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有理数乘方--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2.11有理数的乘方【课题】:有理数的乘方(面向平行班)方案二:【设计与执教者】:天河中学,游小蓉,邮箱:youxrong@yahoo.com.cn。【教学时间】:【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同时刚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方,对学生来说难度降低了,学生只需利用有理数的乘法知识去充分认识乘方,并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进行有理数的乘方。同时总结前面所学习的几种运算并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相关的概念。(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3)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有理数的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突破点】:根据乘方的意义将乘方运算化为乘法运算,因此在进行乘方运算时,结合小学已学习的平方、立方及乘法法则进行理解,与乘法运算一样,运算时先确定乘方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教法、学法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乘方的法则,体会由乘法得出乘方定义的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同时归纳总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正确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回忆一、回忆:1、计算:(1)=;(2)=;(3)(5)(3)(3)(3)=;(5)(5)(5)(4)=;3333()()()()22222、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复习已学知识,为新学内容作铺垫。环节二:乘方概念的探索环节三:归纳乘方的概念二、乘方概念的探索1、小组讨论:现有1个细胞每隔1小时就分裂成2个细胞,1小时后,能分裂成个;2小时后,能分裂成个;3小时后,能分裂成个;4小时后,能分裂成个:10小时后,能分裂成个:n小时后,能分裂成个:图解:1小时2个2小时2×2=4个3小时2×2×2=8个2×2×2=8个4小时2×2×2×2=16个2、有没有简便的表示方法?2×2=4=2×2×2=8=2×2×2×2=163、想一想:n个2相乘可以表示为n个a相乘可以表示为一般地,n个2相乘可以表示为:,读作“2的n次方”2n记为,读作“的n次方”;个naaaaaaa...naa三、乘方的定义: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做幂.从学生熟悉的细胞分裂出发,引出新知,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结合小学学习的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知识,引导学生回答:22242322282仿照一个数平方与立方的知识回答:2×2×2×2=环节四:应用举例环节五:乘方的符号法则的讨论环节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四、应用举例:例1:练一练:请用乘方的形式表示下列各数。(1)5=?(2)1×1×1=?(3)3×3×3×3×3×3=?(4)10×10×10×10×10×10×10×10×10=?(5)(3)(3)(3)(3)?例2:计算=××=38=××=3(4)×××=4(2)=××=32()3五、议一议,试一试:=?=?=?=?12124242=?=?=?=?22225252=?=?=?=?3232300n完成底数分别为正数、负数、零,指数分别为奇数、偶数的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并总结确定幂的符号运算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零的非零次幂都是零。六、阅读课本第42页,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应用:例:(1)32(3)4(3)15(2)322(2)(3)(4)2(3)(2)巩固新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可以利用乘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精心设计了几组计算题,引导学生从底数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析、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思想符号语言的使用,优化了表示分类讨论思想的形式,同时掌握了幂的运算法则。环节七:巩固练习七、练习A组:一、填空题:(1)43表示个4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2)(-4)3表示个(-4)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3)表示个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312(4)(-3)4底数是,指数是,读作;(5)-34底数是,指数是,读作;二、计算:(先将各式写成乘法的形式,然后再计算结果)(1)例如:34=3×3×3×3=81(2)(-5)3==(3)(-4)3==(4)(-0.1)3==(5)=;=;4(10)4(10)(6)(-1)10=;(-1)7=(7)==412(8)==312(9)==2112B组:一、计算(1)=,(2)=,(2)=,22322(2)(3)=(4)=,(5)=,3(2)2232(6)=(7)=,(8)=;3(2)2(2)3(2)二、计算(1)32×23=×=(2)×=×=212312(5)-(-2)3==二、计算(1)(-2)3==(2)-23==(3)(-2)3×(-2)2=×=(4)×=×=212312(5)-(-2)3==二、计算(1)(-2)3==(2)-23==(3)(-2)3×(-2)2=×=(4)×=×=212312(5)-(-2)3==C组:试一试:(1)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的平方的数共有多少个?分别是多少?答: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的平方的数共有个分别是(2)若(-2)m0,(-2)n0,试求(-1)m+(-1)n的值(3)已知+=0,求的值。2a25bbaA组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课堂上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用提问或投影等方式,检查学生A组练习完成的情况。B组题提高学生进行变式运算的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方的意义,正确进行乘方的运算,同时利用第一题的计算正确区别与,2(2)22与等;教师2332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各题的计算结果,让学生自己体会到,()na的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是的相反nana数,这是()na与的区别,na进一步巩固了分类讨论思想。环节七:归纳总结三、计算:(1)1033(1)2(2)(2)4(2)111135()532114四、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的平方的数共有多少个?分别是多少?答: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的平方的数共有个分别是C组:(1)若(-2)m0,(-2)n0,试求(-1)m+(-1)n的值(2)已知+=0,求的值。2a25bba(3)观察下面三行数:①第一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②第二、三行数与第一行分别有什么关系?③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三个数的和;归纳得出: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C组题面向优生,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学思维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环节八: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一种什么运算?2.你有何体会?让学生知识系统化,并交流学习感受。环节九:作业1、课本第42页练习12、课本第44页习题第(2)、(4)题练习与测评基础题:1.填空:(1)43表示个4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2)23表示个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3)32表示个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4)(-4)3表示个(-4)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5)表示个相乘,读作,底数是,指数是31()2(6)(-3)4底数是,指数是,读作;(7)-34底数是,指数是,读作;2.把下式写成乘方的形式:;1111122222(3)(3)(3)(3)3.计算:(先将各式写成乘法的形式,然后再计算结果)(5)例如:34=3×3×3×3=81(6)(-3)4==(7)(-4)3==(8)(-0.2)3==(9)=21()2(10)=31()2(11)=21(1)24.计算:⑴(-1)10=;⑵(-1)9=5.计算:⑴;⑵;⑶;⑷383(5)3(0.1)41()26.计算:⑴;⑵32(2)(2)22(0.5)(2)中等题:1.(1)3的平方是;-3的平方是;(2)平方得9的数有个;分别是;它们互为(3)平方得-9的数有个;分别是;2.计算(1)(-2)3==(2)-23==(3)(-2)3×(-2)2=×=(4)2311()()22(5)-(-2)3==3.算一算:(1)(2)423211(3)(4)20031331314.算一算:(1)(2)(3)233222333322222(4)(5)34255414721322246(6)33220132难题:1.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的平方的数共有多少个?分别是多少?答:在绝对值小于100的整数中,可以写成整数的平方的数共有个分别是2.你吃过“手拉面”吗?如果把一个面团拉开,然后对折,再拉开再对折……如此往复下去,对折10次,会拉出多少根面条?
本文标题:有理数乘方--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5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