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伊蚊监测与防控报告提纲我国重点蚊媒传染病及传播媒介我国重要媒介蚊虫及空间分布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我国病媒生物(媒介蚊虫)监测系统登革热/寨卡媒介伊蚊专项监测媒介伊蚊监测结果及风险分析媒介伊蚊监测与控制问题和建议2020/8/262我国重点蚊媒传染病及传播媒介重点蚊媒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疟疾(乙类)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流行性乙型脑炎(乙类)三带喙库蚊登革热(乙类)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寨卡病毒病(其他)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黄热病(其他)埃及伊蚊基孔肯雅热(其他)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丝虫病(丙类)淡色/致倦库蚊(班氏丝虫病)、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病)我国疟疾媒介按蚊分布中华按蚊:间日疟传播媒介,主要分布于北纬33°以南雷氏按蚊:恶性疟传播媒介,主要分布于北纬25°-33°之间中华按蚊分布图(黑点:分布点;绿色区域:适生区)雷氏按蚊分布图(黑点:分布点;绿色区域:适生区)ZhoupengRen,DuoquanWangetal,2016,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我国疟疾媒介按蚊分布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分布于北纬25°以南,是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疟疾媒介。大劣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分布于北纬25°以南,海南山林地区和云南部分地区。微小按蚊分布图(黑点:分布点;绿色区域:适生区)大劣按蚊分布图(黑点:分布点;绿色区域:适生区)ZhoupengRen,DuoquanWangetal,2016,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埃及伊蚊:海南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台湾嘉义县以南及澎湖县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于北至沈阳、大连,经天水、陇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乙脑媒介库蚊分布•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监测点分布(2016年前监测点分布图。2016年起,覆盖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除新疆外的各省份,西藏仅发现于墨脱地区。丝虫病媒介库蚊分布•班氏丝虫病淡色/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分布于北纬33°以北。•淡色库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致倦库蚊: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SVMWHO在“Globalstrategyfordenguepreventionandcontrol2012-2020”中,首次采用了“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以蚊媒传染病为重点,实施基于监测和媒介蚊虫阈值预警,将媒介蚊虫持续控制在暴发阈值以下,将被动的应急处置转为主动的暴发风险控制,实现了病媒传播疾病防控关口前移。2020/8/269媒介生物监测和风险评估控制规划和准备基于监测的综合控制和治理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实施关键步骤ThekeystepstoimplementSVM媒介生物监测监督和效果评价媒介蚊虫监测、风险评估及控制规划了解媒介蚊虫种类、密度、时空分布,确定控制目标---主要靶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了解媒介蚊虫病原携带情况,判断病媒蚊虫效能(传播能力),评估传播风险;判定媒介蚊虫疾病风险区域,划定媒介蚊虫控制措施实施范围;确定媒介蚊虫启动控制参考指标(密度阈值),确定控制时机和目标;测定媒介蚊虫对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筛选高效环保可用杀虫剂;判断媒介蚊虫危害及蚊媒传染病流行水平、趋势和强度,确定媒介伊蚊控制强度和频率,制定控制规划。根据媒介蚊虫监测,评价控制效果。控制目标——基本原理预防控制:蚊媒监测预警,清除积水+防蚊、灭蚊,降低蚊媒密度,减少登革热暴发风险!•布雷图指数(BI)阈值:<5:控制登革热传播风险>5:传播流行风险>10:暴发风险>20:区域流行风险预防控制应急控制:及早预警,及早防蚊、灭蚊+清除积水,强化病例管理,极大程度减少发病和死亡!应急控制我国病媒生物监测情况病媒生物监测生态学监测抗药性监测病原学监测我国病媒生物监测情况2020/8/2614我国现有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系统重点传染病监测中的媒介宿主监测登革热媒介伊蚊专项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全国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抗性监测历史数据收集库蚊抗性数据库建立伊蚊数据库的建立按蚊及家蝇抗性数据库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系统全国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监测系统全国媒介生物抗性数据库全国抗性概况时空分析抗性治理和用药指导全国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监测•系统维护:提供敏感试虫、杀虫剂标准品和实验方法;技术培训和方法指导,培训班和进修。•部分监测结果的展示(广州市)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抗性水平判定标准使用建议敏感抗性倍数<3推荐使用低抗3≤抗性倍数<10根据当地抗药性水平调整使用剂量中抗10≤抗性倍数<40在无可替代药物应急控制时酌情使用高抗抗性倍数≥40停用1~2年,待恢复敏感性后方可继续使用不同杀虫剂抗性水平判定标准和使用建议(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的抗药性基线划分)媒介蚊虫相关监测方案《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2005年8月16日印发《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年3月9日印发《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2016年4月29日印发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登革热•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中疾控传防发2014(360号)乙脑•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2006年7月3日)疟疾•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全国疟疾监测方案(试行)丝虫病•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方案寨卡•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二版)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黄热病•黄热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单病种监测中的蚊虫监测抗药性监测《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试行):2007年5月《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试行)方案第二部分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疾控传发[2014]9号)《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年3月9日印发监测方法与内容全国重要病媒生物监测:蚊虫•成蚊:2016年前:诱蚊灯法(每月上、下半月,各开展一次,监测生境包括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五类)、人工小时法;2016年起:诱蚊灯法/CO2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幼蚊:2016年前:未开展;2016年起:布雷图指数法、路径法、勺捕法。