰ(2)Ⅱ(3)Ⅱ55亿(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能力提升练]13.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λ图,图中的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B.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C[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但是λ1,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2010年~2015年,λ先增大后减小,但是始终大于1,该种群数量继续增加,B错误;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数学模型,D错误。]14.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不利于对有害动物的控制,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K/2时捕捞得到的不是最大日捕获量,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应在K时;根据该图可以估算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实际生产。]15.(2018·全国卷Ⅰ)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辽宁高二下生物同步课时分层作业2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3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