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0年脱贫攻坚经验材料23篇37万字仅供学习请勿抄袭
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1—脱贫攻坚经验材料汇编目录科技赋能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3扎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7“四联四促”严实基层干部作风助力脱贫攻坚..................................12“三围绕、三强化”打通培训最后一公里........................................15补齐“四大短板”做实脱贫攻坚“抗补促”专项行动.....................18写好高质量脱贫新答卷......................................................................20实施“六金富民”保障群众脱贫不返贫.............................................23硬核帮促助力全胜.............................................................................26创新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平稳高效发展.........30积极探索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33四坚持四把关提升脱贫攻坚基础数据质量..........................................38“积分制”扶贫模式打造扶志扶智新样板..........................................41“三明三化”创新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45多举措扎实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复工开工.............................................48探索推行“四个向下”机制转作风促脱贫..........................................51擦亮脱贫攻坚底色提亮全面小康成色...............................................54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2—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57“二三四”工作法助推就业扶贫........................................................61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书写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答卷...................65“扶贫脱贫互讲互评”凝聚抓党建促脱贫合力..................................72“五抓五促”打造产业脱贫升级版....................................................75坚持把驻村工作队作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排头兵”和“尖刀连”.81“4+1”分类管理模式助力精准扶贫.................................................85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3—科技赋能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网络经验脱贫攻坚科技扶贫专项实施以来,我市坚持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产业提质增效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大力推广“基地带动、创业拉动、产业培育、智力服务”科技扶贫模式,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效益一是强化项目支撑。围绕中药材、茶叶、核桃、生态养殖等扶贫产业,持续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主动向上对接国省重点科技扶贫项目100余个,实施重点项目工程75个,投入专项资金规模6994万元,间接撬动社会投入资金近1亿元,为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中药材“皖楼9号”、茶叶“三花1951”、畜禽“伊拉兔”等优质高产新品种80余个,开发“金山红茶”“高观茗香”“核桃蛋白粉”等科技创新产品20余个,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经济作物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普及先进技术。引进转化“无雨恒温垄肥”“茶叶生物防控”“小杂粮渗水地膜波浪式穴播”等惠农新技术160余个,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4—在原产业培育技术路线基础上开发新工艺30余条,农业耕地的利用率、产出率提升约30%,科技引领贫困户增收致富效益充分发挥。二、三方带动引领,深化利益联结一是基地带动。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原则,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域打造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建成科技扶贫示范基地10个,核心示范区7万余亩,创造就业务工岗位10000余个,直接带动3.12万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园区带动。推行“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大园区”统筹资源、搭建平台、招引项目,“小业主”多元发展、延伸链条,优势互补促进多元增收。目前,入园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分别达156家、1092家,吸引种养殖大户、创客等“小业主”2500余个,年产值达5.8亿元。三是企业带动。健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市域内60余家中小科技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企业务工、入股分红、产业发展实现致富增收。三、建强人才队伍,发挥纽带作用一是选派科技特派员。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联合会”,引进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三区”科技人才117名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方式对我市涉农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5—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30余次,解决制约涉农企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200余个。二是建立农村众创空间。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强管理能力的科技特派员,支持建立集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名特优新品种培育、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用技术培训一体化国家“星创天地”,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创客、扶贫“三创一扶”智力带动作用,培育鼎荣农场、宏宇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小微主体60余家,吸纳返乡大学生17人、返乡农民工创客9人,带动建卡贫困户100余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三是发挥传帮带作用。