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盈科买壳上市盈科动力一二三四五目录买壳上市市场爆炒高价增资扩股“蛇吞象”--盈科动力收购香港电讯盈科案例的总结1.李泽楷与盈科姓名:李泽楷教育背景:1971年,入读香港圣保罗小学,后升入中学部。1979年,入读美国加州MenloParkHighSchool。1983年,入读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系。事业历程:经营卫星影视,组建盈科集团,投资房地产和高科技产业成名事迹:提议并开发香港“数码港”,主导并购香港电讯目前职位:香港电讯盈科公司主席目标:做亚洲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一、买壳上市李泽楷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次子,曾有美国投资银行的工作经历。1991年李泽楷获得香港政府发出的首个卫星电视牌照,投资4亿美元创办了StarTV。后在1993年5月,将他亲手创办的StarTV卖给了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成交价为8亿美元,净赚30多亿港元起家后,组建盈科(PCCW)集团,在多伦多、东京和北京大搞地产投资并投资保险等产业。2.“数码港”项目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经济,香港在风口浪尖之下,尽管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击退了炒家的冲击,守住了联系汇率,避免了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崩溃式的金融危机,但是却在港元相对高估的情况下,忍受着资产价格下跌和经济衰退的煎熬。香港过去赖以生存的房地产、金融业、旅游业、转口贸易以及码头运输业等一蹶不振。香港人陷入了彷徨—香港到底应该发展什么产业才有出路?刚好这时,美国带动全球进入了所谓高科技热潮,及其香港人的翩翩联想—香港也要尝试搞高科技!李泽楷提出了一个所谓“数码港”项目的计划。这个计划其实不是什么新东西,和大陆到处都是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没有实质的区别。就是在香港划一大块地方,搞一些基本设施建设和厂房等,引入国际的高新技术企业进来搞高科技的研发和生产。不过这对于香港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尝试。因为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资金充裕,如果能引进人才,或许也是一个发展思路。李泽楷的计划得到香港政府的热烈响应。最后由香港政府提供土地,与盈科合作投资建设“数码港”,计划投资总额130亿港元。这个项目直到现在仍让香港人耿耿于怀—这个项目为什么一定要和李泽楷合作呢?是不是照顾李嘉诚的一种官商勾结?这个问题不好说。话说李泽楷拿到这个项目后,马上就要考虑融资的问题。以他的资本市场知识,马上就想到了股票市场融资方式。那么,他能不能用直接上市的方法来融资呢?显然不行,因为这个项目既没有足够的运营记录也没有盈利记录。因此,他只能想买壳上市的道路。3.买壳上市的操作买壳上市如何操作价款支付换壳买壳选壳盈科的买壳操作选壳买壳,即收购或受让股权换壳价款支付得信佳。是从事通讯设备销售的一个小公司,股价表现一直低沉,后来便进入“仙士股”行列,长期徘徊在每股4分左右。对李泽楷来说,得信佳是香港股市上的一个便宜的好壳这家上市公司原李泽楷购买得信佳扩股后75%的新股,另加10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合计为24.4亿港元。由此,李泽楷顺利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1999年5月于是,他将盈科旗下的多项物业资产(包括数码港发展权和北京盈科中心)作价24.4亿,注入得信佳,完成了资产置换李泽楷用资产置换这种支付方式,将27.8亿(作价24.4亿)的数码港资产作为交易对价来换取了75%的股份和10亿的可转债。他在换壳的同时支付了价款。并将得信佳更名为盈科动力,最后,盈科成功了实现买壳上市。得信佳股东得信佳其他股东控股得信佳其他股东控股盈科动力得信佳股份及可转换债券数码港等资产买壳上市100%25%原得信佳股东原得信佳股东盈科数码动力25%25%25%香港数码港发展权无偿注入及总值24.4亿港元的地产项目香港数码港发展权无偿注入及总值24.4亿港元的地产项目借壳上市作为香港首富李嘉诚次子的李泽楷,其控制的盈科集团入主以后,盈科数码的身份倍增,复牌之后的股价一飞冲天。1999年5月4日复牌时五股合一股,按新股发行价0.062港元计,复牌时成本价为0.31元,当日最高超过3元,收盘1.8港元,上涨600%。