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七年级地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七年级地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课题名称:地球和地球仪(呼晓旭3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课时:3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4.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及人类如何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3.理解经度与纬度变化的位置关系,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和经纬网。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2.学会在地球仪上判断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3.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1.认识地球:用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地球的大小。2.认识地球仪:用乒乓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3.经线和纬线: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地球仪,分组合作,结合多媒体课件,反复进行平面图和立体图之间的转化,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4.经纬网: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1.收集资料,做实验讨论。2.问题解决式,增加学生体验。3.观察法、合作法:利用学生手中的地球仪和小组合作、分工,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分解难点,层层递进。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小组活动讨论,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关于经纬线的特点以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要围绕观察实物地球仪展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题名称:地球的运动(唐春平6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课时: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4.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5.知道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6.学生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掌握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地理意义等基础知识。2.通过实物演示地球的自转。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1.新课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目的:由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中开始学习。课伊始趣即生。2.自转的学习活动一: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学生自读课本完成自转有关知识的表格。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进而加深对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活动三:学生转动地球仪,结合动画,进一步了解自转方向(北极与南极)。3.公转的学习活动一:演示多媒体动画“公转”,感受四季的形成,完成与公转有关的表格。(提示学生注意地轴指向。)活动二:学生自读公转示意图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日期。活动三:学生自读五带图并填图,总结各带的地理现象。总结以竞赛游戏方式小结。有填空、表格、论述三部分,每部分分成抢答和必答题两项。1.问题探究式。2.启发诱导式,运用实物演示。3.合作学习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1.能完成一些与自转和公转有关的基本习题。2.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并能够解释原因(昼夜交替、时差、昼夜长短、南北半球的季节等)。3.初步具备读图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课题名称:地图(杨光6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课时:3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3.能够使用目的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指示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拨与相对高度。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3.在地形图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6.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7.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8.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9.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1.问题---探究式2.启发诱导式3.合作学习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1.能完成一些与地图有关的基本习题。2.学会观察地图中的一些图例、比例尺和方向。3.初步具备读图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课题名称:大洲和大洋(张永军5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课时: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海陆分布①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②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2.海陆变迁①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②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3.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学习大洲大洋在地图上的分布、培养阅读地图和空间想象能力。2.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图上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加加林登月,培养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通过动手绘制七大洲的轮廓图,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落实重点内容,通过合作拼图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对比几组海陆分布图,总结归纳海陆分布特点。2.海陆变迁:举例说明海陆不断变迁,并使用多媒体软件演示“大陆漂移”过程,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则利用中央十台“科技之光20091017北美大陆的诞生”为例,形象阐释板块运动的整个过程,最后归纳总结。1.动手实践,合作探究。2.对比归纳法3.读图分析法4.层层设问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课题名称:海陆的变迁(张丽45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二章第二节课时: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活动建议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1.观察图片,分析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2.利用实验探究的结论,分析各地海陆变迁的原因。3.根据动画,叙述大陆漂移说的内容。4.利用地图和教师的信息提示、演示实验,总结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5.小组讨论,完成评价测试。1.讨论法2.谈话法3.直观教具演示法4.读图分析法1.通过实验探究,缩短学生与自然变化的距离,使学生更易接受。2.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课题名称:多变的天气(丁允39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三章第一节课时: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知识与技能: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农谚语,使学生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2.通过模拟天气预报活动,掌握常用天气符号。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1.应引导学生围绕“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综合写也可,就某一方面展开写也可。2.通过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1.举例说明2.读图比较归纳法3.角色扮演教材以生活中的天气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的复杂多变,但又有章可循,建立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课题名称: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马海丽63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三章第二节课时: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掌握阅读和使用气温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学会阅读,绘制和使用气温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描述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1.气温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讨论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气温的变化:根据课本所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3.气温的分布: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分析气温随纬度变化的分布规律。1.合作探究法2.讲授法3.读图分析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认识到气温对自身生活的影响。学生能通过资料,正确绘制气温曲线图学生能通过读图,正确观察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课题名称: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张建63中)科目: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三章第三节课时: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评价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主题内容/活动教学方式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3.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学会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描述降水与人类生活、生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6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