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章-感染性疾病与优生资料
1第五章感染性疾病与优生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风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预防和治疗措施;2.掌握乙肝病毒对母婴的影响、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措施;3.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教学安排:3课时3概述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细菌:如淋球菌2、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3、病毒:如风疹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4、原虫:如弓形虫5、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6、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4概述母亲患感染性疾病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1、感染病原体的的种类尤以病毒感染最为严重2、发生感染的时间:其受累程度依次为:胚胎期>胎儿期>围生期3、感染时母体的状况母体免疫力低下是造成孕期感染的重要因素。5母亲患感染性疾病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引起妊娠终止;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等);轻微影响,不使胎儿发生明显异常;新生儿先天感染。6引起妊娠终止和胎儿发育异常的机理特殊病因所致:病原体直接侵犯胎儿,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死亡。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梅毒等;肝炎病毒(使大量新生儿成为带毒者);水痘、带状疱疹等。非特异性病因所致:不直接侵犯胎儿,但引起母亲高热、感染性休克、缺氧,造成母体巨大损伤,影响胎盘及胎儿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产或先天异常7先天性感染三条传播途径1、胎盘垂直传播(主要):孕妇感染后,病原微生物经血液循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2、生殖道感染上行性扩散: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上行性扩散到胎儿引起胎儿感染。如衣原体、支原体。3、围生期感染: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而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出生后新生儿经母乳感染。8典型症状:潜伏期16-18天后,先有低热、畏寒、头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伴皮疹、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第一天即可布满全身,第二天先出现于面部的皮疹已开始消退,3日内基本消失。又称“3日麻疹”。9第一节风疹病毒感染与优生一、风疹的症状1940年澳大利亚风疹流行:在风疹流行的第二年,眼科医生Gregg观察到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明显增加,成了流行性失明;患儿母亲在怀孕早期都感染了风疹;很快就认识到,患儿除患白内障外,还伴有其它畸形,耳聋、智力不全、肝脾肿大、心脏缺陷、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1964年美国风疹流行,第二年产生了数万名畸形儿。10二、致病原因风疹病毒(rubellavirus,RV)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在人体的某些组织中可以繁殖,但并不杀死细胞,而是使受感染的细胞分裂速度变慢,染色体断裂,阻碍了组织器官的正常分化。11三、风疹病毒的危害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患先天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rebellasyndrome,CRS)。CRS典型症状:白内障、耳聋及心血管系统缺损。称为CRS三联症12受感染后影响器官发育程度与妊娠月份的关系13四、CRS的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②血清学检查(1)确诊CRS患儿:有畸形体征同时有下述三项中1~2项者:①风疹病毒分离阳性②风疹特异性IgM阳性③凤疹HI抗体持续存在并高于被动抗体应有水平14(2)排除CRS诊断:凡有下列一条者不能诊断为CRS:①≤2岁的婴儿风疹抗体阴性②母亲风疹HI抗体阴性③婴儿风疹HI抗体水平符合被动抗体下降规律15五、风疹的预防三种不同免疫方案:以美国为代表的给1-12岁的男女儿童普遍免疫。以英国为代表只给11-14岁的女孩接种。在绝大多数育龄妇女已有免疫力的一些国家中,则采取婚前测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16在欧、美一些国家中,育龄期妇女中75-80%抗体阳性。科威特妇女中仅有5.4%没有免疫力。埃及妇女中100%已有免疫力。我国育龄期妇女95%已有免疫力。各国的免疫方案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17六、几点建议:我国育龄妇女易感率在5%左右,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少数易感的青年妇女进行保护。对婚前检测,抗体阴性者,应逐步实行接种风疹疫苗的办法。防止疫苗病毒对胎儿的损害,明确规定:接种疫苗前后两个月内绝对禁止怀孕。18由于CRS患儿能长期排毒,所以对CRS患儿应给予适当管理。开展早孕检查(包括风疹的血清学监测),预防CRS患儿的出生。一旦风疹流行,医院应密切观察流行病学动态,做好早期孕妇的了解工作。19第二节肝炎病毒感染与优生按病原学分:甲型肝炎(核糖核酸病毒-RNA)乙型肝炎(脱氧核糖核酸病毒-DNA)非甲非乙型肝炎20一、病毒性肝炎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流产、早产、死产和新生儿窒息;2、使婴儿成为病毒携带者。甲型肝炎一般不会使新生儿成为带毒者,乙型肝炎很容易使新生儿成为带毒者,非甲非乙型不肯定。21二、乙型肝炎(一)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比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强100倍,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九大病因,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至少有100万人由于乙型肝炎感染而死亡。中国是乙型肝炎大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约1.2亿人,2000万人患有慢性肝炎,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数近30万。22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性关系及母婴相互传播的。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健全,被感染后绝大多数(90%)会变成慢性带毒者,这种带毒者很可能是我国人群中慢性带毒者的最主要来源。慢性带毒者仅少数能自行转阴,多数则长期带毒,其中一部分会发展为各型肝炎病人,甚至肝硬化、肝癌。23(二)孕妇患急性乙型肝炎与婴儿带毒之间的关系婴儿受染率约为46.5%-100%能否受感染取决于母亲患乙型肝炎的时间妊娠晚期至产后2个月发生,婴儿感染率70%,而中、早期发病,婴儿的感染率为6.2%。24可能的机理:婴儿受染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母亲血液而受染,而不是通过胎盘在妊娠过程中受染。