由于当时正值全球高科技热,网络概念股受到热烈追捧。而盈科动力四处投资收购热门的网络项目,正迎合了投资者的兴趣,因此,大量热钱涌入盈科动力的股票,反股价反复推高。到1999年年底最高峰时每股近30港元,比发行价升了约100倍!二、市场爆炒香港股市是一个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基本上由市场决定。只要市场有需求,有投资者接受,上市公司就可以无限制地发售新股。在整个金融市场非理性、盲目地追捧之下,盈科动力的股票价格处于严重高估的水平。反过来,对于盈科来说,股价上升,意味着股权融资成本下降。想想这样一个问题,以前需要发行1000万新股才能筹集2亿元的资金,现在只需要发行1000新股(甚至更少)就能筹集到同样的资金。李泽楷的精明在于他很果断地利用了这个难得的市场机会。在股价扶摇直上的这过程中,盈科动力不断以收购合并高科技项目为名反复利用资本市场大量集资,光是在1999年8月1日至10月12日的短短两个月里,就增发新股7次,共集资138.178亿元,使其资本额词放大,为2000年的收购香港电讯打下了资金的基础。三、高价增资扩股入股东方魅力咨询科技8180万与CMGI换股27亿配售新股23亿英特尔现金认购3.89亿盈科上市后的股权融资活动1999年5月至1999年年底盈科动力股价走势四、“蛇吞象”—盈科动力收购香港电讯1•香港固话业务垄断经营权,但根据协议香港政府将开放固话市场3香港最大的电讯网络供应器生产厂家2•香港固定电话服务市场占有率高达97%,但正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4英国大东电报局拥有绝对控股权1.香港电讯54%10%8%28%英国大东中国电信(香港)香港政府其他收购前香港电讯股权构成图在“1999”年盈科刚刚买壳上市出现在香港股市的时候,如果说其将要收购香港电讯的话,一定被人笑话:蛇吞象?不可能!不过,当网络泡沫把盈科这条“蛇”迅速膨胀成一条“巨型兽”以后,就“没什么不可能了”。到了1999年12月,盈科动力的市值已经飙升到1640亿港元,成为香港第八大公司。到了这个时候,李泽楷底气十足,不仅敢说,还敢做。2000年2月,在动用一切资源(包括政治资源)把并购竞争者新加坡电讯打败以后,李泽楷在48小时内与中银集团等解决了总额为130亿美元的收购资金问题,并与香港电讯的英资大股东“大东电讯”达成协议。盈科动力以部分现金(61亿美元)加发售部分新股(增发20.2%新股)的办法实现了对英国大东电讯公司所持香港电讯54%股权(当时市价总值113亿美元或879亿港元)的收购行动。2.盈科动力收购香港电讯2000年8月18日,盈科动力完成对香港电讯的全面收购,使其正式成为盈科动力的全资附属公司。而“香港电讯”的股票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名单中取消,盈科动力的股票代码从“1186”改为幸运的“8”。到年底,盈科动力采用新的公司标志,并更名为“电讯盈科(PCCWHKT)”。一场“蛇吞象”的故事完美无缺的完成。香港电讯是一家历史悠久、拥有一定垄断地位、业务稳定而且现金流充足的大公司,竟然在一次科技狂潮中被一个上市时间不过一年的公司所吞并。市值停牌前价格业务1234已发行股数市值(亿港元)已发行股数(亿股)停牌前价格(港元)业务内容3155.52121.625.952008.3490.6722.15PCC卫星宽频上网创业基金持有超过亚洲20家互联网公司股权与CMGI有合资公司策略性投资数码港项目发展权香港电话香港国际电讯CSL移动电话亚洲国际电脑IMS互动多媒体电讯指南收购前盈动和香港电讯对比尽管对李泽楷以上的整个资本市场动作行为有很多批评,包括道德上的批评,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泽楷是资本市场中成功的博弈者。其成功之处是把自己所能动用的资源运用至极致。这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之作:天时:20世纪末全球狂热的网络热潮给他提供了一个舒展才华的空间。其实,不仅仅是盈科动力的股价受到热烈追捧,当时美国的YAHOO等网络股票无不演出过狂热的戏剧。地利: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自由度高的资本市场,为李泽楷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场所。其每一个理财技巧的发挥都离不开香港市场所提供的条件。人和:作为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一出手就受到投资界的广泛关注。其在说服香港政府批准“数码港”项目时,以及后来打败新加坡电信,取得收购融资安排等等,都与其特殊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五、盈科案例的总结
本文标题:怎么样通过买壳上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