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题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最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______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A、论新阶段B、反对本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A、和平与发展B、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C、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D、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独立自主C、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科学实事求是的评价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5、邓小平在______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______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7、邓小平围绕_____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和平与发展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针对________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B、全面协调C、可持续2D、以人为本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可持续发展的思想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_______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的界定。A、《改造我们的学习》B、《反对本本主义》C、《古田会议决议》D、《实践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唯物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A、古田会议B、延安整风时期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4、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1982年党的十二大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思想路线D、工作作风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A、提出理论联系实际B、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C、强调解放思想D、强调与时俱进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A、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B、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C、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D、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二、多项选择题1、解放思想就是A、使手段与目的相符合3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D、实事求是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C、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3、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B、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C、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D、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A、哲学基础B、根本立场和方法C、灵魂和精髓D、强大生命力所在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A、尊重群众B、尊重实践C、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D、处理好主观预想与实际需要、实际可能的关系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选选择题1、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所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宗派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冒险主义2、集中体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共产党人〉发刊词》3、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A.无产阶级专政4B.资产阶级专政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D.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A.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7、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A.土地革命B.军队建设C.政权建设D.党的领导8、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A.革命领导权问题B.工农武装问题C.政策和策略问题D.革命目标问题8、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A.政权问题B.军队问题C.农民问题D.分清敌友问题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A.党的创立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前中期D.抗日战争时期10、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力量不同C.革命手段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包括()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著作有()5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4、下面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选项有A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包括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5、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密切联系群众B坚持民主集中制C理论联系实际D批评与自我批评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保护民族工商业C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7、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9、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0、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方针是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自愿互利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二、多项选择题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7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主要是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有利的国际因素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3.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A.消灭资本家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5.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A.委托加工、计划定货B.委托经销代销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7.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8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B.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C.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D.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的基础地位A.共同富裕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B.改革开放问题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4、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是:A.互为条件B.互相独立C.前者是过程,后者为基础D.互相排斥5、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A.实行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C.市场经济高度发达D.生产力高度发达6、社会主义时期,解放生产力要通过()这一根本途径实现。A.社会革命B.政治斗争C.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D.社会主义改革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C.提高人民的收入D.发展生产力8、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体现在()这一根本目标上A.人民群中摆脱贫困B.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按劳分配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由()决定A.阶级矛盾B.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9C.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先富”和“后富”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A、处于摸索之中B、没有完全搞清楚C、什么也不清楚D、不是完全清醒的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B.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1992年邓小平在南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4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