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皮肤性病学复习资料1.表皮的结构: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组成。角质形成细胞(占表皮80%以上)来源:外胚叶,在分化的过程中形成角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分层:由深至浅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1基底层(stratumbasale)为一层柱状或立方状细胞,长轴与真皮之间的交界线垂直。胞浆嗜硷性,胞核呈卵圆型,偏下,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常见。电镜下:胞浆内有无数游离的核糖体,还有肌动蛋白、辅肌蛋白、张力微丝。每天10%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有次序地向上移动产生以上各层细胞,故称为生发层。表皮通过时间(28天):从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上层(14天),至角质层而脱落14天。2棘层(stratumspinosum)4~8层;呈多角形,核较大呈圆形,细胞间桥呈棘刺状,相互连接形成桥粒,细胞向上渐趋扁平底层也有分裂功能。电镜下:胞膜处桥粒更明显。胞浆内可见0.1~0.3µm长形颗粒,主要为膜被颗粒、板层颗粒、角质颗粒和Odland小体。3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胞核和细胞器溶解,最有特征的是胞质中有较多体积大的形态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电镜下:无包膜、电子密度大的颗粒,直径2nm,颗粒成份尚未完全清楚,已知主要含有一种高度磷酸化的蛋白,富有组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和精氨酸。使这种蛋白呈碱性,故称角质碱性蛋白。4透明层(stratumlucidum)2~3层,较扁平、无核、境界不清、嗜酸性、紧密相连的细胞胞浆中有较多疏水的蛋白结合磷脂,与张力细丝融合在一起,成为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仅见于掌跖。5角质层(straumcorneum)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的细胞、细胞器基本消失。电镜下:胞质为充满张力细丝和均质状物质结合而形成的角质蛋白。下方角质层可见桥粒,而上方角质桥粒消失,故易松解脱落。2皮肤附属器(包括哪些)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3原发性皮损(8种)和继发性皮损(10种)的定义,18种皮损的特点1.原发损害:是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⑴斑疹:限局性、单纯性皮肤颜色的改变,损害与皮肤平行,既不高出皮肤,也不凹陷。⑵丘疹:是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1cm。⑶风团: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的略隆起损害。⑷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限局、实质、深在损害。⑸水疱和大疱:是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限局性、腔隙性损害。0.5cm为小疱。⑹脓疱:是含脓液的疱。⑺囊肿: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份的囊样损害。⑻肿瘤:是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肿块。2.继发性损害:可由原发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损伤所引起。(1)糜烂:限局性表皮缺损。(2)溃疡: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限局性缺损。(3)鳞屑:为脱落或即将脱落有异常的角质层细胞。(4)浸渍:角质层吸收较多水份后,使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5)裂隙:皮肤的条状裂口,常达真皮,也称皲裂。(6)瘢痕:溃疡经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7)萎缩:是皮肤的退行性变。(8)痂:为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上皮细胞、鳞屑等混合物干涸而成的附着物。(9)抓痕:也称表皮剥脱,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皮损,皮损表面可有渗出,血痂或脱屑。(10)苔藓样变: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表面粗糙。棘层松解症(Nikolskysign)四种现象:1.指压水疱一侧2.指压水疱顶端3.推擦外观正常皮肤4.牵扯已破的水疱壁�意义:棘层松解(区别表皮内和表皮下水疱)�皮肤划痕试验(dermatographictest)(三联反应)(tripleresponses)�(1)红色线条(3〃~15〃);�(2)红晕(15〃~45〃):麻风不出现�(3)风团状线条(1~3〃):荨麻疹斑贴试验(patchtest):IV型变态反应适应症: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手部湿疹。