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月夜教案+课堂实录+反思-粤教版最新版
《月夜》教案(一)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月夜》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多而庞杂,有关于诗歌创作的背景的,关于诗歌的创作动机的,关于诗歌的主旨理解的,关于诗歌的艺术手法的,关于字词的梳理的等等。这些问题有一些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行解决的;而有一些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理解难点。对中国中学高一()班的预习作业中“质疑问题”一项进行梳理,有以下一些问题是较多同学的疑惑:.夜夜有月,夜夜可思人,为何独在今夜望月思人?.杜甫在诗中只是抒发了夫妻离别之情吗?.杜甫明明自己思人,为什么偏偏写妻子思念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杜甫在《月夜》中的妻子那么漂亮,是否是真实情况?(二)教学设计(含设计说明)【教学准备】预习作业:.熟读《月夜》,查阅相关写作背景,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点鉴赏文字;.阅读杜甫诗《遣闷奉呈严工二十韵》、《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找出诗中描写妻子的句子。.对本诗提一个质疑问题。【教学目标】.比较《月夜》与同时期杜甫诗中“妻子”的形象,感受杜甫对妻子的深刻思念之情。.通过虚写手法的学习,了解“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说明:《月夜》是杜甫诗中较为特殊的一首诗歌,这是唯一一首正面描绘妻子形象的诗;同时,杜甫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忧国忧民、“每饭必思君”的圣人形象,而这首诗更打动我们的不是基于儒家知识分子立场的那些“口号”,而是他对家人妻子那种普通人的无限的深情。因而,“妻子形象”的描绘和背后相关的作者的情感正是这首诗的特殊之处。教学目标一,正是基于这一点设计的。另外,诗歌中虚写的手法确是本诗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疑惑的集中点。而教学目标二是结合了本诗理解的重点与学生的疑问而设计的。)【教学用时】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众所周知,杜甫是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奉为“诗圣”,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因与妻子伉俪情深被后世称为“情圣”。《月夜》一诗可以说将两个“圣”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说明:用“情圣”引入,一方面打破对杜甫的刻板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关涉整堂课的走向。).预习作业检查:(展示同学们提出的质疑问题,教师加以提炼。).提炼核心问题:为什么《月夜》中的“妻子”形象与同时期诗中的“妻子”形象差异巨大?(说明:这个核心问题的提出,是对几位同学课前提出的问题的提炼,是引起了同学探究与学习兴趣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是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核心问题的解决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核心问题的分化,或者说核心问题的逐步解决才是本堂课的关键。以下个问题正是教师依据学生思考的常态逻辑而设计的。这个问题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最终解决核心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解决核心问题本身又不是本课最大的意图。教师其实是通过这个显性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体会诗中作者隐藏着的深沉情感。).《月夜》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用几个形容词概括。学生齐读诗歌,再自己默读诗歌,并做思考。教师预设:(配《月夜》诗意佳人图)①美貌。可引导学生品味“香雾”、“云鬟”、“玉臂”等词。②深情。可引导学生品味“湿”、“寒”、“泪痕”等词。③孤独。可引导学生品味“只”、“独”、“未解忆长安”等词。.杜甫同期诗歌中“妻子”形象是怎样的?请用几个形容词概括。学生可据预习作业回答。教师预设:(配程十发《月夜》连环画村妇图)①老。“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②瘦。“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北征》)③穷。“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北征》).哪个形象更接近生活中真实的杜甫妻子的形象?教师预设:《月夜》中的“妻子”形象是作者的想象。事实上,杜甫一家在安史之乱中漂泊不定,穷困潦倒;妻子独自在鄜州支撑家庭。