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最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备课课件第1章:课程介绍(认识篇)-1《宅经》曰:“凡人所居,无不在宅”。住宅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是家庭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消费资料,它可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乃至享受多层次生活方式的需求。住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为居住者提供居住的空间和场所,还需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居住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家已经不仅仅意味着是遮风避雨的房子,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已经从满足简单的有房住、住的宽敞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向寻求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过渡----住区。第一步有屋住第二步分得开住得下第三步住得有效第四步住得有景第五步住得便捷第六步住得舒适第七步住得有文化第八步住得高尚品味认知篇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居住区功能与类型第三章居住区成果及技术指标实作篇第四章调研及分析第五章道路及交通形态第六章居住区模式选择与结构布局第七章居住区建筑群体模式第八章环境及场地设计评析篇第九章居住区规划设计评析第十章实施与运作实例认知篇第一章概述1.1相关概念1.1.1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区组团、居住街坊、住宅群体、居住综合体)住区指城市结构体系中的一种聚居形态,强调的是一定规模下的形态与空间功能单位。“住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住区的组成不仅仅是住宅和与其相关的通路、绿地,还包括与其住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教育、活动、道路、场地和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空间分布上可能在该住区的范围之内,也可能位于该住区的空间范围之外。”1有确定的基地2有一定的规模3有相应的配套设施4有序的规划结构5有明确的目标要求1.1.2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NeighborhoodUnit)的住宅区规划理论,它是针对城市中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事故严重的状况提出的,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居住在一个花园式的住宅区内。形成邻里单位的原则:①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②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③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④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1.1.3居住区我们将“城市居住区”一般简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人口规模3-5万人。同时,还将“居住小区”定义为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1.1.4社区“所谓城市居住社区,是指城市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居住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有特定空间环境设施、社会文化、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特征的生活共同体。生活与其中的居民在认知意象或心理情感上具有较一致的地域观念、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居住社区具有①地域;②人口;③生产生活设施;④组织制度;⑤共同的社会文化等5个基本要素,是社会空间与物质形态空间的复合体,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实体,不同时期、不同社区的形态空间特征必然反映出社区所处的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1.2.2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居住空城市集中主义把乡村搬到城市柯布西埃的光明城规划1.2.2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居住放射式发展城市居住空间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城市外围延伸圈层式发展居住空间逐步向城市外围和边缘区迁移------从而引发城市空间由圈层式逐渐演变为多中心结构城市规划结构居住空间沿公交线路呈星状扩展城市空间由圈层扩展逐步向多中心城市体系下的轴向扩展演变居住分异----城市移民1城市中心具有最强的聚集引力,由于土地供给的有限性,迫使城市中心形成水平方向(如城市同心圆结构)和垂直方向上的扩展,以提高城市中心的空间容量。2随着城市中心的水平扩展,有限空间的竞争使中心区附近原有职能被效益更好职能所代替,而原有的职能空间向外推移,引起城市的职能空间置换。3在城市扩展中一方面沿交通干线形成的延展轴呈现轴向扩展,另一方面又不断填充延展轴之间的空地,使城市空间结构呈现符合城市扩展时序的“圈层年轮”首先在空间布局上,居住空间分布的变化终归要反映于城市空间结构之中,而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带动居住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其次在组织机理上,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以及它所包含的社会学内涵必然影响城市的组织结构,比如居住空间邻里单位摸式所对应功能主义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社区模式对应多层次多中心的复合城市结构等,很好的表达了居住空间与城市在组织结构上的同构关系。1.4住区的发展1.4.1住区组织形式的演变(坊里—邻里单位—小区—社区)1.传统居住形态的演化里、坊、胡同等居住区概念的提出二战后美国、邻里单位、住宅区英国卫星城的建设第一代卫星城第二代卫星城第三代卫星城新城建设及社区发展2.我国居住区的发展结合我国建成的住宅区变迁进程尝试作一个初步的划代,即:第一代:经济节约型——建国初期50-60初年代,按“低标准、低造价、小面积”修建了大量的第一代产品。当时“住得下、分得开”成为住户最大的渴望。五统一、投资、征地、规划、建设、管理。第二代:适用经济型——在60-70年代,注重争取“独门独户”合理分室的居住条件,节约城市用地,开始高层住宅探讨。在讲求经济节约的基础上,注重改进适用性能,以求将有限的资源用好、用得有效,成为这一代产品的首要特征,并且持续较长时间,并以大院建设为主体。第三代:发展转变型——80-90年代初,住宅由计划分配型转为社会自由购买,引领住区进入快速转型阶段。独门独户的户型彻底取代了一套多户合住户型。这一代产生了即具多层优势,又具高层设有电梯特色的小高层,以及其它错层、跃层、叠层复式单元等多种多样的住宅类型。开始注重居住空间的舒适性与公共设施的齐全性,提升居住质量。