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分散染料及其染色.ppt
第十一章分散染料及其染色引言分散染料的结构分类和商品加工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质分散染料的化学结构和染色性能引言分散染料是一类结构简单,水溶性低,在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成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染料。它在染色时必须借助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地分散在染液中,才能对各类合成纤维进行染色。分散染料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便已问世,当时主要应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因此也被称为醋纤染料。近年来,随着合成纤维特别是聚酯纤维的迅速发展,分散染料逐渐成为现代发展最快的染料之一。目前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和印花,同时也可用于醋酯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的染色。经分散染料印染加工的化纤纺织产品,色泽艳丽,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由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对天然纤维中的棉、麻、毛、丝均无染色能力,对粘胶纤维也几乎不沾色,因此化纤混纺产品通常需要用分散染料和其它适用的染料配合使用。分散染料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应用性能分,主要是按升华性能;另一种是按化学结构分。例如瑞士山德士公司(Sandoz)的Foron染料分为成E、SE、S三类:E类升华牢度低,而匀染性好;S类则相反,升华牢度高,而匀染性差;SE类的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又如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的Dispersol染料分为五类,A类升华牢度低,主要适用于醋酯纤维和锦纶;B、C、D适用于聚酯纤维,分别相当于低温、中温和高温类三种。P类则专用于印花。升华牢度低的染料适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的染料适用于125~140℃的高温染色;而升华牢度高的,由于匀染性差,主要用于热熔染色。按化学结构分散染料绝大部分属偶氮和蒽醌两类。目前生产的分散染料总量的一半以上为单偶氮类,其次为蒽醌类,占25%左右。由于聚酯纤维排列紧密,纤维内微晶孔道狭小,使得分散染料的上染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分散染料具有相对较小的分子量。同时,由于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中不含离子化基团,为了赋予染料一定的染着能力,分散染料其结构当中还须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离子极型基团,如-OH、-NH2、-NHR、-CN、-CONHR等。极性基团的存在有利于染料能以微量的单分子状态分散在水中。分散染料的结构分类和商品加工偶氮类单偶氮型单偶氮型染料的分子量一般为350~500,约占分散染料总量的50%。它们具有制造简便,价格低廉,色谱齐全及牢度较好的优点。NR1NNR2R3R4R5C2H4R6C2H4R7式中,R1多为吸电子基团,如-NO2等;R2、R3为H或吸电子基团,如-Cl、-Br、-CN、-CF3、-NO2、-COOCH3等;R4、R5为H或供电子基团,如-CH3、-OCH3等;R6、R7为H或-CH3、-OH、-CN、-OCOCH3、-OC2H5等。凡是分散染料的中浅色品种都属于此类,而深色品种近年来也发展很快。分散黄棕2RFL的结构为:NO2NNNClClC2H4CNC2H4OC2H5这类染料如固定其偶合组分,改变其重氮组分,可以得到自黄到蓝的色谱。固定重氮组分,变化偶合组分,对染料的色光有影响。又如有分散艳蓝2BLS,它由下列两种组分组成:NO2NNN(C2H5)2CNCNNHCOCH3NO2NNN(C3H7)2CNCNNHCOCH3这个染料色泽鲜艳,酷似凡拉明蓝,而且耐晒牢度优良。日本三菱公司的DianixBlueKB-FS的匀染性优良,提升力高,染色牢度也不错。而且热溶染色时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小。单偶氮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和化学结构的关系比较简单。导入极性基团和增加分子量都能提高染料的升华牢度,但染料分子的极性,能影响染料与纤维的亲合力,因此染料的极性应该小到使它在水中具有最小的溶解度,而在纤维中具有最大的溶解度。为了提高耐晒和耐升华牢度,必须全面衡量。