妊娠早期患急性乙型肝炎者至分娩时,肝炎早已可能痊愈;妊娠晚期患急性乙型肝炎至分娩时,肝炎并未痊愈,血中有肝炎病毒,分娩可感染新生儿;产后不久患病,因乙肝发病有潜伏期,在潜伏期内孕妇血中已有病毒,故可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25(三)孕妇为HBsAg携带者与婴儿带毒关系HBsAg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澳抗),若为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也可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261、澳抗阳性单纯“澳抗”阳性只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不等于说患了乙肝。“澳抗”阳性:HBV-DNA阴性,则说明:既往虽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经过人体的免疫反应,病毒已被清除,已没有传染性。——健康携带者。HBV-DNA阳性,说明乙肝病毒确实在体内复制繁殖,绝大部分有传染性。27澳抗阳性;HBV-DNA阳性的三种可能:第一种是虽然病毒在复制,但未引起肝脏炎症;第二种是在病毒的作用下,肝细胞过早凋亡,病人可无症状,肝脏也没有炎症表现,这种状况一般时间较长,发展较慢;第三种可能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免疫反应破坏了肝细胞,发生免疫损伤,使肝脏出现炎症表现,为乙肝患者。28“澳抗”和HBV-DNA均阳性者,并非都是乙肝患者。“澳抗”和HBV-DNA均阳性又不都是乙肝患者,是否就是健康携带者?10%的人为健康携带者;90%的人其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一般的化验检查和B超是很难判断的,还需要进行肝穿刺和肝活检来明确诊断。292、“大、小三阳”能结婚生育吗?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可检出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各种抗原,常规可检出的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cAb)其中1、3、5项阳性为大三阳;1、4、5项阳性为小三阳。30小三阳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要了解病毒是否仍在繁殖,有无肝炎,还需做HBV-DNA和肝功能如转氨酶检查。大三阳表明:正处于乙肝病毒复制期,有较强传染性;若肝功能正常,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若肝功能不正常,为乙肝患者。31三、优生咨询在婚前检查时:一方为大三阳,另一方应注射乙肝疫苗,预防感染,待血液中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即可结婚。在妊娠前:女方也应做乙肝病毒检查。若为大三阳不宜妊娠,此时胎儿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应在积极治疗后,待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传染性较小时再考虑妊娠。32四、几点建议:1、化验检查为大或小三阳时,并不等于患了乙肝,需做进一步检查。由于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故工作和生活中一般接触不会造成传染。2、对于大小三阳者特别要注意尽可能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不饮酒,以防诱发肝炎。333、单纯“澳抗”阳性不等于乙肝,一部分单纯“澳抗”阳性者是健康携带者,既无传染性也无需治疗,社会不应对他们歧视,更不能因此影响他们升学、就业、婚育等。4、至于乙肝的治疗,应在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服用药物,以免加重肝脏损伤。345、母婴间的传播机理垂直传播:指孕妇患有乙肝或携带病毒,乙肝病毒通过胎盘、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传给胎儿和新生儿。如果妊娠期间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那么胎儿生前即为HBsAg阳性,生后要想转阴是非常困难的。母婴间的传播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经血或口传播的。35其根据是:婴儿生后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的时间,大多是60-120天,相当于乙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羊水、阴道分泌物中HBsAg均可阳性;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胃液95.3%HBsAg为阳性;生后立即用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常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36第三节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优生一、艾滋病介绍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到今年年底,全球感染3340万病例,新增270万病例,死亡200万病例。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就有250万人。全世界平均每天有1.4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7000多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已成为非洲第一大死亡原因、世界第四大死亡原因。37艾滋病在全世界的流行状况:艾滋病的发病中心地带已由美国等西方国家转移到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目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一部分人处于生育年龄阶段的妇女;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吸毒,而发展中国家年轻人感染的主要渠道是因缺乏自我保护的混乱性行为;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38二、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自从25年前首例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已经造成2500万人丧生,约4000万人受感染。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到今年年底,估计中国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达74万人。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IV感染者。全国AIDS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3940地区分布至2000年底,报告HIV感染最多的省是云南省,其次是新疆、广西、广东、四川及河南。青海是我国最后发现HIV感染者的省(1998年6月)。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HIV感染者主要是吸毒人群;中部地区则以流动人口或有偿供血员等为主;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主要以性病病人、暗娼等为主。1999年以来,广东省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明显上升。41人群分布性别:22517例HIV感染者中,男性18465例(82.0%),女性3681例(16.3%),不详371例(1.6%)。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29岁组12695例(81.1%);30-39岁组5563例;小于15岁组148例;15-19岁组1701例;40-49岁组1251例;不详800例。42三、艾滋病的生物学特点由病毒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43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人体感染HIV后,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
本文标题:第五章-感染性疾病与优生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1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