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信息披露考核系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信息披露考核系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姓名:廖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樊行健20081101信息披露考核系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作者:廖奎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丰奎盈余管理、信息披露与股权分置改革2007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重要职责。因此,在特殊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并且人为地将上市公司股份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上市时除社会公众股可以流通外,国家股、法人股等暂不流通,这样便形成了同股不同权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股权分置。在这样的股权结构安排下,由于大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无法在公开市场上流通买卖,大股东不能享受股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大股东及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经理层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关注程度也较低,往往只在需要增发、配股等情况下,为了取得较好的价格,筹集更多的资金等而关注股票价格。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在规定的禁售期以后便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按一定比率销售手中持有的股票,也可以选择合适时机增加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包括二级市场收购和一级市场定向增发),大股东可以通过低价买入股票、高价卖出股票的方式获取价差收益,即资本利得。因此,大股东对股票价格的关注程度将大大提高。同时,大股东为了获取这样的资本利得,必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干预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向(当然是朝着有利于大股东的方向)。根据有效市场假说,上市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必将配合增、减持行动要求上市进行各种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选择。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研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在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变化,也就是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新动机。西方对于盈余管理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已进行多年,但基本都是基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际而进行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没有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中国已有文献虽然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的特殊制度环境与特殊经济现象,但基本都是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的背景。有关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则少有论述,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在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选择方面的行为动机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则基本没有专题论述。本文以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等为基础,分析盈余及信息披露与股价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推导我国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及其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实施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选择的新动机和新路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股东有实施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选择从而干预股票价格的新动机——通过买卖股票获取价差收益,或者通过盈余管理或信息披露选择来掩盖其利益侵占行为;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出现部分上市公司基于股份减持或增持目的而实施盈余管理和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案例。监管机构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手段,这种现象必将愈演愈烈,严重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进一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或潜在中小投资者进一步分析大股东的行为动向及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而更好地回避市场风险;同时,为监管机构规范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一个针对性的方向。2.期刊论文夏立军.鹿小楠.XIALi-jun.LUXiao-nan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影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两大因素,同时分别影响其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的程度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舍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即采取协调监管的策略.3.学位论文魏巍增发公司的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2009增发自1998年在我国推出以来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增发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及怎样识别和减少该种行为是投资者和监管者关心的问题。而同时,信息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纽带,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相关主体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增发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作一个初探。理论上,本文首先揭示了增发中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动机,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该种行为。其次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信息披露的结果和动态过程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策略与增发中盈余管理的关系及作用路径,并重点研究了增发公司在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矛盾选择。最后,分析了透明度和披露策略对增发后可能存在的长期业绩下降所产生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1998年到2006年间成功进行公开增发的90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透明度和披露策略两方面考察了信息披露与增发前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检验了透明度和披露策略对增发后长期业绩表现的影响。实证结果证实了透明度对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起抑制作用,透明度较低的公司增发后长期业绩下滑更加明显。而在增发前临时改变披露策略的公司往往存在着盈余管理的行为,其增发后长期业绩下降的可能性更大。文章的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并据此提出建立信息披露电子化系统和以信息披露策略转变作为识别盈余管理的标识等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4.学位论文尤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相关问题研究2004在国外的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但是,盈余管理的研究在中国则刚刚起步.对盈余管理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和会计实务变革,甚至企业的会计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和企业管理正经历变革,会计改革的力度也很大,因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中国更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在分析盈余管理一般定义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深入阐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盈余管理的结果需要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来体现,而决定企业管理层是否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则由其公司治理是否规范所决定.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公司治理则是前两者的基础或根源.之后,该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手段及成因,如深入阐述了如何发现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关注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解释性说明或保留意见的说明以及公司如何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连续年度的比较报表、关联交易和非经常性损益等项目进行盈余管理.最后该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深层探讨了如何对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信息披露予以合理规范,尽可能使之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将至最低,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寻找强有力的监控机制,形成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及环境.5.期刊论文李辉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相关性研究——来自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数据-现代商业2010,(8)本文采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小企业中,这两者呈负相关的关系.6.学位论文俞春江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经验检验——基于深交所年度信息披露考评数据2008本文以深交所年度信息披露考评数据为公司透明度代理变量,以操控性应计为盈余管理代理变量,系统检验了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发现:(1)深交所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等级与公司规模、长期债务率、资产利用效率、业绩表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审计意见等已被证明的公司透明度影响因子具有符合预期的关系,因此能充当公司透明度代理变量。但深交所评级偏爱上市公司报告当期高盈余,因而该变量很可能是有偏的变量。(2)公司透明度抑制盈余管理,但公司透明度主要抑制向下盈余管理,对向上盈余管理却没有约束力。公司透明度的变动会导致前期是向上盈余管理的公司调整盈余管理策略,但对前期是向下盈余管理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调整却没有显著和稳定影响。(3)盈余管理损害公司透明度,但主要是向下盈余管理损害透明度,向上盈余管理只有在坏消息且导致盈余性质变化才会损害公司透明度,其余情形对公司透明的影响则不确定。任何对前期向上盈余管理的偏离都会导致年度评级降低,前期是向下盈余管理公司的任何调整对年度评级却没有显著和稳定的影响。(4)管理当局根据年度评级的偏好实施和调整盈余管理策略,而年度评级如实反映了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一贯偏好。本文的学术贡献在于:(1)为用盈余透明度替代公司透明度的做法提供了经验证据。(2)本文首次系统检验了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的相互影响,用Heckman矫正和2SLS技术克服自选择偏差,同时估计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的参数。(3)为基于深交所年度数据进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照。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1)为通过加强公司透明度建设和完善年度评级来抑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提供了支持性证据。(2)支持年度评级数据应当及时公布。7.学位论文李雪梅公司盈余管理方法研究2004目前,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集中在盈余管理的产生环境、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实证检验盈余管理的发生时点等方面,较少关注公司管理当局运用了哪些具体应计项目和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然而,对于财务报告利益相关者而言,只有识别公司运用了哪些具体的应计项目和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对公司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及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本文从狭义的盈余管理概念出发,研究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经济体制、金融市场、会计体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司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其次,在对盈余管理概念和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公司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方法体系.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分析.主要发现以下问题:会计制度对某些项目定性比较模糊;会计准则和制度留给公司选择性的空间较大;公司本身信息披露模糊等问题.(2)计列收入与费用的盈余管理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可能利用收入与费用的分类、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间、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等进行盈余管理.(3)关联方交易的盈余管理分析.上市公司可能利用以下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关联方购销、托管经营、资金占用、资产债务重组等,并分别提出了一些识别方法和治理建议.最后,指出公司盈余管理是整个社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合理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提出了应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建设;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尽量避免和减少政府干预;积极发挥相关媒体的作用;提高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报表阅读分析能力等综合治理盈余管理的建议.8.期刊论文栾心美.王文政从选择性信息披露看盈余管理-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选择性披露和危机盈余管理往往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前期,上市公司会更多地进行选择性披露,当危机事件的影响无法通过选择性披露消解时,危机盈余管理就会出现.针对盈余管理行为,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师执业水平;二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和中介市场,增进市场信息的透明度.9.学位论文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行业视角2008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学和会计学界兴起的一个前沿性研究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给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各行业盈余管理进行实证比较研究,为政府监管部门及财务报
本文标题:信息披露考核系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