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2.6(语文)
6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助读博览】一、魅力作家仕隐两相得的退居士大夫——苏辙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三,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三集》等行于世。二、背景回眸晚年隐居生活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驾崩,徽宗继位。以此为契机,朝廷缓和了对于旧党人物的打击,那些远贬岭海的旧党官僚,得以陆续北还。这年四月,已经历七年放逐生涯的苏辙,离开了广南东路的循州,开始北返。终于在年末的时候,抵达了颍昌府,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下来,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生涯,直至政和二年(1112)去世。在苏辙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除崇宁二年(1103),他因某种原因避居汝南之外,基本上一直居住在颍昌府,再未能回到朝廷。但是,在蔡京为相时期,他依然是在政治上备受打压的对象。崇宁元年(1102)五月,朝廷下诏,对于苏辙等五十余人,“并令三省籍记姓名,不得与在京差遣”。六月,他的官阶也从太中大夫(从四品)被降级为朝请大夫(从六品)。崇宁二年(1103)四月,朝廷又下诏焚毁三苏及其门人著作的印板。崇宁三年(1104)六月,朝廷更下诏颁布三百零九人的元祐党人名单,并令刻石于天下州军,苏辙名列其中。崇宁五年(1106)朝廷再下诏,命令曾任宰臣执政等官不得到阙下,苏辙也在其中。一直到大观二年(1108)正月,因徽宗受八玺,大赦天下,旧党得以享受复官的优待。在这一年,苏辙迁转为中奉大夫(从五品)。此后,直到他去世那年,才得以恢复到太中大夫的品级并致仕。就这样,一位昔日的宰执大臣,一位在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士大夫,在北宋末年的党禁之下,实际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而处于一种政治禁锢的境地。于是,苏辙就只能选择一种闭门索居的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的最后时光,而且长达十几年之久。【景行行止】苏轼知徐州任内,适逢黄河泛滥,苏辙也协助哥哥积极组织徐州百姓防洪,坚持与城共存亡。水退之后,苏轼就在徐州东门建黄楼。元丰元年(1078),他在黄楼大宴宾客,苏辙因公务繁忙,不能出席,于是写了一篇《黄楼赋》托人捎去祝贺。苏轼本想作《黄楼记》,看到这篇赋后,也为之搁笔,并亲自书写,刻之于石。以苏辙的文章,加上苏轼的书法,堪称二绝。崇宁二年(1103)禁毁苏文,徐州太守不愿毁此刻石,只是将它投于城壕中。宣和末年禁令稍弛,权贵之家纷纷以拥有东坡手迹为荣,出价甚高。当时徐州太守苗仲先命人取出刻石,日夜拓印,得数千本,然后借口“苏氏之学,法禁尚在”,将刻石毁掉。众人听说刻石遭毁,拓本的价格遂为之激增,苗仲先因此发了一笔横财。【初读任务】1.《芣苢》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案: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句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拾取、摘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襟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答案:《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主要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比如“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句运用对仗,不但使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同时突出了日出天晴后村民欢欣鼓舞的情景;再如“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写出了犒劳劳动者的紧急和欣喜,也从侧面写出了劳动者的众多以及劳动场景的热火朝天。【语言建构】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阴霪()场圃()村酤()B.闭廪()了事()赋诗()C.芣苢()薄言()掇之()D.捋之()袺之()襭之()yínpǔɡūlǐnlefùfúyǐbóduōluōjiéxié﹒﹒﹒﹒﹒﹒﹒﹒﹒﹒﹒﹒﹒【解析】选B。“了(le)事”应为“了(liǎo)事”。﹒﹒2.下列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B.采采芣苢,薄言袺之。翻译: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C.一竿晴日舞比邻。翻译: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D.多博村酤劳苦辛。翻译:带多了村酿使人劳累辛苦。【解析】选D。多带村酿好去犒劳辛苦劳动的人们。3.完成下列文学常识填空。(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称____________。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____________”三种诗歌形式与“____________”三种表现手法。(2)苏辙字____________,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之一。苏辙与父亲____________、兄长____________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三集》等行于世。【解析】(1)《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2)子由唐宋八大家苏洵苏轼4.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含义。①薄言采之薄言:__________②薄言有之有:__________③薄言掇之掇:__________④薄言捋之捋:__________⑤薄言袺之袺:__________⑥薄言襭之襭:__________⑦多博村酤劳苦辛酤:__________⑧闭廪归来真了事廪:__________答案:①助词,无实义。②取得,获得。③拾取,摘取。④从茎上成把地握取。⑤提起衣襟兜东西。⑥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⑦酒。⑧粮仓。【审美鉴赏】鉴赏点一: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1.《芣苢》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明确】主要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描写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劳动场景,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析。【明确】(1)对比手法。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的急切与喜悦之情。(2)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鉴赏点二:赏析诗歌的意象和画面3.前人读《芣苢》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明确】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思维锤炼】《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表现了苏辙怎样的心情?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深意?【点拨】这首诗直接表现作者与家人相处一起劳作和收获的快乐,再写作者通过专注于家人和劳作,表明自己早已主动疏离且不关心政治和官场,以求自保。因为遭受政治上的禁锢,成为朝廷监管的对象,苏辙被迫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官场同僚、朋友的交往,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他诗歌写作的核心内容。【综合素养实践】《芣苢》运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了?是否影响了主题的表达?参考答案:《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赋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句式完全一样,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象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因此这种重章叠句式的处理诗歌,并不单调,也不影响主题的表达,反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本文标题:(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2.6(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7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