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影视美学》PPT课件
影视美学主讲:杨丹第三章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第一节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1.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进行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2.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播的开端,也被称为形体和信号时代。第二个阶段是语言的产生,也被称为说话和语言时代。第三个阶段被称为文字时代。第四个阶段被称为印刷时代。第五个阶段是大众传播时代,也被称为传播史上的电子时代。第六个阶段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标志着大众共享信息时代的开始。3.传播类型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4.5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5.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是:(1)传递信息。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是大众传播的第一功能;(2)引导舆论。舆论是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而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代表着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望和要求。引导舆论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之一。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大众媒介可以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来;(3)教育和文化传承。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丰富了大众教育的途径,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下来;(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娱乐内容,使人们可以放松身心,起到了文化普及和社会解压阀门的作用。6.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7.严肃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矛盾。8.严肃艺术的种类:实验电影、现代派电影、传统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为盈利而制作的电影,相对于艺术电影。9.艺术电影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内涵,以行业认可为目标;艺术电影的主题都是探求哲理、挖掘人性之类的深奥题材,拍摄手法不拘一格。商业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商业电影往往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欣赏口味,拍摄手法以视听感官的刺激为方向。10.影视艺术的作用:审美教育与认知作用、审美娱乐与宣泄作用、以及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等几个方面。第二节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一)影视艺术与“深层集体心理学”1.社会心理的定义:一种不规范的、处于模糊状态的社会意识,它包括社会政治心理、社会审美心理、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其基本特点就是自我朴素性、日常经验性和群众普遍性。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二)百年沧桑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电影1.1930~1940年外患内忧、危机重重《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1956年鲜明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时代感《红色娘子军》1976~1989年新时期电影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巴山夜雨》《芙蓉镇》1990~至今大众文化时代《霸王别姬》2.新时期电影的文化内容有哪些?文革十年浩劫的反思、对中国农民的文化反思、对中国妇女的文化儒家文化和宗法制度的反思、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反思、对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反思。(三)影视艺术多样性的时代风格1.为什么会有影视作品的时代风格的多样性产生?(P202)2.政治电影的分类:真人真事的政治电影、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政治电影、观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电影3.道德题材电影类型:纪实性道德电影、悲喜剧风格的道德电影、抒情诗风格的道德电影、青少年道德电影、心理探索道德题材电影、暴露性道德题材电影。4.产生影视艺术时代风格多样性的原因?首先是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其次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最后是影视观众审美需求的多样性第三节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传播(一)影视艺术的民族性1.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尤其是反映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模式为主,并且注重创造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影视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影视的表意符号具有世界通用性,比起文字符号来更加容易跨文化交流。2.新德国电影运动:即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功能,并将其纳入宏观的历史视野,将历史创伤和战后德国重建的阴暗画面交织展开,赋予历史思辨色彩和哲学深度。他们重视电影的大众性文化特征,从而克服了现代主义曲高和寡的艺术封闭性,在较高层次上达到了理性思辨与现实形象、电影审美与大众观赏性的生动融合与有机统一。•3.印度电影:印度电影最鲜明的内容就是载歌载舞,几乎达到了无片不歌,无片不舞的奇特风格.•4.日本电影:传统的特色(文学、诗歌、音乐、美术)(二)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1.中国电影艺术的民族风格的表现?•(书p214)•2.中国电影的美学探求史•30年代~40年代借鉴中国古曲戏曲、章回小说、诗歌等•五六十年代中国精湛的美学思想和宝贵的美学遗产•80年代以后从审美意识上来把握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三)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化•影视艺术国际传播的作用?•(1)展示本国文化,联络各国感情,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2)取得巨大的经济收入•(3)世界范围内的共享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第一节综合性与技术性(一)综合性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美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它们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其次,体现在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叙事因素和隐喻因素的统一。最后,体现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2.