等�滤过紫外线检查320-400nm长波紫外线特殊荧光(1)亮绿色--白癣(2)暗绿色--黄癣(3)珊瑚红色--红癣3.3.3.3.内用药物疗法111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抗抗抗H1RH1RH1RH1R药物:药物:药物:药物:第一代抗H1R药物:扑尔敏、赛庚啶、非那根、安太乐、酮替芬、多虑平第二代抗H1R药物:阿斯米唑(息斯敏)、米唑斯汀(皿治林)、特非那丁(敏迪)、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仙特敏)抗抗抗抗H2RH2RH2RH2R药物:药物:药物: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222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1)系统应用的激素强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中效激素: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弱效激素:氢化可的松、HCSS(2)局部注射的激素确炎舒松A得宝松二丙酸倍他米松磷酸钠(水溶性形式)倍他米松磷酸酯(脂溶性形式)3)外用的激素制剂强效制剂:17-氯倍他索(恩肤霜)、丙酸倍他米松、氯氟舒松(肤乐膏、乐肤液)、肤轻松中效制剂:糠酸莫米松(艾洛松)、曲安奈德(皮康霜、复方康纳乐霜)、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弱效制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4.4.4.4.外用药物疗法(一(一(一(一))))、外用药物的剂型、外用药物的剂型、外用药物的剂型、外用药物的剂型1111、溶液:、溶液:、溶液:、溶液:药物的水溶液,有消炎消肿及清洁等作用,适于急性皮肤粘膜炎症,特别是伴有明显肿胀、渗液时。常用的有3%的硼酸溶液、0.1%的雷佛奴尔溶液、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等。2222、粉剂:、粉剂:、粉剂:、粉剂:通常由70%的滑石粉、少量氧化锌粉、淀粉及药物组成,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适于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炎症无糜烂渗液时。3333、洗剂:、洗剂:、洗剂:、洗剂:通常由40%以下的粉末(炉甘石、氧化锌和滑石粉)、药物和水混合而成,作用同粉剂。4444、酊剂:、酊剂:、酊剂:、酊剂:药物的酒精溶液,有消炎、杀菌及止痒等作用。常用有2%的碘酊、制痂酊、止痒酊、复方补骨酯酊等。5555、糊剂:、糊剂:、糊剂:、糊剂:通常由基质(凡士林)、粉剂和药物组成,有消炎、保护和干燥等作用。6666、软膏:、软膏:、软膏:、软膏:通常由凡士林或羊毛脂与药物混合而成,有润滑、软化痂皮作用,通透性强,适于慢性皮肤炎症。7777、乳剂:、乳剂:、乳剂:、乳剂:油和水经乳化而成,包括脂和霜剂,适于亚急性或慢性皮肤粘膜炎症。8、凝胶:通常由有机聚合物、丙二醇和聚乙二醇和药物组成,透明、舒适、清洁。9999、油剂:、油剂:、油剂:、油剂:通常由植物油和药物组成,有软化痂皮、清洁、消炎、保护和滋润创面的作用,适于伴有明显痂屑或干燥、皲裂的创面。10101010、硬膏:、硬膏:、硬膏:、硬膏:通常由粘着性基质如橡胶、树脂与药物组成,可促进药物吸收,适于浸润肥厚、苔藓化损害。11111111、涂膜:、涂膜:、涂膜:、涂膜:通常由成膜材料(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挥发性溶剂(如丙酮、乙醇等)与药物组成,通常用于甲,如罗美乐。5555.外用药治疗原则【简答】①正确选择药物:根据不同的病因、自觉症状、病理变化选择治疗药物真菌性皮肤病抗真菌剂化脓性皮肤病抗细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抗过敏药物及抗炎症药物瘙痒性皮肤病止痒剂角化不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角质松解剂渗出性皮肤病收敛剂②正确选择剂型:根据病期及皮损特点选择剂型急性期红斑、丘疹、散在小水疱洗剂、粉剂丘疹融合、浸润斑块油剂、乳剂水肿、密集水疱、大疱、糜烂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散在暗红丘疹洗剂、粉剂浸润斑块、少量渗出油剂、糊剂浸润斑块、干燥、脱屑乳剂大片厚结痂软膏(加冷湿敷)慢性期肥厚皮革化、苔藓样变硬膏、乳剂、酊剂角化皲裂、浸润脱屑软膏、硬膏、乳剂溃疡疮面软膏或冷湿敷单纯瘙痒无皮疹乳剂、酊剂、洗剂③注意事项:a指导患者正确、按时用药b药的浓度要适当,低→高c选择药物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的敏感性d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二(二(二(二))))、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正确选用药物: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正确选用剂型:根据不同的皮肤损害选择合适剂型的外用药物。(1)急性皮炎:有渗出者,用溶液;无渗出者,用粉剂、糊剂。(2)亚急性皮炎:有少量渗出、糜烂者,用油剂、糊剂;丘疹会或小片增厚者,用乳剂、水粉剂、软膏。(3)慢性皮炎:用软膏、酊剂、硬膏。外用药物治疗注意事项:注意使用的部位、方法和有无不良反应。病毒性皮肤病: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粘膜病变机制:一、直接侵犯皮肤、粘膜。