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浅谈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品质
浅谈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着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将对学生情感人格素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人格与品德的形成,而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任何言行所传达的信息他们都会无选择性地吸收。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可忽视。但在各种教育事件和我的个人实习过程中发现,学校中存在着大量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以恐吓者、鞭笞者、审问官的身份出现,忽视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要求民主的心理感受。例如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形式,所以,当教师面对学生讲话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语是否得体,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更应注意语言语调的运用。首先应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但大部分教师在批评学生、纠正学生错误时,往往对学生口不择言、随意辱骂。语言及语气中时常带有讽刺、挖苦、嘲笑之意。在我上初中时,曾经有位老师提问,当一个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举手时,老师却用异常惊讶的语气说:“哎呀,你终于举手了,我简直可以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来形容你。”课堂中,能经常听见老师用否定学生人生性质的语言来批评学生,例如“笨蛋、猪脑、废物、垃圾”等。而在我实习期间,我发现我们班的班干部都特别有“官架子”,每次一到管理时间,就把双手在胸前一插,一副高高在上、权利无边的大人样。有时一些同学没有听从她的“指挥”,就直接把该同学的书或者笔扔到窗外去了,这让在一旁的我都感到无比惊讶,这像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应有的言谈举止吗?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他们的班主任在改作业时,如果发现某个学生出现了一个“不应该的错误”,那个学生的作业本马上就会在空中做抛物线运动,甚至砸到第一排的同学。这些班干部的行为举止原来都是他们班主任的翻版啊!像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教师的一切行为无不时刻影响着周围的学生。那么教师职业道德到底怎样影响着学生的健全人格呢?首先,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儿童成长将具有潜移默化、持续性的影响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儿童的“向师性”及其教育学意义。年龄越小的学生,向师性就越强,因而受教师的传教行为的影响就越大。而我国小学教师一般带班时间在3到6年不等,学生从7岁起便开始受教师德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师对教育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带着这种理解进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并呈现出特殊的教育实践面貌。例如,教师如果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谋求高额工资,那么这样的教师只会为了学生分数的提高而勤奋耕耘。但如果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是塑造学生“人生”的使者,那么教师就会把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看得更重要。所以,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与发展学生健全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具备以下品质:1.尊重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实而有效的教育。部分教师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师对学生不尊敬、不理解,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学生在他个性成长的过程中,自我肯定及对自己判断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这时候学生心理最需要的是鼓励与尊重,最讨厌的是干涉与责罚。如果学生个性强烈,遇到干涉与责罚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形成师生不愉快的关系。随着这种敌对情绪的持续,该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会背道而驰,最终导致“坏学生”的产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为尊重个体生命的自主选择、兴趣爱好、情感愿望、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借助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概括为:一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纠正其错误应照顾学生的面子,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允许学生保持自己的尊严;三是不公开在课堂里,或者私下在同事面前损害学生的名誉;四是对学生表示信任,乐意与学生交朋友,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允许学生保守自己的“小秘密”。2.期望期望对生命成长而言是一种能量,是对生命信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可以成为学生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动力。以往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对学生不信任,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塑造”、“被改造”的对象,由此所引发的教师的某些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对儿童的成长要始终满怀希望,并通过肯定、信任的语言,满意、喜悦的神情来传达这种期望,这样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力量。二是创造性等待,所谓创造性等待是指给个体生命的成长“留有时间”,并在这一时间中,不断地给生命提供有效能量。也就是说,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时间是生命的一个特征,时间会带来质变,时间也会带来奇迹,所以教育需要“等待”,而且是“创造性等待”。但不可否认,过度的期待不但不会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反而会使教师及学生同时感到身心疲惫,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会使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产生自我放弃的态度。所以,期待需要适度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学生期望值的适度性;二是提供学生身心发展条件的适度性,即所提供的条件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其尽到最大努力时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即当下最大发展的程度。因为每个儿童的天赋与潜力是不同的,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可以发展自己的强项,在另一领域却不能。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应与他的天赋相符,而不是凭主观愿望去期望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一位教学多年的优秀教师曾忧心忡忡地说:“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残害,同时也在残害着老师们的身心,因为对分数的苛求,学校逼老师,老师只能逼学生。但其实小学生考85分和100分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但学校却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剥夺了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权利,致使孩子在认知、情感、潜力、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3.宽容宽容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也是教师之爱的重要体现。教师的宽容主要体现在当学生产生错误思想或错误行为时,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及有效引导。因为儿童阶段具有强烈的尝试要求,可以说,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而成长中的“错误”对个体生命来说并非都是坏事,它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引导价值。一个人勇敢、正确的品质的形成是从错误中选择出来的,一个人的成功是不断超越错误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的生命成长历程中,教师不要紧紧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要“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或惩罚,不要念念不忘他们的一时弱项,而要善于帮助和引导他们走出错误,变弱项为强项。所以,宽容是建立在良好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这份理解中又充满了对学生的期待。因此教育要给人的成长留有时间,就要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时间性,不要拔苗助长。4.公正教师公正主要表现为:一是同等对待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二是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如:学生成绩高与低,特长明显与还没有显露,班级干部与普通学生,性格热情、开朗、外向与冷淡、文静、内向,表现欲强与弱;三是不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为标准来对待学生。教师公正还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爱护、帮助、评价和奖罚等方面。但教师公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刻板机械、一一对应的教条的公正形式,因为每个学生在个性、知识水平和智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应该因材施“爱”,因材施“罚”。因为公正的原则即是:平等的应当平等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不平等对待。要正视孩子的差异,不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懂得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如学生基础不同,对于每个学生的进步要求也不应相同;对优等生的缺点要指出并批评,对差等生的优点也要努力寻找并表扬。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纠正其错误、缺点,并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5.激励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受到不断的激励。因为生命本身具有智慧和力量,它需要一定的支持方能显现。教师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有效能量,而激励本身就是注入有效能量。欣赏是人的天性,而激励恰恰符合人的天性。孩子需要激励,激励可以使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通过激励,激活学生自身的求知、求善、求美的愿望与能力,为他指明一个更好的自我,并鼓励他的发展。相反,如果教师经常使用否定性的话语打击学生,那么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不仅使学生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更多的是会产生负影响的人格。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就,除了发展较高的智力,还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最重要的是独立和信心。教师之所以应该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职能要求教师不仅要关心儿童的现实人生,更要关心儿童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不仅要关心儿童的认知素质的发展,也要关心儿童的情感性素质的发育与成长。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将自己的知识、信念、人格、自由精神奉献给学生,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成长提供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是以自己整个的人作为教育的资源来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
本文标题:浅谈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应具备的品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7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