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08环艺1xx中山广场调研报告
中山广场调研报告一、为了对艺术和祖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考察.我于10月去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南京街、北四马路3条道路交叉处的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地处沈阳市和平区北部,东以北三经街为界和沈河区相望,南以市府大路为界与遂川街道相邻,西以南京北街为界与西塔街道办事处相连,北以哈尔滨路为界与北道口街道办事处相接。辖区面积0.95平方公里,户籍户数9997户,人口34253人,下辖总站路、皇寺路、北市、市府路4个社区。是一个集购物、文化活动、旅游观光、宗教活动与一体的繁华地区。二、理论: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过程:老师组织了我们去中山广场考察,并详细的了解了中华桑广场的历史意义1956年对中山广场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在广场中心新建了喷水池,烘托了广场的气沈阳中山广场氛。现今中山广场宏伟壮丽的景观是在1969年进行的大型改造中奠定和形成的。1969年5月7日当时为红旗广场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一期工程同年9月28日竣工,二期工程于1970年5月13日开工,同年10月1日竣工。竣工后的广场中央敬立一尊大型玻璃制毛泽东塑像,这位伟人神采奕奕、亲切慈祥,巨手挥指前方,健步从容向前,巍然屹立。目前,中山广场正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供国内外游人瞻仰、游玩和休息。分析:塑像建于1968年。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创作,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玻璃钢雕塑,也是雕塑界公认为最成功作品之一。大概是因为这个艺术价值的考虑,在文革结束后拆除塑像风中,沈阳侥幸的保留下来这道历史风景线。高高矗立在沈阳中山广场上的毛泽东塑像。像高10米,底部是以建党、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群雕。直至这次照相才注意到,那块高高举起的系着红花挂着彩绸的牌子,什么时候变成掏空的方框了?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不会明白那俩人为啥费劲扒拉的举个空框子,而且还笑不拢嘴的傻乐呵什么。其实这组雕塑,那个空框处原本是块牌子,上面写有:革命委几个大字。是指当时的革命政权机关——革命委员会,欢呼“革命委员会好”,表现“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牌子可以掏空,但历史不能掏空。虽然那段历史记忆并非是美好的,可也毕竟是历史。只是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不再回避历史而敢于正视历史呢。一个巨大的历史背影。这尊雕像矗立到现在,“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泽东本人逝世也即将30周年了。这些年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对于毛泽东的评价和心态也是形形色色。但,不论是怀念他的人,还是否定他的人,也不论是把他的历史遗产当成巨大财富的人,还是当成巨大包袱或者障碍的人,都不能无视也无法无视这位历史伟人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久远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化的产物,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二、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工作和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三、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共同建设现代化事业三、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什么方法: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即,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人民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创新力量。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即,民营企业的企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扩大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积极引导、热情帮助”的工作方针。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作为我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要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在“四个尊重”中,劳动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知识通过劳动才能形成实际财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通过劳动才能全靠财富,创造本身是一种劳动。创造是知识人才劳动的成果。坚持“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最广泛的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我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征程都做出过重大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民族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山广场正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供国内外游人瞻仰、游玩和休息。底部建有以建党以来,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革命纪念群雕,是沈阳市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成为全国惟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毛主席雕塑广场后,中山广场的价值弥足珍贵。中山广场文革时期,一度改名红旗广场。同时,在广场中央建起一座高达10米的大型毛泽东全身塑像,底部建有以建党、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群雕。侧面像是使用玻璃钢为原料制作的。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创作,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玻璃钢雕塑,也被雕塑界公认为最成功作品之一。大概是因为这个艺术价值的考虑或者借口,使得沈阳在文革结束后拆除塑像风中,侥幸的沉积下了这一城市的历史记忆。“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毛泽东这一典型动作,激动过八亿红心,定格了一个时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山把推动经济理性和集约型增长作为促进协调发展的关键来抓。坚持理性发展,就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度”,不盲目求大求全,而是求精求特,下大力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尽量降低经济增长的成本。坚持集约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围绕规模、专业、配套的原则,促进产业集群,确保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本文标题:08环艺1xx中山广场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5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