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我国深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深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姓名:邹相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罗金明20080101我国深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作者:邹相煜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菊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研究200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伴随近年来国际社会责任运动的风起云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国外上市公司已将社会责任视为一种长期投资,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作为竞争手段之一。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的环境下,有些上市公司不愿履行社会责任,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公司负担、导致公司收益下降。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后,网上掀起了一场关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议,公众认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仍然占主流。中国证监会党委高度重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5月14日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旨在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不管是民间还是政府,都呼吁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我国尚未统一规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绝大部分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多数学者从伦理的角度来说明上市公司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呼吁他们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在已有关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最后结合回归结果提出建议,以期提高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同时提出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为后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意见。第三部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理论研究。首先,本部分介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分别阐述三大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与本文的关系。其次,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再次,在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三大理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界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选择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从而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主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回归模型。其次,本文共选取了115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并以他们2005、2006和2007三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作为面板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如下回归结果: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均小于2,而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太小,效果不显著,只有采用对数方法修正模型。修正模型后,再次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如下回归结果: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均接近2,但仍然小于2,四个解释变量的回归效果仍然不显著。这说明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出现内生性现象,即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线性相关。由于随机扰动项包含所有作者没考虑到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干扰项,那么随机扰动项就可能包含某个变量或某些变量,而该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线性相关,那么该变量将导致回归结果出现内生性现象。因此,本文主要采用FD(FirstDifference)方法消除内生性现象,且得出如下回归结果:F值为12.04,说明回归模型效果显著,即解释变量“政府贡献率”、“员工贡献率”、“投资者贡献率”、“公益事业贡献率”等变量综合起来的确对被解释变量“市盈率”有显著影响。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得出如下回归结果:政府贡献率与上市公司市盈率不显著相关;员工贡献率与上市公司市盈率显著正相关;投资者贡献率与上市公司市盈率正相关;公益贡献率与上市公司市盈率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规模与其市盈率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成长性与其市盈率显著相关。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和建议。首先,结合本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全文的角度得出研究结论,即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可以显著提高其财务业绩的;从具体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得出研究结论,即上市公司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其财务业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围绕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提出建议:从立法层面上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上市公司主动承担对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最后,提出本文的局限性。本文的主要贡献:第一,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对公益事业和环保所做出的贡献,即上市公司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之和;广义的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对关键利益相关者(政府、员工、股东、债权人、社会公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即上市公司对关键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生态责任、伦理责任之和。本文所涉及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广义的社会责任。第二,选取市盈率作为评价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指标。基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本文选择市盈率评价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第三,构建了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上市公司3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作为面板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并采用FD法消除内生性现象。2.期刊论文田超.干胜道上市公司首次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分析——基于沪市130家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9)文章以2008年沪市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方式选取了130家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信息量、信息内容和披露方法及其编报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建议.3.学位论文袁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2007当今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这种企业新概念注定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企业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企业在21世纪社会中的位置。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就相当于细胞存在于生物体中一样,细胞离不开生物体的支持,同时也要为生物整体的生存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企业在社会中同时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必须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而近年来企业的一些不负责任行为已经对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如企业对环境污染、劳资双方的矛盾等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而受到强烈的社会抨击,严重影响到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必须研究的新课题,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将是我们解决这一课题的最佳方法。各国学者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了多维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的研究相对较晚,至今尚未制定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法律规定。理论上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系统,大多数仅限于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和模式的一般探讨,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运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有关数据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价值体现,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个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析框架,也为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的建设提供实证证据。论文除导论外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本章是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个理论框架解释,分别从企业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两个角度来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做出经济学解释。股东至上到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的变迁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奠定了内在基础,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明了目的。这两方面解释为什么信息披露必须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业绩而不仅仅是财务业绩,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实质性的解释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则从会计信息的内在属性出发,要求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必须有强制性义务: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又使得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自愿性披露的动机。这两方面从会计信息披露理论角度综合解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必须是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方式,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约束性解释。以上四个方面理论缺一不可,共同作用构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与国内外比较研究。本章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和模式。通过分析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包括顾客、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竞争者、员工、政府和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披露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在披露的模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用的社会责任绩效报告披露,而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在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的选择上,现阶段应以二者相结合。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客观上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披露措施,同时企业崇尚利润的意识尚未转换,完全靠自愿性披露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社会责任理论的逐渐兴起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倾向。因此在鼓励自愿性披露的同时也需要强制性披露的规范。第三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的构建与总体特征分析。本章通过对各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的比较,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CSRDI)。指标体系包括公司背景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的责任信息,对员工的责任信息,对消费者、客户的责任信息,对环境的责任信息,对社区的责任信息,对国家利益的责任信息等。利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行业、分项目的总体描述性统计。总体来看,样本公司平均得分率仅53%,刚刚过半;最低得分只有32%,最高分也才8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不甚乐观。根据统计数据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特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有关法律法规和学科体系的缺失使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保障基础,企业自身与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使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力不足,成本与效益不均衡则造成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践障碍。第四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本章运用多元回归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公司规模、公司绩效和公司行业是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有关公司治理的变量在研究中未表现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在目前我国的实际环境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影响力度不够。尤其是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并没有起到对执行董事行为的制约和监控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另外,压力集团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需求的不足也是导致上市公司缺乏披露动力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同时也说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我国尚属于尝试和摸
本文标题:我国深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