NO2NNNCNNHCOCH3C2H5C2H5双偶氮型双偶氮型染料占整个分散染料的10%左右,它们结构通式为:其中Ar为苯或萘或它们的衍生物。R为-H、-OCH3、-OH、-CH3、-Cl、-NO2等基团。R'为-H、-CH3、-OCH3、-NH2等基团。m、n为1~2。NNNNR'RArnm例如分散黄RGFL的结构为:该类染料的品种也多,如黄、橙、红、紫、蓝等。由于偶氮基的增多,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亲合力。这类染料主要用于高温染色法及载体染色法染色,吸收性能和耐晒性能尚可,但升华牢度较差。如在分子中导入极性基团或加大分子量,可以提高染料的升华牢度。偶合组分上带有杂环,能够改进染料的坚牢度。NNNNOH蒽醌类蒽醌类染料在整个分散染料中的比例在25%左右。这类染料色光鲜艳,匀染性能良好,日晒牢度优良,但由于其制造复杂,成本昂贵,因此这类染料的使用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鲜艳度良好是蒽醌类染料的一个突出优点。从化学结构来说,它较偶氮类更为耐晒、耐热和耐还原,所以更加稳定。但如果遇到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染料便会产生变色,这在梅雨季节更为显著。以结构而言,蒽醌类分散染料可大致分为四类:OOOHNHR及其衍生物(1)。OONHR'NHR及其衍生物。(2)OOOHNH2NH2OH及其衍生物。(3)OONH2NH2COCONCH3带杂环蒽醌型分散染料。例如分散翠蓝HBFOOOONO2NO2OOOCH3CH3OCH3OH-KOH混酸混酸OOOCH3CH3ONO2NO2水解H2SO4OOOHHONO2NO2OOOHHONH2NH2NaSOONH2OHNH2OHBrBr2H2SO4分散蓝2BLN分散染料中缺乏纯绿色染料,因此绝大数为拼色。但下列结构的却为优良的纯绿色染料。该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为H、Me。R’为OCH3、OC2H5、NH2。R为吡唑基等。OONHNHRNNR''COR'杂环类这类染料具有独特的性质,近年来为人们注意。这类染料结构较多,目前难以分类。主要有:苯乙烯型苯并味唑型NH5C2OCH3CHCCCNOOC2H5COCOCCONNClNCH2O(CH2)3硝基二苯胺型氨基萘酰亚胺型氨基萘醌亚胺型NO2NHSO2NHNHONHOBrBrHHCH3NCH3CCH2NOO除以上三大类分散染料外,目前发展中的还有:暂溶性分散染料这类染料在结构中引进暂溶性基团,在染液中先呈水溶性,然后在染色过程中逐步分解,以不溶性颗粒染着于纤维,从而可以防止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产生凝聚。可聚合的高分子分散染料这类染料结构中含有可聚合基团,通过这些基团的聚合,使染料在涤纶上的牢度有所提高。如高温型的金黄色染料,其湿处理牢度良好。溶剂型分散染料这类染料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度,可用于制造转移印花纸用色墨和溶剂染色。这类染料的结构仍以偶氮和蒽醌类为主。它们都有较好的耐晒和耐升华牢度,其中黄色的更好。分散染料的商品加工分散染料溶解度很低,不能直接用来染色,因此在染料出厂前,通常必须进行商品化处理。分散染料最主要的加工工作是将染料充分研磨,选择适当的助剂(主要为分散剂)制成易于成高度分散和稳定悬浮液的染料商品。研磨时将染料、分散剂、和其它助剂等与水混合均匀,配成浆状液,送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直到取样观察细度并测试扩散性能达到合格,然后喷雾干燥,再经混配、标准化,达到商品规格。商品分散染料必须满足分散性、细度及稳定性三个方面的要求,即:染料在水中能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体状悬浮液;染料颗粒直径在1微米左右;染料在放置及高温染色时,不发生凝聚或焦油化现象。在选用分散剂和其它助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它们的分散能力,还要注意它们对染料的晶体状态、色泽鲜艳度等方面的影响。一种分散剂对不同分散染料的分散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同一种商品牌号的分散染料所用的分散剂也不一样,有的甚至选用几种分散剂来拼用。分散剂和染料晶面间主要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随着温度升高,颗粒热运动加剧,分散剂保护层变薄,染料容易发生结集。因此制备染液时温度不能太高,搅拌也不能过于激烈。目前,商品分散染料形态很多,有浆状、粉状、液状和颗粒状等形态。浆状和液状使用方便,但运输成本较高;粉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颗粒状染料是通过造粒加工而成的均匀的空心小球,配液时容易分散,不易飞扬,是比较理想的形态。还应指出,有许多分散染料商品也是由几个染料混合而成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拼色的需要,而且往往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染色性能。