这个时候的杜妻杨氏虽然只有岁,但是已是六七个孩子的母亲。由于战乱,全家常常食不果腹,一个儿子因饥饿而死,她自己也是憔悴消瘦。因而,《月夜》中的“佳人”妻子形象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而全出于作者的想象。.为什么杜甫想象的妻子形象与真实形象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安排小组讨论,教师下发讨论记录单,简要指导讨论方法。)(讨论方法指导:探究这一类问题,我们可以有一些共通的角度切入。比如作者的境遇、作者妻子的境遇、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文本反映出的作者的情感、作者创作的意图等等。要而言之,我们可以将这些角度分成诗歌内部的和诗歌外部的。我们既要从诗中的一字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要从作者所处的特殊的境遇中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预设:①可从杜甫的深沉情感考虑。②可从杜甫的内心需求考虑。③可从诗歌创作的主题考虑。④可从诗歌呈现的意境考虑。……因而,这个“非真实”的形象描写,寄寓的是作者对家人、妻子的无限思念,反映出了战乱对杜甫家庭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千千万万的像杜甫一样的家庭造成的伤害。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杜甫极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反映。(带着这样的理解,听范读,学生再读诗歌。《唐诗品汇》中说:“念缓愈悲。”)(说明:小组互助是探究问题的较好办法,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往往能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新的认知。但是小组讨论也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设计了讨论记录单,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之时,将组员的意见整理记录下来,以便能有条理地分享。这个过程常常有超出教师预设的想法,是课堂中极为珍贵的地方。).教师小结。《月夜》一诗中“虚写”有两个层面的:第一层,妻子望月思人全出于作者想象,其实是作者在思念妻子和家人;更特别的是第二层,妻子的形象与现实状态存在较大差距,不是生活真实状态。而这种想象虚构的写法,却更真实地反应了杜甫内心的心理与生活的本质,感染了每个杜诗的读者。生活上失真,而在艺术上获得了真实。这种艺术现象在我们所学的诗歌中其实也常有出现。比如最近我们所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描写的天姥山显然是生活上失真,但却真实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渴望,从而获得了艺术上的真实,具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为什么能这样,说到底,这仍是诗人情到深处,不得不为。(说明:教师小结落脚在“虚写”上,应是整堂课水到渠成的。但是,教师仍需指出虚写这种技法只不过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其实是将教学目标一和教学目标二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作业布置:①背诵《月夜》。以所学的一首诗为例,谈谈你对“虚实”关系的理解。②继续阅读杜甫的传记、安史之乱时期的作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月夜》中的“妻子”形象与同时期诗中的“妻子”形象差异巨大”,并将思考写成一篇小论文。(说明:作业一目的是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这堂课其实是一个探究课,课堂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业二是让学生在课堂基础上进一步查阅材料,探究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继续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了解并初步尝试小论文的撰写。)课堂实录师:众所周知,杜甫是诗歌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奉为“诗圣”,而鲜为人知的,是他与妻子伉俪情深,也被后人称之为“情圣”,而今天我们所学的《月夜》这首诗,可以说将“诗圣”和“情圣”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那我们今天就学《月夜》。(板书:月夜,杜甫)诗歌已经让大家做了一些预习,预习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让大家查了一查《月夜》的写作背景,我感觉到这个问题大家做得很好,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将写作背景查得非常准确。第二个是阅读了三首拓展的诗歌把描写妻子的一些诗句划出来了。第三个是对《月夜》这首诗提一个质疑问题,好多同学提出了问题,好多是我想都没想过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得好。