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思考活动】下面这三个字代表三种不同的灾害,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你能根据字的形状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灾害吗?答案:第一个:天灾;第二、三个:人祸火灾。一、自然灾害的概念3、形成条件: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必要条件充分条件1、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2、自然变异的根本原因: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大气、水、岩石)一是要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思考: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答: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6)2005年1月8日13时45分左右,312国道陕西咸阳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两客车相撞造成40人受伤,其中现场死亡1人,重伤13人。(5)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起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海啸)为诱因,还造成人员伤亡的灾情。答: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结论: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1)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自然属性)(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社会属性)下面的四个事件中,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哪些不属于自然灾害?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活动】图1-1无人区的火山喷发图1-22003年SARS病毒流行图1-3某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图1-4某村庄遭遇暴雪答案:具有灾害属性的是图1-2、图l-3、图l-4。图l-1是自然现象,没有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第4-8页正文部分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2.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3.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4.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③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⑤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⑥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二、自然灾害的特点【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征。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区域性------联系性材料三: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陕西地区从隋朝到北宋初年约400年间为大旱时期,从宋初到元朝末年的近400年为小旱时期,而从明初至清初的近300年又是一个大旱时期。材料四: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工农业活动增多,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周期性------不可避免性和严重性【阅读】阅读课本第4页材料“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并分析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形多山地,频繁的地震使山石破碎,再加上日本降水较多,因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探究活动】孟加拉国水灾严重,请分析并归纳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图1-6孟加拉国水灾中的灾民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地形: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平均海拔l0米以下,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时间增长,出现洪涝灾害。水文:该国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l0%。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当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水深可达1—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海潮: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读图分析】读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图,分析说明:(1)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呈现什么趋势?(2)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阅读思考】课本第6页材料,明确“百年一遇”灾害的含义,并思考以下问题:1.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的间隔时间为50年,是否意味着每隔50年就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为什么?2.查找资料,说一说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洪水是多少年一遇。答案:1.不是。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是2%。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思考活动】分析“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年均人数表”,分析:在各种灾害中,哪一类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灾害类型灾害影响地震干旱和饥荒洪水风暴滑坡火山喷发合计死亡1.917.361.271.610.080.1012.33受伤2.6302.071.000.030.035.76影响168.836069.266004.131113.0913.769.4313378.50无家可归23.762.27324.14114.2710.751.51476.70合计197.136078.896331.611229.9724.6211.0713873.29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年均人数单位:万人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影响的年均人数最多。1.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事件才称为灾害B.灾害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造成的,二者可以叠加造成灾害C.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主要发生在人口较多的地区,自然变异造成的灾害则相反D.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比自然变异造成的灾害少得多B解析A项将危及人类生存环境方面的事件排除在外,缩小了自然灾害的范围;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并不是由人多人少决定的;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数量、规模、危害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不具有可比性。2.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月球上的火山爆发B.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C.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大桥垮塌D.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D解析B、C两项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A项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不具有社会属性,故都不属于自然灾害。3.寒潮会引发低温和霜冻,地震会引发滑坡、海啸、火灾等,这说明了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特点。()A.区域性B.周期性C.可减轻性D.联系性D解析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和灾害之间的联系性,该题体现了灾害间的联系性。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4.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旱、洪水的发生都有严格的周期性规律B.“百年一遇”指的是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C.自然灾害的过程、损害结果具有不重复性D.不重复性是指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具有周期性C自我检测区5.2010年4月14日冰岛火山喷发,随风飘散的火山烟尘逐渐覆盖了欧洲部分地区的上空,造成欧洲的空中交通大面积瘫痪,并且威胁到当地人的健康。(1)这次冰岛的火山喷发所带来的问题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自我检测区答案(1)属于。因为冰岛的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而且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2)岩石圈自然社会(3)区域性(2)冰岛的火山喷发是________(圈层)的变异活动,其他圈层的变异活动也可带来相应的灾害,这反映自然灾害的________属性,同时自然灾害还具有________属性。(3)“冰岛位于大洋中脊,火山喷发是常事”,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特点。自我检测区解析判断自然灾害时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看诱因是否是自然作用,二是看是否有受灾体。冰岛的火山喷发不但影响到欧洲的空中交通,而且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另外,这次火山喷发的诱因也是自然变异引起的,属于自然灾害。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说明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课后作业】分析下列四则案例,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点?A.日本神户在1955以前的几十年中有记录的赤潮仅5次,而10年后的1965年,一年发生了44次,至1975年高达300多次。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以往20年间,自然灾害已造成大约300万人死亡。B.英国科学家预测,如果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大地震,再次在旧金山或洛杉矾发生,死亡人数将达l.1万和l.4万;经济损失将达550亿美元,综合损失是1906年的数十倍。l995年1月17日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的灾害经济损失之最。C.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l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l029次,较大的旱灾l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l0~20年出现一次。D.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41′,东经122°50′)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l6~21千米,震中烈度为IV度强。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临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参考答案A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B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C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联系性和不可避免性;D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可减轻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形成原因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第一,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第二,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第三,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三是浅源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本文标题: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4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