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少年天才诸葛恪留下了大量经典故事
少年天才诸葛恪 留下了大量经典故事08:00诸葛恪得驴的小人书。诸葛恪的影视照片。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新皇帝孙亮有五个顾命大臣,结果:先是这五个人轮流杀戮,杀完之后,孙亮先被废再被杀。也就是说,孙权指定的接班人全部死于非命,还牵连到他的两个女儿也被杀。风雨欲来,天低云暗。诸葛恪从小机智聪明252年,太子孙亮继位登基,大赦天下。孙亮是一个机灵的人,但终究才10岁,自然要依赖五名副手,分别是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随便哪个人都是丞相的料子,辅佐孙亮,国家不会差到哪里。关键是五个人都想爬上最高峰,奋力攀登绝壁之时,还想着除掉对手,就要比谁心更狠、刀更快。五个人中,名气最大的、先掌权的是诸葛恪。诸葛恪是少年天才,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从小视为神童,孙权非常赏识。他留下的经典故事一箩筐。诸葛瑾脸长,就像驴的面。一天孙权和大臣们谈笑之余,拿诸葛瑾开玩笑,派人牵来一头驴,在驴的脸上还挂一个标签,写着: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诸葛恪看到后,很淡定地跪了下来,说:请求给我一支笔。孙权叫人递给他,诸葛恪在四个字的下面又添了两个字:“之驴”。大家看这个小毛孩子在大领导面前从容不迫,反应敏捷,都佩服他的气场。孙权龙心大悦,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两次辩倒了张昭张昭是个厉害的人,又是老资格,但和诸葛恪的辩论中,两次都没占到便宜。一次宴会上,孙权看诸葛恪年龄小,叫他依次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不太喜欢喝酒,又有了几分酒意,不肯再喝。就倚老卖老说:这样劝酒,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吧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诸葛恪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指姜子牙)90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现在打仗时皇上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聚会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另一次聚会,有只白头鸟飞停在宫殿前。孙权随口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这是白头翁。张昭年龄最大,满头白发,怀疑诸葛恪在戏弄他,说:从来没有听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有“白头翁”,那诸葛恪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诸葛恪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辅吴(张昭)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张昭不能回答。诸葛恪拍马屁不着痕迹诸葛恪奉承孙权的水平极高,如同送上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看似不经意的寥寥几笔,却是韵味无穷,意境悠远。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哪个更优秀?诸葛恪答:我的父亲。孙权:为什么呢?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侍奉明主,而叔父不知。一次蜀国有使者来到吴国,孙权对使者说:诸葛恪喜欢骑马,回去告诉你们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诸葛恪一听,立即跪到孙权面前拜谢,孙权觉得奇怪,说:马还没有到,你谢什么呢?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陛下一说话,好马就肯定能送到,我当然要感谢。诸葛恪平定山越战功卓著诸葛恪长大以后,不停地给孙权打报告,要求领兵平定居住在丹阳山上的山越人,并夸下海口:只要3年,就可征得士兵4万人。孙权一听:年轻人口气不小啊。东吴多年征讨山越,但余波难平,大量的小股势力流窜在山中。不仅朝廷官员认为他在吹牛,父亲诸葛瑾也很怀疑:东吴患这个病多年了,你能拿出什么速效救心丸?公元234年,诸葛恪32岁,反复声称一定马到成功,立下军令状。