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01施工准备02材料准备03施工工艺04构造要求目录CONTENTS05排砖要求及排砖图06植筋施工07质量要求08墙面防裂措施09质量通病防治及施工注意点10成品保护措施11安全环保措施目录CONTENTSPARTO1施工准备序号工作名称具体内容1技术准备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现行规范及工艺规程编制施工方案并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进行样板间的施工。要弹出轴线、墙身线、构造柱位置线、水平系梁位置线、拉结筋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管道预留洞位置及标高线。2劳动力准备根据标段划分,劳务队伍在分包段独立组织施工,各施工区段根据现场情况配备专业泥瓦工平行施工。3机械准备砌筑材料(砌块、砂浆等)主要通过手推车运输到作业层。手推车等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并统一规划布置,现场摆放整齐。4试验取样准备1.同一类别的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实心砖10万块为一批;2.同一原料、生产工艺、外观质量、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3.5万~15万块为一批;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万块为一批次。PARTO2材料准备序号部位砌块种类强度等级砌块(砖)允许容重砂浆强度等级1非承重的外围护墙200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U5.0容重≤9.0kN/m3配套砌筑砂浆Mb7.52建筑物的内部隔墙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A5.0密度级别≧B06平均干密度≤625kg/m3专用干粉砂浆M7.53地下室内防火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C20混凝土灌实)或非粘土非粉煤灰实心砖MU10容重≤18.0kN/m3配套砌筑砂浆Mb10/M10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及要求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块应坚固、边角整齐、形状均匀一致,不出现裂纹和其它问题;砂浆应满足设计强度、粘稠度要求。对于进场砌块、砂浆等材料应有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包括:生产厂名、规格、强度等级及生产日期。现场砌块在干燥、通风、防雨的环境下贮存,分规格、等级堆放,堆跺上应设标志,堆放现场必须平整,做好排水,堆放高度不超过2m,堆跺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2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应坚固、边角整齐、形状均匀一致,不出现裂纹和其它问题;对于进场砌块、砂浆等材料应有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包括:生产厂名、规格、强度等级及生产日期。现场砌块在干燥、通风、防雨的环境下贮存,分规格、等级堆放,堆跺上应设标志,堆放现场必须平整,做好排水,堆放高度不超过2m,堆跺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3混凝土过梁、构造柱、圈梁、窗台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混凝土。高精度砌块专用干粉砂浆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外观粉体均匀、无结块保水性指标(mg/cm²)≤8流动度(mm)150-180抗压强度(MPa)7.0-15.0抗折强度(MPa)≥2.2压剪胶接强度(MPa)原度≥1.0耐冻性≥0.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指标项目优等品(A)合格品(B)尺寸允许偏差长度L(mm)±3±4厚(宽)度(mm)±1±2高度H(mm)±1±2缺棱掉角个数≤(个)030最大尺寸(mm)070最小尺寸(mm)02平面弯曲(mm)不允许不允许表面油污不允许不允许裂纹贯穿一棱两面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所在面的裂纹方向尺寸总和的01/3任一面的裂纹长度不得大于裂纹方向尺寸01/2大于以上尺寸的裂纹条数,不多于(条)02爆裂、粘模和损坏深度≤(mm)1030表面疏松、层裂不允许不允许PARTO3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放线定位→混凝土导墙施工→墙体植拉结筋→预排砖→吊线→预拌干粉砂浆→排砖撂底→预埋拉结筋→砌筑一步→搭架子→砌筑二步→设置门窗洞口过梁→圈梁浇筑→构造柱施工→一周后墙顶用砂加气专用聚合物干粉砂浆填实→安装开槽、埋设电管补缝→粘贴网格布→不同材质交界处挂网格布或钢丝网。