中转支付项目媒介伊蚊监测•成蚊:双层叠帐法(帐诱指数)、人诱停落法(停落指数)。•幼蚊:布雷图指数法(BI)、诱蚊诱卵器法(MOI);蚊虫杀虫剂抗药性监测•成蚊:接触筒法(Exposuremethod)•幼蚊:浸渍法(Larvadippingmethod)媒介伊蚊常规监测布雷图指数法(Breteauindex,BI)BI阈值意义:1.控制登革热传播——BI阈值为52.控制登革热爆发——BI阈值为103.控制登革热区域流行——BI阈值为20诱蚊诱卵器法《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中疾控传防发[2014]360号)双层叠帐法媒介伊蚊常规监测•启动条件:流行季节出现输入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监测方法:所有登革热蚊媒应急监测点均须进行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诱蚊诱卵器法可酌情采用。媒介伊蚊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模式图•监测区域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首次发现埃及伊蚊需要保存标本《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应急监测媒介伊蚊应急监测监测区域和频次•布雷图指数法:登革热疫情发生1-2天内,核心区进行1次全覆盖调查和应急蚊媒控制,随后2-3天重复进行控制和调查,直到BI小于5;警戒区每周调查1次;监控区每2周调查1次。•诱蚊诱卵器法:核心区诱蚊诱卵器放置4天后每2-3天检查1次,发现阳性诱卵器时收回并补充新的诱卵器;警戒区每周监测1次;监控区每2周监测1次;•双层叠帐法:核心区每3天1次,警戒区每周1次;监控区每2周1次。•风险评估: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5:控制登革热传播阈值;>5:传播风险;>10:暴发风险;>20:区域流行风险,需要持续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应急处理结束条件在25天内无登革热新发病例,且核心区内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降至5以下,同时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高于2(只/人·时)。《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应急监测媒介伊蚊应急监测监测质量控制督导:每年抽查20%监测点,包括方案执行、数据上报、人员配备、经费使用等。评估: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评估。标本复核:根据质控要求,对标本鉴定进行复核。培训及技术支持:国家、地方等培训监测技术培训,进修学习监测结果:总蚊密度01234567123456789101112密度(只/灯.小时)月2012201320142015201600.020.040.060.080.10.120.140.16123456789101112密度(只/灯.小时)月201220132014201520162012-2016年总蚊密度消长趋势(诱蚊灯法)2012-2016年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诱蚊灯法)全国层面:蚊虫总密度近五年趋势基本一致,5月份开始增加,7月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全国层面:伊蚊总密度近五年趋势类似,6月份开始增加,7月达到高峰,9月份开始下降(仅供参考)。45%32%10%2%0%11%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其他•蚊密度:布放16696灯次,捕蚊总数277892只,平均总密度16.64只/灯•次;•蚊种构成:淡色(致倦)库蚊(44.96%)、三带喙库蚊(32.30%)、中华按蚊(9.60%)、白纹伊蚊(2.09%)、骚扰阿蚊(0.32%),其他类蚊虫构成比占总数量10.73%。蚊密度及种类构成2012-2017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蚊虫)密度季节消长趋势比较淡色(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按蚊2017年前5个月蚊虫总密度低于前5年;各重要病媒生物密度与2016年相当;白纹伊蚊密度前5月接近2014年密度水平。2017年1-5月蚊媒密度趋势媒介伊蚊密度:I类省份布雷图指数2020/8/2629•2016年I类省份共7个重点省份开展BI监测,自1月开始;•自9月下半月开始,各省整体伊蚊BI呈下降趋势。2016年I类省份媒介伊蚊幼蚊布雷图指数(截止10月下半月)红色虚线:传播高风险;橙色虚线:传播中风险;绿色虚线:传播阈值;媒介伊蚊密度趋势:I类地区BI(截至2017年5月下半月)2017年5月:•BI呈现上升态势•福建、浙江BI高于16年同期水平;云南、海南、广西、广东低于16年同期水平。媒介伊蚊密度趋势:I类地区MOI(截至2017年5月下半月)2017年5月:•MOI均高于上月,呈现上升态势;•广西、广东MOI均低于16年同期水平。媒介伊蚊成蚊监测I类省份•双层叠帐法:2017年5月,广西高于16年同期水平;II类省份:•双层叠帐法:2017年5月,重庆低于过去2年同期水平;•人诱停落法:2017年5月,贵州、湖北低于16年同期水平;媒介伊蚊密度趋势分析媒介伊蚊监测存在的问题•个别省份媒介伊蚊监测点部分月份未达到“媒介伊蚊监测指南”最低样本量要求•个别省份需要加大媒介监测频次往年出现登革热暴发时未及时上报成蚊监测结果普遍存在•部分省份媒介伊蚊BI或MOI超过5的县(区)所占比例高控制关键信息一.预防控制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热等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媒介伊蚊二.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热等暴发早期控制的关键是杀灭成蚊+孶生地处理+灭蚊幼三.控制蚊虫布雷图指数是可靠指标四.科学应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可快速灭成蚊五.城市灭蚊应重视地下管井的蚊虫处理六.滞留喷洒仍然是最主要的重点部位灭蚊措施七.开展合理的杀虫剂效果评价八.细节决定成败:灭蚊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合适的设备和控制技术,减少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九.患者防蚊隔离也是关键措施之一•BeyondIVM,SVM/SVC从综合到可持续•IVC/IVCC媒介生物控制创新技术•I2I(InnovationtoImpact)从创新到影响•Global/region
本文标题:伊蚊监测与防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8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