二、免疫介导引起皮肤粘膜变态反应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据临床表现分:疱疹型: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发疹型:麻疹、风疹新生物型:病毒疣单纯疱疹: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皮损以群集性水疱为特征好发于口周、鼻腔、生殖器等部位有自限性,但易复发发病机制1、HSV侵入皮肤粘膜后,先在局部增殖,形成初发感染。2、以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区域神经的神经节中长期潜伏,当受某种因素激惹后,病毒可被激活并经神经轴索移行至末梢所分布的表皮,表现为疱疹复发。3、HSV感染人体后不产生永久性免疫,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不能阻止复发。初发型单纯疱疹疱疹性龈口炎:口腔、牙龈等处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接种性单纯疱疹:接触部分,如手指新生儿单纯疱疹:多数为HSV-II引起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疹)发生于患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儿,原有皮损处红肿并出现群集水疱、脓疱,病情严重,可泛发全身,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复发型单纯疱疹常由各种诱发刺激如发热,月经,受凉,消化不良等引起。具有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倾向,患者多为成人。复发型单纯疱疹往往较原发型的水疱小且密集。带状疱疹(Herpeszoster)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的小水疱、沿单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常伴神经痛病因:水疱-带状疱疹病毒(VZVVZVVZVVZV或HHVHHVHHVHHV-3333)典型临床表现:1.1.1.1.前驱症状:轻度不适,皮肤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111-3333天。2.2.2.2.典型皮损::::潮红斑-小丘疹-簇集紧张性水疱-干涸结痂。3.3.3.3.分布特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不过中线,水疱群间皮肤正常。4.4.4.4.病程:2--3:2--3:2--3:2--3周。特殊表现:本病多见于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PHNPHNPHN)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疣定义: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或粘膜所致的表皮良性赘生物。HPV有100多种亚型,故临床表现多样。跖疣(verrucaplantaris)为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多由HPV-1型所致扁平疣(verrucaplana)好发于青少年,又称青年扁平疣。多由HPV-3等亚型引起。生殖器疣(GA、CA)又称尖锐湿疣、性病疣,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细菌性皮肤病(Bacterialskindiseases)第一节脓疱疮(Impetigo)是由金葡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寻常性脓疱疮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好发于托儿所、幼儿园�典型皮损:红斑/丘疹--薄壁脓疱--破溃糜烂--蜜黄痂。�好发部位:面部、四肢,特别是口周、鼻孔附近。合并症:重症者可伴发热、淋巴结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炎。病程6到10日大疱性脓疱疮�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皮疹:小疱→松弛性大疱+半月形积脓→糜烂结痂。新生儿脓疱疮:为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1传染性强,发病急2泛发全身的大脓疱,尼氏征阳性3常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深脓疱疮�又称臁疮,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好发部位:小腿、臀部。�典型皮损:脓疱--扩大加深--坏死+蛎壳状黑痂--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疼痛明显。病程:约经2—4周或更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SSSS)由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由凝固酶阳性噬菌
本文标题:皮肤性病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6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