2、操作工艺(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批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洞口线和墙体控制线。(2)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3、拌料(1)拌合干粉砂浆,将拌合料装入专用料筒内,用手提电动搅拌机搅拌,将干粉砂浆拌制成胶泥状。拌合料应在4h内用完为限,超过30mim必须重新搅拌使用。(2)水泥砂浆,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筑时局部使用水泥砂浆,应随用随拌。4、砌块砌筑(1)砌筑施工时,在每皮砌块砌筑前,要用毛刷清理砌块表面浮砂(尘),处理干净后再铺水平、垂直灰缝处的干粉砂浆、混合砂浆。砌筑时应采用专用刮勺铺浆,带线砌筑,确保砌体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纠正。砂加气砌块墙体施工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移5尺量2每层墙面垂直度32m拖线板,吊垂线3全高垂直度≤10m10经纬仪,吊垂线全高垂直度>10m20经纬仪,吊垂线4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和塞尺5洞口位移5尺量(2)砌筑在结构件(楼板和梁)上的第一皮砌块时应用1:3水泥砂浆座浆,以确保砌块面平直,首先用水湿润基面,然后用1:3水泥砂浆铺砌和压小砖找模数,保证墙体横向不切割砖,砌块侧面的垂直缝应铺粘合剂,并以水平尺、橡皮锤校正砌块水平和垂直度。砌筑时应预先试排块,并优先使用整块。需断开砌块时,锯载砌块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度1/3。且最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3)第二皮砌块采用专用工具进行薄层砌筑,砂浆应采用砂加气专用干粉砂浆,其垂直灰缝和水平灰缝均为2~3mm,并确保灰缝饱满。(4)在采用干粉砂浆砌筑时,应用专用勺将干粉砂浆均匀地施铺在下皮砌块表面,垂直灰缝可先铺粘在砌块端面,上墙后用橡皮锤轻击砌块,橡皮锤的敲击应先从砌块的顶部向里敲,然后再水平方向压实,使干粉砂浆能从灰缝中溢出,灰缝不得有空隙,灰缝不得有空隙,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90%,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80%,并及时将溢出的干粉砂浆清除干净,做到随砌随清。(5)每皮砌筑前先用靠尺检查下皮砌块表面(铺浆面)的平整度,不平整处用磨砂磨平后用毛刷清理干净再铺水平、垂直缝处的干粉砂浆。(6)砌体填充墙应沿柱(剪力墙)高每隔500(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时取600)配置2A6墙体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抗震筋措施采用设防烈度6度高层建筑及7、8、9度建筑,拉筋应沿全长贯通;6度非高层建筑楼梯间和疏散通道的填充墙拉筋沿墙全长贯通,其他墙体拉筋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1000。地下一层及以下的填充墙拉筋按6度多层要求。墙体拉筋的具体措施做法详见12G614-1图集。填充墙墙顶应与梁板紧密结合。填充墙厚度大于250时拉筋根数增加为3A6。(7)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砌筑而又必须留设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接槎时,先清理槎口,然后批专用干粉砂浆接砌。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框架柱、剪力墙、顶板梁板连接时预留15~20mm缝隙,缝隙内填用聚合物砂浆塞实。(8)砌块墙体侧边和主体结构之间应留10-15mm缝隙,墙顶和梁板之间留15-20mm缝隙,缝隙用聚合物砂浆填实,砌筑时随砌随挤密实。9、检查修整,墙体砌完后须检查表面平整度,如有少量超偏,可用铜齿磨板和磨砂板磨平,使偏差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10、墙与门窗樘连接,在门洞两侧的墙体中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混凝土砖,木门樘用钉子将门框与混凝土块订固连接。塑钢、门窗用塑料膨胀螺栓或射钉将门窗连接铁件与混凝土块固定。门窗樘与墙体间隙应用PU发泡剂填充。11、电器管线、盒敷设。1)在墙体上钻孔、开槽、开洞或固定重物时应待墙体的粘结剂达到一定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先在墙体上按设计位置弹出管线、盒的开槽、剔洞位置,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手工镂槽器开线槽。开槽深度宜不大于1/4墙厚,管线开槽距门窗洞口不应小于300mm。2)洞内清理干净,用水将洞内湿润,管线应采用管卡件将管线固定在墙上,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接线盒、开关盒稳埋。