有几个问题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中一个这么写的:为什么《月夜》当中将老妻写得那么漂亮?第二个呢,是有大概四到五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只抒发了夫妻之间的离情。基于我们同学的问题,稍作一下提炼,我们今天就想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展示)为什么《月夜》中的“妻子”的形象与作者同时期诗中的“妻子”的形象差异非常地巨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得先看第一个问题:《月夜》当中的妻子的形象是怎样的?那我们把《月夜》这首诗先齐念一遍,然后稍作思考,回答这第一个问题。生:(全体,齐读诗歌)《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师:好,读的时候的第一个,闺中只独“看”(音:瞰),还是“看”(音:堪)?闺中只独看(音:堪)。那么第二个呢,香雾云鬟湿,对吧,云鬟。好,第一遍读得不错,大家读得蛮慢,比较沉重。我们做一下思考:《月夜》当中的妻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生:(全体,思考,一分钟左右)师:谁来回答?有没有主动要回答的?我看这里字写得特别好的这位同学。同学。生:我觉得就是,这篇《月夜》就是,可能就是要抒发他对妻子的思念,所以他把这篇作品中妻子描绘得特别地美。师:行,非常地美(板书:美貌)。那你怎么读出来她很美?生:就是第三句这里,写到就是这个雾气让妻子的头发湿了,月亮都会让她的玉臂生寒,就是“玉臂”啊,还有“香雾”都是能够从侧面体现出妻子的美。师:“玉臂”,还有“香雾”,从侧面体现出了妻子的“美”,好。那么,我们再继续问啊,“玉臂”怎么就体现出妻子的美呢?生:就是玉的话,就是一种光亮。师:玉有什么特点?生:白,无瑕。师:白,无瑕,很好!那么这种白,是怎样一种白?我们能用“白”组一些词,有哪一些白?有刚刚说“洁白”,还有什么白?生:(下面小声嘀咕)雪白。师:雪白。还有?苍白。生:(下面小声嘀咕)惨白。师:惨白。生:(笑)师:这是一种什么白?我们看玉还有一个什么特征?生:(下面小声嘀咕)光滑。师:光滑,润泽,对吧,所以这种白,是非常健康的一种白。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同学,对吧(示意学生坐下)!“玉臂”,我们可以看出来,是一个很健康的一个美女子,对不对!因为古代经常形容美女的时候,就用哪个字啊?“玉”么,玉人。哎,你拿一张照片送给别人的时候,是什么?玉照。生:(全体,笑)师:这是“玉臂”。再看看,同学刚才提到还有一个词,“香雾”啊。“香雾”我们能看出什么来?生:香雾就是妻子身体自带的香气。生:(全体,笑)师:身体自带的香气啊?生:妻子化妆。师:化妆,梳妆打扮了,是吗?好的。也就是这个香气是从哪里出来的?生:妻子。师:妻子的什么?香雾什么湿啊,你看?生:妻子的云鬟上。师:云鬟上出来的,对不对!(示意学生坐下)好的,不错啊!他刚刚讲到这个香啊,先讲了这是妻子从身体上发出来的,自身带的,后来又做纠正了。妻子是用了一些什么?生:化妆品。师:化妆品。更准确讲,可能用了一些洗发水。生:(全体,笑)师:这是古人用的膏沐之后啊,从云鬟当中发出来的香味。其实还有一个词,也能看出这种美貌的。哪个词,我们刚才提到的,大家一起说?师、生:(齐声)云鬟。师:云鬟是一种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啊。好,这是美貌。还有能感觉出来这个妻子形象上面有什么特点吗?生:孤单。师:孤单(板书:孤单)。何以见得孤单呢?生:第一句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在古诗里面寄托一种思念之情,然后妻子一个人在闺中就她一个人独赏明月。师:好的,她是独自在赏吗?生:还有儿女。师:还有儿女,那怎么是独自呢?有儿女嘛,不孤单呢。生:(未能给予回应)师:诗中写小儿女们怎么样?生:因为儿女还不懂妻子的思念之情。师:不懂得思念之情,所以她不独自,反倒变得更孤单。对吧,很好啊!(示意学生坐下)所以,这是一个孤单的形象。还有地方可以读出孤单来?生:最后一句。师:最后一句。生: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师:好的,怎么说?生:就是说她倚着窗户的状态。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前面,“何时”,“何时”说明什么?是现在吗?(学生答: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在是怎么样子的?有丈夫在身边吗?(学生答:没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所以现在是孤单的,对不对!好的,(示意学生坐下)这里这个“孤单”我们同学总结得很好。还有什么特点没有?同学。生:(未能给予回应)师:好,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美貌的孤单的这个女子,她为什么孤单?生:因为她的丈夫不在身边。师:远在什么地方?长安,不在身边,所以感到特别孤单,对不对!那么从这个孤单里面说明她对丈夫非常地?生:思念。师:思念,对不对,思念得深不深?生:深。师:怎么深啦?生:
本文标题:月夜教案+课堂实录+反思-粤教版最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7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