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言文语段概括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学习目标•掌握分析概括题的答题方法,了解其设误类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纲解读“内容要点”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指文章整体或某个层次、段落的主要意思。“归纳”“概括”即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大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文意”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命题人在命制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时往往使用下面几种方法:命题陷阱(设误类型)1.张冠李戴,杂糅事件。把某件事情的主人公说成另外一个人,把几个事件杂糅在一起概述等。2.混淆时间,颠倒顺序。选项故意把文章中提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混淆或者把事情的先后顺序颠倒等。3.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曲解文章中一些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利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设置错误。4.无中生有,歪曲事实。把没有发生的事情说成已发生的事情,或者故意拔高、贬低人物等,造成错误选项。5.牵强附会,胡乱联系。文章中的两个人或两件事、两种物之间本来没有条件、递进、因果关系,但选项故意将其组合在一起,强加上条件、递进、因果等关系。6.遗漏信息,以偏概全。文章的信息比较多,选项在归纳时故意漏掉一些信息,在细节上设置错误。应对策略题文对照------杜绝只凭阅读的模糊感觉确定答案巧解概括分析题的6大比对角度概括分析题的题目要求为“选是”或“选非”,多为“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主要有6大方面: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内容和因果关系等。应对策略比对角度原文(认真阅读原文)对应选项(仔细比对选项)比对结果1.比对人物——防张冠李戴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答案:比对角度原文(认真阅读原文)对应选项(仔细比对选项)比对结果1.比对人物——防张冠李戴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答案:张冠李戴,“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错误,应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担任“奉朝请”的是崔慰祖。2.比对时间——防时序错乱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大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吴祐在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答案:2.比对时间——防时序错乱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大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吴祐在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答案:“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错,由原文中的“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可知,黄真是在吴祐之后被举荐为孝廉的,而且只是他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没有涉及吴祐。3.比对关键词——防望文生义初,崔日用自言明《左氏春秋》诸侯官族。它日,学士大集,日用折平一曰:“君文章固耐久,若言经,则败绩矣。”时崔湜、张说素知平一该习,劝令酬诘,平一乃请所疑。日用曰:“鲁三桓,郑七穆,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三子也……”一坐惊服。平一问日用曰:“公言齐桓公、楚庄王时,诸侯属齐若楚凡几?晋六卿,齐、楚执政几何人?”日用谢曰:“吾不知,君能知乎?”平一条举始末,无留语。日用曰:“吾请北面。”阖坐大笑。崔日用在集会时想要折辱武平一,但是不但没有难倒武平一,自己却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出言威胁要找皇帝评理,引来大家的哄笑。答案:3.比对关键词——防望文生义初,崔日用自言明《左氏春秋》诸侯官族。它日,学士大集,日用折平一曰:“君文章固耐久,若言经,则败绩矣。”时崔湜、张说素知平一该习,劝令酬诘,平一乃请所疑。日用曰:“鲁三桓,郑七穆,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三子也……”一坐惊服。平一问日用曰:“公言齐桓公、楚庄王时,诸侯属齐若楚凡几?晋六卿,齐、楚执政几何人?”日用谢曰:“吾不知,君能知乎?”平一条举始末,无留语。日用曰:“吾请北面。”阖坐大笑。崔日用在集会时想要折辱武平一,但是不但没有难倒武平一,自己却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出言威胁要找皇帝评理,引来大家的哄笑。答案:曲解了原文中“吾请北面”的意思,“北面”不是找皇帝评理,而是表示尊人为师、臣服认输。4.比对添加内容——防无中生有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应詹从小多有不幸,十多岁时祖母去世,又遇居所倒塌,但他依然孝性不改,深受世人的肯定。答案:4.比对添加内容——防无中生有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应詹从小多有不幸,十多岁时祖母去世,又遇居所倒塌,但他依然孝性不改,深受世人的肯定。答案:无中生有,“遇居所倒塌”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原文中“居丧毁顿”的意思是他在居丧期间悲伤得身体都垮了。5.比对关系——防关系错乱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教授应试科举文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答案:5.比对关系——防关系错乱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拜监察御史。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教授应试科举文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答案:“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6.比对增删的范围词或程度词及其他类的词语——防以偏概全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进士第,知定海县。还,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马政,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迁太常丞,坐举进士失实,降监庐州茶税,再迁尚书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为河北转运使,坐部吏受赇,降知寿州。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有卒夜告其军将乱,立辨其伪,斩之。仁宗为皇太子,与李迪同选兼宾客,复坐贡举失实,黜官。复为给事中兼群牧使。其妻,寇准女也。准罢相且贬,曙亦降知汝州。王曙虽然很有才干,但初期仕途坎坷。他是进士出身,任职初期就表现出色,总结过古往今来官用马匹的管理制度,但也因个人失误屡次遭到降职或罢免。答案:6.比对增删的范围词或程度词及其他类的词语——防以偏概全王曙字晦叔,河南人。中进士第,知定海县。还,为群牧判官,考集古今马政,为《群牧故事》六卷,上之。迁太常丞,坐举进士失实,降监庐州茶税,再迁尚书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为河北转运使,坐部吏受赇,降知寿州。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有卒夜告其军将乱,立辨其伪,斩之。仁宗为皇太子,与李迪同选兼宾客,复坐贡举失实,黜官。复为给事中兼群牧使。其妻,寇准女也。准罢相且贬,曙亦降知汝州。王曙虽然很有才干,但初期仕途坎坷。他是进士出身,任职初期就表现出色,总结过古往今来官用马匹的管理制度,但也因个人失误屡次遭到降职或罢免。答案:概括不全面,王曙屡次遭到降职或罢免并非都是因为个人失误,如“降知汝州”完全是受岳父寇准的牵连。课堂小结六大设误类型当堂检测P164-165谢谢!
本文标题:文言文语段概括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2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