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节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2.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学会区域的分析方法,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中国南方的稻田景观中国东北的麦田景观中国内蒙的草原景观中国新疆的荒漠景观中国西藏的牧场景观南方稻田景观东北麦田景观内蒙古草原景观新疆荒漠景观西藏牧场景观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区域的含义1一、区域的含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我国三大自然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差异】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空间单位】具有边界、形状、面积【边界】有的边界明确,有的不明确【指标】可以采用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单一指标】如:地形区、温度带、流域、三大经济地带【综合指标】如:四大地理分区、三大自然区、行政区划【级别】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下一级区域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指对同个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统计的时间长度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考考你1.为什么蒙古人不种粮食而是放牛羊?2.为什么蒙古人不建房子而住蒙古包?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差异对2地理环境差异生产、生活差异区域发展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发展方向差异请同学们根据这两幅图和您所学的知识,对比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差异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气候类型共性特征差异土地地形耕地土壤矿产贫乏丰富的石油等30°N附近43°N~48°N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处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热量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热量少,降水少,生长期短平原平原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肥沃的水稻土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少、黏重肥沃的黑土?两地地理环境差异又导致了怎样的发展差异?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商业贸易工业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油菜、棉花大豆、甜菜水稻玉米、春小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考考你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西部发达?云南元阳哈尼族的梯田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福建武夷山的茶田又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理环境差异生产、生活差异区域发展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发展速度差异黎族船形屋西关大屋云南的竹楼皖南民居福建土楼西藏碉房北京四合院窑洞四川民居新疆平顶房蒙古包青海民居中国民居分布图江南水乡民居上海石库门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有八种: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江南水乡民居、藏族碉房、客家围屋、土家吊脚楼、傣族竹楼。东北大屋——平顶、矮小、墙厚、紧凑内蒙古的羊毛毡帐房黄土高原窑洞水乡民居——斜顶、高大、透风井冈山客家民居云南傣族的竹楼为了通风散热和防潮,防野兽袭击,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福建南部永定、龙岩、彰平和漳州一带,散布着许多客家土楼住宅。土楼体量高大,通常是三到四层,总高可至十二三米,外墙是厚达一两米的坚实夯土墙,是中国各地民居中颇具特色、引人注目的一种建筑形式。土楼的建造者以从魏晋时代开始因战乱而逐步南迁的中原汉族人——“客家人”为主。由于社会不稳定,匪盗迭起,这种聚族而居、可容纳数百人的堡垒式住宅,是客家人为防卫械斗侵袭而采取的办法。1.下面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和现代住宅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②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墙体轻薄。③从北到南,民居的房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④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城市住宅楼,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⑤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合作探究答案2.如果沿“哈尔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江西井冈山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一线考察,沿途及各考察点可见到哪些自然和人文景观?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知识点拨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图: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1、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2、人文地理环境:-方法指导-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不同发展阶段3早期中期晚期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粮棉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人们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耕作业落后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成为鱼米之乡自然状况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稠密的水系早期中后期黏重的土壤早期中后期交通的阻隔交通的天然水道开垦困难,耕作业发展缓慢不再是限制条件,农业发展较快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地下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农业社会期间自然状况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发展以后-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已显现出不协调后期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究活动】读教材图1.3,回答问题。(1)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限制当时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当时该地区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是什么?(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是我国重要产粮区,主要原因是什么?(4)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全国粮仓”地位已经下降。原因是什么?【答案】(1)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①在开发早期,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木棒、石器等)从事农业活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利于简单工具的耕作;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土质黏重,开垦困难。②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较多,排水难度大。③黄河流域平原广阔,利于发展交通运输;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交通的阻隔。(3)雨热条件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4)①稠密的水网,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②建设用地增加,人均耕地减少;③农业结构的调整。知识点拨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分析其他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注意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概念特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生产、生活特点开发早期农业社会现代社会课堂小结读下图,回答1~3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A.气候资源优势B.生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3.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解析】第1题,由甲地一年一熟,乙地一年两熟或三熟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第2题,由图甲判断出P平原是松嫩平原,从而确定该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第3题,①②⑦⑧是甲图所示区域特征。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4~5题。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5.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B.B—C—AC.C—A—BD.B—A—C【解析】第4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刚刚开始,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第5题,A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可得出正确顺序。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4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