孙权也想试一试他的实力,提拔他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上任后,大棒与萝卜齐飞,鲜血共糖水一色,软硬兼施下,只花了3年,先后收服山越10多万人。把其中壮丁4万多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1万,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言必行,行必果,一飞冲天。孙权大为惊讶,才相信他真有几把刷子。孙登做太子的时候,他是太子的幕僚领袖。陆逊病故后,诸葛恪代替他驻武昌,镇守荆州。孙权临死前,任命他以大将军加太子太傅,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他,希望他能成为周瑜一样的良臣。虽然上下对他是一片赞扬之声,然而有两个人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诸葛恪从武昌回建业时,同样在武昌的上大将军吕岱(他活到了96岁,此时91岁)说:你这次回去,凡事要小心,务必十思而后行。诸葛恪一听,这是什么话,回答说:古人云三思而后行,你却让我十思,这是看不起我啊。吕岱默默不语。诸葛瑾看着声望日隆的儿子,忧心忡忡地对家人说:恪儿不会使诸葛家兴盛,反而会让家族遭受灾祸。那么对于他们的提醒,诸葛恪能听得进去吗?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一胜一败有个细节惊人的巧合,史上罕见东兴大捷的插画。宣城的丁奉塑像。诸葛恪始终有个梦,就是建功立业,称霸天下。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一轮红日冉冉飞升,两个人影腾空而起,拳风掌力激荡,狂风四起,天地变色。在他们的两次过招中,却有一个细节惊人的巧合,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的安排。3000名东吴兵胜了7万魏军在巢湖上,孙权曾经构筑了一条东兴(安徽巢县东南)大堤,大堤南边能停靠舰船。后来,魏、吴战事变少,大堤逐渐废弃。252年的10月,诸葛恪带兵来到东兴,重新整修东兴大堤,还在大堤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军事据点,留下各千人防守。然后诸葛恪带兵回到建业。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让魏国愤怒不已。相当于两个人本来和平共处,突然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面前秀肌肉,挥拳头,然后扭头回去了。司马师牙缝里只吐出一个字:打。他派出三路军同时南下,其中主力是胡遵、诸葛诞率领的7万人,目标直指东兴。诸葛恪得到消息后,带4万人北上救援。如果从实力来讲,魏国占有优势,但他们一点点的骄傲自大,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那几天北风劲吹,漫天飘雪,寒气凛冽。魏军在大堤上安营扎寨,猛攻两边的东吴军事城池,一时无法突破。魏军也累了,决定中场休息,看吴的援军还没有到,先填饱肚子吧。于是胡遵、诸葛诞等人在大堤上摆下酒筵,饮酒作乐,当作在这寒冷的鬼天气里暖暖身子。在大雪茫茫的天地之下,另有3000人却在急速前进,那是东吴老将丁奉带领先锋敢死队,昼夜兼程,比预定时间提前两天到达东兴。接近大堤之时,丁奉传下命令:我们已没有了退路,敌人正在喝酒,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功领赏,就在今日。战士们被他豪气感动,愿意破釜沉舟,拼死一战。丁奉命令士兵脱掉铠甲外套,扔掉枪矛,只是手拿大刀、盾牌,沿着堤防而上。曹魏军远远看见吴军都不穿铠甲,觉得很奇怪,在搞什么名堂啊,哈哈大笑。吴军趁机冲杀,个个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杀声震天。魏军大乱,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诸葛恪俘获辎重武器,堆积如山。史称东兴大捷。魏国有一个将领叫韩综(东吴名将韩当的儿子),是吴国的叛将。孙权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生前一直没有抓到他。这次被吴军斩杀,诸葛恪命人把韩综首级送回建业,以祭告孙权。东吴20万人败在魏3000人手下诸葛恪一时风光无限,仰天长啸,强大的曹魏原来是纸老虎啊。第二年,诸葛恪决定锦上添花,再次出兵伐魏。大臣们上书劝说:我们刚刚打过仗,国库没钱,军士们又疲惫,还是别打了。在诸葛恪眼里,他们就是一帮纸上谈兵的书生,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呢?这年3月,双方在新城(位于合肥)大战。东吴总兵力20万人,守城的魏军3000人,负责人是张特。