GDP7%80年代以后的三个阶段新村建设大型企业上马、唐山兴建(苏联模式)试点小区安居工程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为方针,要求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科技含量。实现: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94年开始,示范小区,康居工程(经济转型)要求具有“超前性、先导性和示范性”,规划应具有创新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的基本特点:商品房,多层次多样化的选择要求,成片综合开发。产品不断创新,依山就势,建筑布局灵活多变,人车分流系统得到认可。住区结构组织向多元化发展。三级制向二级制转变。住区功能布局观念的更新。设施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换——外向型。第四代:景观舒适型——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房地产市场亢奋发展,发展商们层出不断地推出以讲求景观特色,讲求高舒适度,讲求生活享受的住区,吸引消费者,其卖点之多,添加之快,耗资之巨,包装之精,价格之高,超过历代产品,这一代以其多元化多类型的特色将产品更新换代带进了一个新的高度。第四代的主要问题在于:极力增强住区的物质生活层面,但对人们实际生活要求研究不足;在追求景观与舒适性同时,对资源的节约性使用控制很差;在强调以人为本同时,却助长高消费、高浪费,不大符合以人为本的长远原则;在讲求时尚包装时,对住区的健康性和防疫性注重和实施得不够。加之近来已发展到产品特征趋同,品质日益近似,成本难于操控,第四代住区已越来越难予有突破性的发展。依照住区更新换代的发展规律下一代住区应属于第五代,生态、文化型住区。这一代住区将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从居住空间数量与居住环境的质量两个角度,从有效节约使用与广泛应用科技成果两个效益综合升华产品质量的新一代住区。第五代为生态文化型的原因:第一,时代跨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面临着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加速性挑战,这是不可逆转的变化的历史浪潮,将使信息与生态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信息、知识、文化等精神要素和资源、产业建筑等物质要素之间互动与融合,将是产品开发的主旋律,是不容忽视的时代最强音。第二,家庭需要生态、文化型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通过物质生活提供的方便克服每一天疲劳,恢复体力;另一方面人们通过视听、娱乐、阅读、交流等精神生活调节情感,激发欲望,焕发创新活力,物质生活正在生态化,精神生活文化内涵与日俱增;再一方面是人们生育和抚养下一代,也需要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的良好环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结合越好,会使人逬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第三,新产品更具健康防疫性。在经历了SARS及病毒袭击后,社会要求新一代的住宅产品应具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室内的热舒适、光舒适、声舒适和自然通风条件;应具有防疫性、安全性、科学性,实际上自然生态和科技生态的结合。综观前述,第一代、第二代住区侧重于追求生存空间的数量,讲求基本的适用性;第三代、第四代住区逐渐侧重于追求生活空间的生活质素,着重于提高生活舒适与享受;而第五代则着眼于讲求生存空间的生态、文化环境质量,注重身心健康,与追求高尚的居住的文化为目标。第五代住区会是时代的产物,是精细使用人类资源的住区。北京东方雅苑南京翠屏国际城海口华能度假村重庆天龙长青湖住宅重庆金沙港湾二期南京华汇康城福州香江红海园重庆帝豪山庄和黄重庆南滨路商住和黄成都城南帝王北京世纪朝阳小区1.4.2相关住区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方面1田园城市理论ST.Lawrence1.4.2相关住区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方面2邻里单位从西方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的居住空间最终将摆脱功能主义的束缚,“从强调功能分区向重视功能复合转变,从等级化的组织结构向多元化的网络结构转变,从重视物质形体环境的优美向重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转变,从强调远期静止的规划结果向注重控制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转变,并由此使功能主义城市以及在同样的规划理念下出现的邻里单位模式经过不断的反思而最终被放弃”,但就我国目前住区的建设来看,功能分区的方法仍被沿用,居住空间的组织机构多年来一直沿用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居住区及居住小区模式,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3新城市主义①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②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③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城市社会学方面(三大居住空间结构模式)1同心圆模式。2扇形模式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依特(H·Hoyt)通过对142个北美城市房租和地价分布的考察分析,在1939年提出了城市结构的扇形理论他认为:城市社会经济结构主要依扇形形式而变化,因地租的差异而形成分布格局。具体表现为:a.最高价的居住区从城市的中心向外扇形排列;b.中产阶级在高租金区的两边;c.低租金部门位于高租金区相悖的地方;d.形成高租金区的原因是富裕阶层沿主要道路向外扩展,或为躲避洪灾向高地迁移,或倾向与靠近领导阶级的住所。3多核心模式多核心模式是由美国地理学家(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在1945年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城市是由若干不连续的的地域组成,这些地域分别围绕不同的核心而形成和发展。中央商务区不一定居城市的几何中心,但是是市区交通的交点;批发和轻工业区虽然靠近城市中心,但又位于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4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社区适宜居住性(CommunityLivability)是指对一个社区居民非常重要的有关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它是关于人类社区舒适、安全、经济和关爱的质量表述,表现为居民或社区设施的使用者对他们社区的社会和环境质量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和健康,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公共健康;②环境条件,包括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和水流清澈;③社会交往质量,包括邻里和谐、公平交流、相互尊重、社区特性和对社区的自豪感。④享受休闲娱乐、美学和现存的独特的文化和环境资源,例如历史文化建筑、古树、传统建
本文标题:居住区规划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7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