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教案1周次:第____周课次:第__课授课时间:__年__月__日【第一讲】: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一、教学目的: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这一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二、教学重点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些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之路。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还要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讲授新课】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社会保障,就是在社会成员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者其收入无法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时,由政府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提供基本生活保证。。这一定义包含以下要点: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3.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二、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对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十分重要,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就元法正常运行。1.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克服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给劳动者带来的各种风险。⒉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市场竞争经济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会出现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生社会不公,导致社会矛盾,甚至发生社会动荡。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对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给予物质帮助,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3、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给劳动者带来的不利影响。4、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效率高的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风险大的经济,风险造成的社会震荡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和干扰因素.所以,社会需要有一种稳定的机制来缓解、排除这种阻力和干扰,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稳定机制,是作为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应运而生的。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教案2周次:第____周课次:第__课授课时间:__年__月__日从德国创立社会保障制度到现在,仅仅100多年时间,社会保障的内容已由初创时期的几个保障项目,发展为目前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已发展到160多个,纵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立和巩固时期。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对贫困者给予救济,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当有人受到饥寒或疾病的威胁时,其他人会给予衣食等方面的帮助。这种互助互济行为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生存的条件。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当时的英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英国政府认为,将劳动者束缚于其所属的教区较之使其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更有益于其本人和社会。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其主要主要原则是: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此类工作。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2、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当时执政的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上述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在20世纪初,德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在欧洲大陆已经确立。20世纪30年代,美国也开始实行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到美国《社会保障法》的实施,形成了由国家财政出资济贫和由受益人缴费的互助和自保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第一、属性不同。第二、作用和对象不同。第三、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第四、管理体制不同。第五、保障水平不同。第六、立法范畴不同。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虽然存在上述区别,但是商业保险对遭遇风险损失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具有安定社会的作用.商业保险中的人身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社会保障制度蓬勃发展的时期。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先后通过了《国民保障法》、《国民健康法》等一系列法案.随着这些法案的实施,英国宣布建成了“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随之,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四国放弃了社会保险和社会扶助方式,实行普遍年金制度,建成了“福利国家”式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社会保障相比,战后的社会保障有以下几个特点:(1)战前,社会保障项目不齐全并带有应急的特色,战后则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2)战前,把维持生活、就业、义务教育视为生存权利的最低的极限,战后,公民权利的范围扩大到享受现代文明福利生活的权利。(3)战前,社会保障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为基本内容,战后则进一步发展到社会全体成员享有现代生活所需要的食物营养、居住条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教案3周次:第____周课次:第__课授课时间:__年__月__日件、健康状况、教育保障等。第三阶段,70年代以后,社会保障制度转入调整改革时期.经过50、60年代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弊端。最令各国政府头痛的问题,是社会保障资金入不敷出。例如,一向以“福利国家”自诩的英国,害了“英国病”;被誉为“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典,也患上了“瑞典病”,并且成了连续执政数十年的瑞典社会民主党两度下台的重要原因;连美国这样富有的福利国家,也不得不为是否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展开激烈的争论。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国家不得不对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改革.调整改革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开源节流,即一方面通过开征社会保障收入所得税、提高投保费率、增加社会保险费收入、对某些福利项目开始收费等措施,来增加社会保障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削减备项福利性补助、减少社会福利项目、变免费医疗为适当收费的医疗服务、实行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标准仅随物价变动而不随工资变动的新措施等,来减少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另一种思路是实行社会保障私有化.有人主张国家应大大减少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不再以国家为主体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议把国有化企业再私有化,把已经社会化了的社会保障制度再私有化,以便发挥个人和私营组织的积极性,最终消除“普遍福利”的种种弊端。课程小结:1.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等;这些风险集中到社会上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和冲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到今天,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缺少的支柱.2.社会保障最初的萌芽形态是社会救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人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全面发展阶段,但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成熟过度”而弊端丛生,必须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思考题:1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安全网?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类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书: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岳颂东著.呼唤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教案4周次:第____周课次:第__课授课时间:__年__月__日【第二讲】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同学们交接世界现存基本社保模式,把握社会保障的功能,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教学内容:【导入新课】:现在在世界上基本形成了四种社会保障模式: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也被称为“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社会保险缴费多少和个人收人情况相联系;社会保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不建立以给付为目的的个人账户,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运行,即长期项目当期所需资金主要由在职职工和雇主分摊缴纳保险费。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以英国为典型代表。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负责制定战后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这个计划于1942年底以《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为题发表,提出在战胜德国法西斯后,英国将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瑞典自1948年开始,也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按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种风险.保障内容除生育、疾病、伤残、失业、养老外,还有儿童、遗属、单亲家庭、住房、教育和培训津贴.除现金津贴外,还提供医疗、护理等项服务.这种全民性保险和广泛而优厚的补贴制度,使瑞典获得了“福利国家橱窗”之称。其他西欧国家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战后60年代中期,也都经过多次补充修订,扩大了保障范围,增加了项目,提高了待遇,争相以“福利国家”自诩。三、“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的社会保险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如下特点: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在原工资的70‰以上;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劳动贡献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原苏联的社会保障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都采取这一模式.四、“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这是一种个人缴纳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这种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记人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成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在内的制度.会员除在达到退休年龄时才能领取养老金之外,退休前,还可在特准范围内用于购买住房,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第四节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
本文标题:社会保障学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1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