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1/13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公司甲醇厂维修车间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2015年1月1日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2/13目录第一部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31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31.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走风险预控的新路,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31.2奋斗目标:杜绝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漏洞,达到甲醇厂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31.3控制目标:消灭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全年控制人员不安全行为A类发生次数0起。...32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32.1不安全行为的主观原因..........................................................................................................32.2不安全行为的客观原因..........................................................................................................52.3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综合分析...................................................................................63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93.1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93.2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持续控制措施.........................................................................................13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3/13第一部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1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全面强化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特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控制目标。1.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走风险预控的新路,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1.2奋斗目标:杜绝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漏洞,达到甲醇厂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1.3控制目标:消灭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全年控制人员不安全行为A类发生次数0起。2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所谓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导致超出人们接受界限的后果或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的行为。是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制度和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2.1不安全行为的主观原因2.1.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4/132.1.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员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习惯性违章。2.1.3取巧心理。有的员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2.1.4马虎心理。有些员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技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醒,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2.1.5逞能心理。一些员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故。2.1.6蛮干心理。有些员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把遵章守制当成是刻板,随意“创新”工作方法,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2.1.7无知心理。一些新员工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2.1.8麻木心理。个别员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生产热情减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5/13退,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应付了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使安全设备缺乏可靠性;发现他人违章也不制止,认为就算发生不幸也轮不到我头上,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发生事故。2.1.9从众心理。一些员工安全知识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看到其它职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还没被追究和处理,逐渐削弱了正确的安全思想,把违章当成经验盲目地学习、运用。渐渐的,错误的操作方法代替了正确的方法,形成了习惯性违章。2.1.10奉上心理。一些员工原则性不强,对上级的话惟命是从,明明知道是错的,总想着是领导让我干的,就算出了事也有上面顶着,查不到我,结果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事故。2.1.11唯心心理。极少数员工受消极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心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操作,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2.2不安全行为的客观原因2.2.1岗位培训不到位。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主要表现为:新员工无证上岗或设备结构、工艺技术更新改造后,员工对新工艺操作规程不了解,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违章。另外,企业虽然开展了许多与安全相关的理论培训、思想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培训过于程式化,效果不理想。员工只是被动接受,往往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安全就是不出事故”的单纯认识,因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6/13而也不能真正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2.2.2作业环境不安全。石油化工行业多为露天作业,生产战线长、设备和工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并受多种自然条件及生产设施老化腐蚀影响,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灾害。有的设备结构、工艺技术设计时考虑不充分,不符合人的生理特征,按正规的操作非常不方便或容易损坏零部件,从而引起习惯性违章操作。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工艺、设备、流程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为了保持正常生产仍在“带病上阵”或“超龄服役”,一些设备上存在的问题迫使员工违章操作。2.2.3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谨。主要表现在: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就安排任务,在现场强行要求员工冒险违章蛮干;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个别单位、班组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程序和规章制度,对暂时还没有造成恶果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姑息迁就,放松了对职工安全行为的严格要求和教育督导,最终导致事故发生。2.2.4社会环境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与高收入人群攀比造成的心理失落,容易导致思想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在与同事、朋友、亲属发生一些矛盾及生活中遇到重大变故,也会使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2.3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综合分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7/13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2.3.1知识与技能缺陷2.3.1.1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2.3.1.2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2.3.2思想和情绪因素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2.3.2.1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2.3.2.2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2.3.2.3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2.3.2.4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8/132.3.2.5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2.3.2.6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2.3.3利益与管理原因2.3.3.1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2.3.3.2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2.3.4生产环境影响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生产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2.3.4.1现场光线昏暗、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2.3.4.2作业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而产生不安全行为。2.3.4.3机械噪声大,严重的噪声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并易使人多疑易怒,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以上是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习惯性违章的特点:方便性、隐蔽性、传染性、误导性、顽固性。违章虽然不等于事故,但大多数事故却是因为违章引起的,如果这些违章行为得不到制止和处理,将不仅影响违章者本人,还会影响其它员工。因此,必须严厉打击不安全行为,减少和杜绝这种行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9/13发生。3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3.1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3.1.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3.1.1.1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
本文标题: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4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