东吴策略:引诱魏军前来营救,围城打援。魏军策略:派20万救兵,但不着急去救。司马师决定豪赌一次,那就是城池坚固,一定能守住。等到吴军攻城疲惫,再全军反击。诸葛恪雄心勃勃,在城下猛攻,以为易如反掌,然而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攻了3个多月,居然没攻下。诸葛恪恼羞成怒,命令全军出动,押上全部的筹码。就在城池将破之时,张特举起了白旗,带信对吴人说:我放弃抵抗。根据魏国法律,如果守城超过100天救兵不来的话,我们投降家里老小不被连坐;现在你们已经攻城90多天了,能不能再等几天,我再回头劝劝别人,一起投降。东吴相信他的话,停止进攻。张特连夜把城内的居民房屋拆掉,用拆下的木材做成栅栏堵住了城墙的缺口。第二天清晨,吴国人发现上当,同时,城池上传来张特的喊声:我只有战斗而死,绝不投降!围到7月,盛夏暑热难耐,东吴士兵患病的在半数以上,到处是死伤的人。魏国援军大举进攻,吴军战败尸横遍野。在这关键的时刻,诸葛恪做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到受伤的士兵处抚慰,照常神情自若,谈笑风生,就如同在灾难现场居然还面带微笑一样。当军官上报伤亡人数时,诸葛恪认为他们在说假,扬言要杀掉他们,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皇帝让诸葛恪撤军事情越闹越大,最后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孙亮在大臣们的一片反对声中,也扛不住压力,只得下一封一封的诏书像12道金牌一样催诸葛恪回建业。诸葛恪这才慢悠悠地撤军。心中却是一肚子意见,又不敢对皇帝发火,只得找替罪羊。回到建业后,把中书令孙嘿召来,大声责问他:你们怎么敢随意滥发诏书?孙嘿一听,都吓昏了,心想这诏书我有权发吗。一句话不敢说,惶恐不安地退出,回家就打了辞职报告,说生病了告老还乡。诸葛恪创造了一次奇迹,吴军3000人大败魏军7万人,偶然性因素特别大,丁奉是头号功臣;他也创造了另一个奇迹,20万人败在魏军3000人面前。双方都是以弱胜强,战胜方人数也一样,这样的巧合历史上罕见。胜负刹那之间反转,那么诸葛恪的命运也会发生反转吗?诸葛恪曾受老百姓热烈拥护但一年后就在“鸿门宴”上被杀孙峻设“鸿门宴”杀死诸葛恪。影视剧照诸葛恪梦想着成就一番伟业,但在这条路上必定是血雨腥风、惊心动魄。五个顾命大臣中,先后有两个人对他动了杀心,一个在诸葛恪对魏两次作战之前,一个在作战之后。执政初期相当英明第一个人是中书令孙弘。历史上出镜的机会极少,他的职位是帮助皇上处理政务,类似于秘书。他有一件事比较出名,那就是害死了朱据。朱据是孙权的驸马,在“二宫之争”中,由于支持太子孙和太卖力,引起孙权反感,先被杖打,又被降职。孙弘和他关系不好,趁孙权病重,伪造诏书赐死朱据,朱据死时57岁。孙弘对诸葛恪很畏惧,心想一旦他掌了权,自己哪有活路。孙权刚去世时,他离核心权力层很近,于是封锁了消息,准备故技重施,再次矫诏除掉诸葛恪。但他还是显得太嫩了,诸葛恪这样的能人,手握重兵,非常时期几乎睡不解衣,刀不离手,内外耳目无处不在。一听说孙弘还想扑腾几下,立即派人逮捕了他并处死,随后发布孙权死讯,为孙权治丧。诸葛恪终于站上了绝顶,呼风唤雨。但他还是有抱负的,没有大肆受贿让家里堆满金银,也没有传出满城风雨的绯闻。孙权晚年,不仅看到每个大臣起疑心,对老百姓也觉得鬼影幢幢,街头布满暗探。老百姓稍稍非议朝廷,旁边就会冒出个人,把他们送进监狱。诸葛恪把这制度废了,把暗探撤了。同时,凡是老百姓交不起的税都免了,活不下去的都发放补助金。一时间,长期的阴霾天散去,露出了很久未见的蓝天白云。街上的人变得熙熙攘攘,敢微笑打招呼了。老百姓高呼诸葛恪的英明,每次他出门,许多人在路边引颈相望,就想一睹心中大明星的风采。孙峻一直想杀死诸葛恪然而仅过了一年多,他第二次对魏作战失败后,一切的一切都改变了。回到建业后,诸葛恪发现自己出征时,有人在后面捣乱,任命了许多新的官员,诸葛恪气得把这些人统统免职,重新选派。又对身边的侍卫不放心,全部换人。从此以后,他就得了狂躁症,动不动发火,手下的人生活在恐惧中,就怕碰到枪口上,一个个屏息敛气。诸葛恪想到战败还是气恼不已,觉得无法证明自己的军事天才。他休息了一段时间,决定还要北伐,这次目标是青州、徐州。诸葛恪没有意识到,他的一系列举动,引来了无数的反对者,尤其是死去士兵的家属,哭声遍布京城。民怨沸腾,把他推到了悬崖边上。一个野心家始终隐藏在阴暗处,等待着给他最后一击。那就是孙峻。孙峻也是五位顾命大臣之一,孙坚的弟弟孙静之曾孙。少年时就骑马善射,而且精明勇敢,胆大果决。孙权死的时候任侍中(侍从皇上,参与朝政),属于皇帝的近臣,地位也是相当重要。孙峻一直想扳倒诸葛恪,自己做一把手,怎么样才能把他从悬崖边推下去呢?孙亮10岁了,也开始懂事,发现自己做不了主,是诸葛恪的傀儡,心里不
本文标题:少年天才诸葛恪留下了大量经典故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8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