影视与戏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戏剧艺术在编剧、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影视艺术提供可贵的经验。影视受到文学的影响:文学融入影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深厚的文学基础。此外,影视还从文学中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叙事方式与叙事手法。影视从美术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影视艺术与音乐、舞蹈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音乐中吸取了节奏感与感染力,音乐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二)技术性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的变革:(1)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2)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二次重大变革是从黑白到彩色;(3)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表现在电影艺术正大踏步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极富想象力的艺术手段和逼真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三)综合性与技术性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不但促成了电影与电视这两门姊妹艺术的诞生,而且影响到影视艺术每一步的发展进程,甚至影响到影视艺术美学观念的变革和艺术流派的形成。影视艺术的出现,最终使技术与艺术在更高阶段上实现了新的综合。此外,在肯定影视艺术中的技术性的重要作用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科技发展对审美的消极作用,对这种负面影响决不能掉以轻心。最后,在充分肯定电脑生成图像等高科技对影视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要避免将其推向极端的绝对化做法。第二节逼真性与假定性(一)逼真性1.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在它们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这种直观真实就是视听的真实感。其次,影视艺术的逼真性,还在于他们能够真实的再现空间与时间。最后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这就是说,硬是艺术应当将本质的真实寓于直观的真实之中,也就是要通过内在真实和外貌逼真的高度统一,真正达到影视艺术的本质真实。(二)假定性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而是需要遵循各门艺术所共有的规律。(2)影视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都离不开假定性,首先是影视时空的假定性,其次是故事结构的假定,再次是影视作品中角色的假定。(3)影视的假定性,更表现在影视语言和影视手段的运用上。(三)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讲,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是具有辩证关系的美学特性。逼真性虽然是电影和电视的本性,但它却并不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目的。影视艺术的真实不仅仅在于画面的逼真,而且要求寓本质真实与直观真实之中,这就是说,作为艺术来讲,影视艺术的逼真性离不开假定性。与此同时,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也离不开逼真性,电影电视的假定性只能建立在逼真性的基础上。第三节造型性与运动性(一)造型性1.影视画面造型可以通过色彩来表现。色彩造型主要体现在影视作品的色彩基调和色彩构成上。2.影视画面造型也可以通过光线来表示。影响光线造型的主要因素有光型、光位、光度、光比、光色等。3.影视造型更需要通过画面构图来表现。摄像机的创造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画面的构图。影视的画面构图具有“运动性”的特点,电影画面的运动来自摄像机的运动和被摄对象的运动,使得运动构图成为电影画面构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二)运动性影视的运动性,包括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蒙太奇剪辑所造成的运动。被拍摄物体的运动,是指影视镜头画面中人物的运动。它既包括被拍摄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中发生、发展的运动过程,也包括被拍摄对象的形态、位速、速度与节奏。摄像机的运动,是指摄像机可以借助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旋转等种种运动形式,通过机位与焦距变化来造成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是指在一个镜头中,人或物与摄像机同时运动。蒙太奇运动是指运动蒙太奇手法时,镜头衔接与转化产生的运动。一种是静态镜头的衔接。一种是动态镜头的衔接。(三)造型性与运动性的辩证关系1.造型性指的是画面视觉原色的构成和形式,运动形指的是视觉内容的变化及其特点。造型性强调影视的空间意识,造型美主要是空间结构的美;运动性则更注重影视的时间意识,运动美主要是时间进程之美。2.节奏是影视艺术及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和生命特征。第四节电视艺术美学特征初探电视艺术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等等。电视又具有自己独具的特征:(1)首先,电视的技术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特征;(2)其次,电视的介入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观赏特点;(3)再次,电视传播的迅速性形成了这门艺术更加生活化的特点。(一)电视艺术的兼容性电视艺术的兼容性表现:(1)表现在它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将一场话剧、歌剧、舞剧或一台台综艺晚会,传达到世界各地的千千万万户家庭之中。(2)运动电视特有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创造出各种各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艺术样式。(3)尤其表现在电视文艺栏目的设立。(二)电视艺术的参与性电视艺术的兼容性表现:(1)表现在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强调现场性与即使性,通过现场直接交流方式,努力营造出观众介入的氛围。(2)还表现在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强调一种“面对面”的传播。(三)电视艺术的即时性电视这种即时传播的功能特性,尤其表现为现场感和时效性。电视沿着两条发展线索而来的:一条线索由绘画、照相到电影,反映出人类尽可能完美地记录显示世界的轨迹;另一条线索由古代通讯方式、电报道无线电广播,反映出人类力争实现远距离快速传递信息的轨迹。(四)电视艺术的日常性接受日常性接受方式:(1)电视艺术的随意性收看。(2)电视艺术的习惯性收看。(3)电视艺术的闲暇性收看第五章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第一节镜像世界与视觉心理电影心理学是依据心理学原理和范畴,研究电影视像特性、电影创作与观众感受等领域的电影理论分支,是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美学理论和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两部分内容。(一)深度感与运动感1916年,德国电影理论家于果。闵斯特堡,发表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初次运用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对电影的视像特性和电影创作心理层次的系统地研究,并对电影的审美心理生成进行全面考察。最早提出电影的深度感与运动感源于人心里知觉的学者是:闵斯特堡他指出:1)、电影
本文标题:《影视美学》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2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