3)敷设管线后的槽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宜比墙面凹2mm,再补平,并沿槽长外贴不小于100mm宽的耐碱璃纤维网格布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强。4)尽可能避免交叉或双面开槽,无法避免时,宜使双面开槽部位相距不小于600mm,穿越墙体的水管应严防渗水,墙体厚度小于120mm时不得双向对开线槽。PARTO4构造要求1、砌体填充墙应沿柱(剪力墙)高每隔500(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时取600)配置2A6墙体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抗震筋措施采用设防烈度6度高层建筑及7、8、9度建筑,拉筋应沿全长贯通;6度非高层建筑楼梯间和疏散通道的填充墙拉筋沿墙全长贯通,其他墙体拉筋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1000。地下一层及以下的填充墙拉筋按6度多层要求。墙体拉筋的具体措施做法详见12G614-1图集。填充墙墙顶应与梁板紧密结合。填充墙厚度大于250时拉筋根数增加为3A6。2、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板)应有拉结。3、墙长大于8m或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超过4m。4、支承在悬臂梁或悬臂板上的墙体,墙端及外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3m。当墙体与框架柱紧贴时,框架柱位置应设GZ,并在框架柱(梁)内沿GZ高度方向设置A6@200,与与GZ牢靠拉结。5、在宽度大于2.4m(墙厚100时为大于1.8m)或高度大于3m(墙厚100时为大于2.4m)的洞口两侧、重型门(厂房门、车库门、人防门、及门洞宽度大于1.5m的安全门和防火门等)的两侧、长度超过2.5m(墙厚100时为1.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应设置构造柱。6、窗洞高度超过2.4m且其后无横墙支撑的窗间墙,应在窗间墙两侧设置构造柱,当后面无横墙支撑的窗间墙宽度小于400时,应按混凝土窗间墙施工。窗间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25,纵筋取C8@200双排布置,封闭箍筋A6@200。7、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填充墙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8、超高墙体、顶部为自由端(顶部无楼盖、无框架梁)的构造柱及圈梁的纵筋连接锚固分别按LZ、L的要求,纵筋锚固长度均取la。圈梁、系梁均应与构造柱、主体结构墙柱可靠连接。(1)墙高度超过4m(厚度b≦120的墙高度超过3m)时,墙体半高处(一般结合门窗洞口上方过梁位置)应设置沿墙长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梁截面为墙厚b×150,纵筋4C10,箍筋A6@200。(2)墙高度超过6m(b≦120时为墙高度超过4.5m)时沿墙高不超过每隔2m设置一道圈梁,构造柱间距不应超过3m,构造柱截面取墙厚×300,纵筋6C12(沿边长300方向每侧各3根),箍筋A6@250;圈梁截面取墙厚×200(高),纵筋4C12,箍筋A6@250。(3)砌体顶部为自由端时应设置通长压顶圈梁,构造柱间距≦3.0m、且在未与主体墙柱连接的一字形墙端设置构造柱。墙高超过2.0m时构造柱截面墙厚×200、纵筋4C12,箍筋A6@250;墙高超过4m时构造柱截面取墙厚×300、纵筋6C12(沿边长300方向每侧各3根),箍筋A6@250;沿墙高不超过每隔2m设置一道圈梁,圈梁截面取墙厚×200(高),纵筋4C12,箍筋A6@250。9、填充墙体门洞口两侧300mm内选用实心砌块砌筑填实或按12G614-1第17页设置C20钢筋混凝土抱框柱。10、填充墙与构造柱交接处、与侧墙相交处、角部应设墙体拉筋,拉筋根数、间距、伸入墙内的长度要求按第1条规定。施工时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在上下楼层梁相应位置预留纵筋与构造柱纵筋连接。11、楼梯间和疏散通道的填充墙,应采用镀锌电焊网砂浆面层加强。钢丝网规格为DHW0.9×12.7×12.7双面设置。砂浆强度等级≧M5,厚度≧20。钢丝网需连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少于200.钢网外表保护层厚度10-15mm。12、过梁做法:在每层门、窗洞口顶部无梁处以及填充墙内消火栓、电表箱洞口顶处,均应设置过梁(预制或现浇)或下挂板。(1)h0≧h+150时采用过梁,h0≦h+150采用下挂板形式。除注明外,过梁箍筋、拉筋(③号筋)采用A6@200。过梁表(仅适用于填充墙)对于弧形洞口,l0指水平投影长度注:1)A类过梁配筋适用于洞口上方轻质砌块(
本文标题:砌筑方案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8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