围绕贫困户技术需求,创新“点餐式”“订单式”培训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0余场次,累计培训2.5万余人,受益群众10万余人,广大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四、优化在线平台,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建立优质服务团队。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带贫重点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吸纳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各领域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本土专业技术人员1971人,引进金融、保险、劳务输出等专业服务人员55人,动态收录“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农技员、大学生村官等信息员9085人,实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在线服务全覆盖。二是精准对接技术需求。创新开展“3333”提醒工作制和“2224”管理工作机制,在优先解决贫困户种养殖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及时解决非贫困户产业发展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6—中的技术难题和供销需求,辐射带动非贫困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计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解决科技需求73431条,挽回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三是构建多元服务平台。依托科技扶贫在线创新服务平台,联合专业院校推送“茶叶精深加工技术”“果蔬保鲜存储物流运输”等最新农产品储存、加工、运输科技成果100余项,实现本地企业技术对接27项。融合“农村淘宝”“百日场”等电商平台,成功销售银耳、土鸡、葡萄、芦笋、干杂等150多种农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7—扎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网络经验脱贫攻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来抓,以“四清一责任”(即危改对象清、住房鉴定清、改造过程清、质量验收清,形成完整责任管理闭环)为主要抓手,以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为总体目标,上下同心推进,精益求精建造,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工作。一、精准确定对象,确保帮扶对象底子清把脱贫攻坚的精准要求贯穿于农村危房改造全过程。一是精准排查扶贫对象。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关键环节,认真梳理排查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建立完善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对象清单136194户,精准掌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基础底数。二是精准确定危改帮扶对象。严格按照“群众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确定危改帮扶对象,并将拟定的帮扶对象名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8—单张榜公示,接受监督,真正把农村危房改造的阳光政策落实到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的农户手中。三是精准确定危房等级。按照中省危改要求和标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人群,逐户排查住房安全情况,科学准确地评定房屋危险等级,先后评定出C级(需抗震加固)住房628户,D级(需要拆除重建)住房8065户。四是精准确定危改方案。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逐户量尺寸定方案,一户一图纸,一户一措施,力求用较少的费用、较短的工期、较便捷的方式,保质保量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二、专业实施鉴定,确保危房鉴定结果清从确定技术规范到确定作业队伍,都着眼质量安全,严守专业要求。一是制定专业化标准。编制印发了《市农村住房安全等级评定时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符合性的技术标准》,并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要求细化到县区,为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有规范有标准。二是组建专业化队伍。成立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市、县两级技术专家组,科学准确评定贫困户住房危险等级,精准做出鉴定结论,并由贫困户确认。贫困户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的,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核验,直到群众对房屋鉴定结果认可为止。三是加强专业化引导。对市县两级专业技术人员从危房鉴定标准、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培训,市级培训3次240人,县级培训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9—11次600人,为危房鉴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危房改造过程清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严把政策规范和工程质量两道关口,确保“面积不超标、群众无负债”两条底线不破,贫困户住房达到“五有”标准(有抗震设施、有卫生厕所、有水电进户、有独立厨房、有兑付凭证)。一是严格监管流程。从确定危改对象、进行危房定级,到危房改造实施、安全质量监督,再到改造竣工验收、补助资金兑付,明确了多项操作环节,“实施一户、监管一户,完成一户、验收一户,达标一户、拨付一户”,真正达到了环环紧密相扣、步步监管到位。二是强化监管措施。县级住建部门将住房安全性鉴定为C、D等级的对象,按照享受补助资金类型,分类逐户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逐户量尺寸定方案,严格落实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坚持C级修缮加固和D级拆除重建同步推进,真正达到保民生、暖人心的目的。三是公开监管结果。每个阶段、每个节点,都全程留文留影,以危改户为单位单独成档,同步向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信息检索平台上传,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实现了危房改造线下施工、线上监管同步透明。四、严格验收程序,确保改造质量验收清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村、镇、县各级组织验收程序,把好各个关口,确保危房改造结果真实可靠。一是村级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10—自验。农村贫困群众危房改造主体完工后,由村两委会、村监委会及群众代表组成的验收组进行自验,自验合格后报镇政府核验。二是镇办核验。由镇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包村干部等组成验收组,通过实地查看、查
本文标题:2020年脱贫攻坚经验材料23篇37万字仅供学习请勿抄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8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