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质溶解特性分散染料的结构当中不含如-SO3H、-COOH等水溶性基团,而具有一定数量的非离子极型基团,如-OH、-NH2、-NHR、-CN、-CONHR等。这些基团的存在决定了分散染料在染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微溶性,约为直接染料的0.01%。尽管如此,分散染料在染色时仍必须依靠分散剂才能均匀分散在染浴中。一些分散染料的溶解度见表11-1。由表可看出,具有-OH等极性基团的染料溶解度较高,而分子量大、含极性基团少的染料溶解度较低。增加温度是提高染料溶解度最简捷的方法,但各种染料之间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溶解度大的,随增加得多一些,反之则较少。表11-1一些分散染料的物理性质在水中溶解度(毫克/升)染料结构分子量熔点(℃)颜色(在醋纤上)25℃80℃NO2NNN(C2H4OH)2330206红0.418.0NO2NNN(C2H5)2OCH3327139红0.11.2NO2NNN(C2H5OH)2OCH3360155红7.1240.2OONH2OH239211蓝光红0.27.5OONH2NH2NH2NH2268300蓝0.96.0OONHCH3NH328148蓝0.20.2商品分散染料中含有大量分散剂等助剂,分散剂与染料溶解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除了能使染料以细小晶体分散在染液中呈稳定的悬浮液外,当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还会形成微小的胶束,将部分染料溶解在胶束中,发生所谓增溶现象,从而增加染料在溶液中的表观浓度。分散剂的增溶作用随着染料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一般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溶解度好几倍,有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分散染料的溶解度提高很多,但是它们对温度十分敏感,那就是提高的程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此外,染料溶解度也会随分散剂浓度的增高而增大。结晶现象分散染料在水中的分散状态,由于受到时间、温度及染浴中其它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种重要的现象是结晶的增长。染料制造工厂虽然设法使染料粒子大小均匀,但实际上很困难。当分散染料颗粒在lm时,肯定存在着大于lm和小于lm的染料粒子。在溶解时,优先得到溶解的是颗粒较小的染料,而大颗粒的染料却会吸附从过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染料,结果是晶体逐渐增加。通过周期性的升温和冷却,这种现象不仅加速而且更为剧烈。染料结晶增长的情况还会在配制染液时发生。因为颗粒小的染料溶解度高,颗粒大的溶解度低,所以,如果染液温度降低,容易变成过饱和状态,已溶解的染料有可能析出或发生晶体增长。如果一种染料能形成几种晶型,则染料还会发生晶型转变,由较不稳定的晶型转变成较稳定的晶型。变成稳定的晶型后,染料的上染速率和平衡百分率都会下降。在染深色时,染浴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染料,如果染浴温度不是逐渐下降而是突然冷却,那么在饱和染浴中已溶解的染料就会在少量尚未溶解的染料粒子周围结晶出来。从实践中发现,染浴中的分散剂能起到稳定作用,并能抑制染料晶体的增长。染色特性分散染料主要是低分子的偶氮、蒽醌及二苯胺等的衍生物。从染料分子结构来看是属于非离子型的,但含有羟基、偶氮基、氨基、芳香胺基、芳香亚胺基、甲氧基、乙氧基、二乙醇胺基等极性基团,这些基团使染料分子带有适当的极性,赋予染料对涤纶的染着能力。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过程为:首先,分散染料在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成分散状态存在,且染料微小晶体、染料聚集体、分散剂胶束中的染料和染浴中的染料分子处于相互平衡之中。染色时,染料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最后进入纤维空隙(所谓自由体积)而向内部扩散。决定染色作用的基本因素是染料的相对亲合力、扩散特性和结合能力。涤纶对染料扩散的阻力很大,因此要在高温下进行染色。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着,主要依靠分子间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由于染料分子结构上某些极性基团(如-OH、-NH2、-NHR等)的存在可以供给质子,与涤纶分子大量存在的吸质子基团C=O可以形成氢键结合:此外,染料分子上供电子基团与吸电
本文标题:分散染料及其染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3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