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技术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吐故纳新。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在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和挪威的发病率为每百万12-24人,日本1990年发病率为每百万39.4人,报告显示,北京市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比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出2-3倍,达到每百万60人。致伤前三位是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和重物砸伤。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加上肋间肌完全或部分麻痹使呼吸肌力量不足,呼吸非常费力,使呼吸道的阻力相应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排出,久卧者容易产生坠积性肺炎,其结果是伤者因呼吸道感染难以控制或痰液堵塞气管因窒息而死亡。为什么呼吸这么重要呢?下面我们看看呼吸的过程。随着胸廓的扩张和回缩,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称为呼吸运动。肺的舒缩完全靠胸廓的运动。胸廓扩张时,将肺向外方牵引,空气入肺,称为吸气运动。胸廓回缩时,肺内空气被排出体外,称为呼气运动。由于呼吸运动的不断进行,便保证肺泡内气体成分的相对恒定,使血液与肺泡内气体间的气体交换得以不断进行。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平均约为400~500毫升。每分钟出入肺的气体总量称为每分通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所以每分通气量约6000—8000毫升。适应体力活动需要而加强呼吸时,每分通气量可达70升。正常人在平和呼气之后,如再做最大呼气称为补呼气,约为1000~1500毫升。在平和吸气之后,如再做最大吸气,称为补吸气,约为1000~1800毫升。潮气、补呼气、补吸气三者之和称为肺活量,男性约为3,500毫升,女性约为2500毫升。它是一次肺通气的最大范围,可以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储备力量及适应能力。肺活量的大小与人的身高、胸围、年龄、健康情况有关。肺活量并不等于肺内所容纳的全部气体量,即便在被呼气之后,肺内也还余留着一部分气体不能完全呼出,称为余气。健康青年人的余气约为1000~1500毫升。人们每次吸入的空气,从鼻腔到细支气管这段呼吸道内的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为气体交换的无效腔,其容量在成人约为150毫升。例如,每次吸入500毫升新鲜空气,实际上只有大约350毫升进入肺泡参加气体交换,其余的停留在无效腔中不起作用。因此从气体交换的效率来看,呼吸的深度极为重要。深而慢的呼吸,其效率要高于浅而快的呼吸。呼吸运动是许多呼吸肌的协同性活动。呼吸肌的活动受呼吸中枢通过有关的躯体神经来支配。正常人的自动的、有节律性的呼吸是受呼吸中枢的反射性调节的。若呼吸中枢的兴奋状态发生改变,呼吸的节律和深度也会随之改变。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当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第二,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例如,葡萄糖分解时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参与呼吸的肌肉主要有固有呼吸肌包括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横肌及辅助呼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胸锁乳突肌等(助吸气),腹直肌腰方肌髂肋肌等(助呼气)。呼吸方式有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两组肌肉,胸式呼吸由肋间神经支配的肋间肌管理,而腹式呼吸则来自膈肌的收缩。膈神经由颈3、4、5组成,颈4是主要的成分。脊神经共31对,计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合并而成。前根属运动性,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和侧角(侧角位一C8—L3节段)及骶髓副交感核(S2-4)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后根属感觉性,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脊神经节是后根在椎间孔处的膨大部,为感觉性神经节,主要由假单极神经元胞体组成。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此外,脊神经还分出一支很细小的脊膜返支,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髓膜。脊神经后支一般都较细小,按节段地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肉及皮肤。脊神经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的皮肤及肌肉。在人类除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则交织成丛,然后再分支分布。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计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颈丛cervicalplexus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它发出皮支和肌支。皮支分布到颈前部皮肤;肌支分布于颈部部分肌肉(颈部深肌)、舌骨下肌群和肩胛提肌;其中最主要的是膈神经phrenicnerve,为混合性神经,它由第3-5颈神经前支发出,下列穿经胸腔至膈肌,主要支配膈肌的运动以及心包、部分胸膜和腹膜的感觉。脊髓损伤后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神经传导阻滞,造成运动、感觉减弱或消失,引起肋间肌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胸廓和腹部肌肉痉挛,导致胸壁顺应性下降,肺脏和胸腔的膨胀性也相应降低,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腹式呼吸也受到影响,使患者呼吸无力,浅促而不协调、咳嗽咳痰不畅,呼吸功能下降,肺通气不足,易引起肺部感染、缺氧。常致迅速死亡。因此进行呼吸训练十分必要。主要的训练方法如下:1、缩唇呼吸与吹哨呼吸训练法:用鼻深吸气后,缩唇状态下用口深呼气;深吸气后,尽力呼气将口哨吹响(注意不要漏气),吸比呼的时间为1:2~3,如此反复,每分钟3~5次,每次10min,每日2次。吸气训练为鼓励患者充分利用膈肌吸气,治疗师用手掌轻压患者紧靠胸骨下面的部位,以帮助患者注意膈肌吸气动作。呼气训练在患者进行有效呼气期间,治疗师用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施加压力,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以代替腹肌功能,帮助完成有效呼气。2、上肢上举呼吸训练治疗师一手和前臂放在患者肋弓上方,用力下压固定胸廓,另一手协助患者双手上举过头顶,同时进行深吸气,双上肢向下移动时完成呼气。3、胸部辅助呼吸肌训练:锻炼方法:仰卧位,颈部微屈,约l0一15度,嘱患者用力收缩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及斜角肌,治疗师帮助此时牵拉胸骨及第一肋骨,从而带动下面的肋骨以协助呼吸;斜方肌收缩将使颈部后仰,作为前二肌肉的对抗肌而增加前者收缩效果。每次10-20min,每日2次4、腹式呼吸训练:患者仰卧位,颈部制动,治疗师双手放于患者上腹部,指令吸气时患者闭嘴用鼻深吸气并用力鼓起腹部,指令呼气时患者缩回腹部略张口呼气,呼气末1/3时治疗师双手在患者上腹向上、向后方用力,协助腹部回缩、膈肌上抬,每次10-15min。每日2次。5、腹式呼吸加强训练:患者能自如掌握腹式呼吸时,可以给腹部加上适当阻力,增强膈肌力量,恢复肺通气功能。让患者腹部有阻力情况下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0min,每日2次。6、胸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排痰需要患者咳嗽和胸背部的叩击。咳嗽即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一种轻松而快速的轻咳。要求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叩打是用双手空心掌在胸背部由下而上叩击,在每次练习的过程中应持续不断地进行这种叩打;通过咳嗽和运用手指有规律地叩打所产生的振动作用,可帮助除去支气管内的分泌物。7、人工阻力呼吸训练,采用特制的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让患者对人工阻力呼吸机吹气,小球浮起的高度表示肺活量的大小,通过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文标题: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5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