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史授课题目(章节)第十六章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授课时间第7周周次及课时安排第7周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目的1.了解四十年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背景,理解文学发展和战争与政治的关系。2.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学发展和战争与政治的关系。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对文学范式的影响第十七章40年代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为抗日心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文学也因此而分流为三,形成了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进步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并生发出各具特点的文学运动。1.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的共同点:都受战争环境的影响;共同承接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茅盾说:“像抗战以前的上海那样的文艺中心,今天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事实上,今天的中国文坛已形成了好几个重心点,重庆是一个,而桂林、延安、昆明、金华,乃至上海,也都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广州、北京、香港、晋察冀等也是不容忽略的文学中心之一。2.不同的政治区域文学的风貌:1)国统区: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8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话和个性化。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识分2子的历史道路。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抗战后的讽刺性作品。)2)解放区: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在题材、主题以及人物方面,解放区文学主要是对新社会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士兵、干部成为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翻身解放了的新人成为文学的主角;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探求;解放区文学的片面性:强调配合与服务于政治,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等。3)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坚持写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戏剧最为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碧血花》等。4)沦陷区文学:作家在不自由的环境里艰难地创作:一部分作家在“乡土文学”的旗帜下描写沦陷区人民的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而又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作家则从战争的自我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知识者)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学潮流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报告,拉开了整顿“三风”的序幕。这是一次全党范围的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为了推进延安文艺界的整风学习,党中央决定召开一次文艺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毛主席和有关中央领导同志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主持会议。在会议大厅里,大家静静地听着毛主席关于“引言”部分的讲话。5月23日,座谈会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毛主席作“结论”。1943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七周年纪念,《讲话》公开发表在当天的延安《解放日报》上。1.召开:引言:1942年5月2日;结论:1942年5月23日;发表:1943年10月19日。2.内容:①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3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②需要解决的问题: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③核心命题:“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我认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A.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B.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就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通过改造思想来达到与工农兵结合”。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⑤文艺批评的标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3.评价:①是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②带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③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特定背景下的、特定的文艺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但后来扩展到整个中国甚至延续近四十年,就显示出其弊端;④过于偏重文艺的社会政治功能,而忽视了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超阶级的、审美的特质;⑤其所提倡的文艺创作模式及批评标准由于过多的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长期以来的创作、批评的简单化、概念化;⑥毛泽东的个人权威性及维护权威的力量长期以来压制了对其质疑和修正的呼声,造成了文艺的停滞和发展。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1.文学思潮、论争: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这几次论争,几次重要的论争是:1)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事件的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议论的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向林冰:比较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葛一虹: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41940年下半年,论争不再停留于“中心源泉”上,而是更深入地接触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上,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2)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解放区的讨论事件的发生:周扬等发表讨论文艺文章议论的焦点: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讨论的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丁玲等被批判,王实味被处决。国统区的讨论事件的发生: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在重庆上演引起了讨论议论的焦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有论者提出反“非政治化倾向”;王戎提出要反“唯政治化倾向”;何其芳、邵筌麟等提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的观点,此与《讲话》精神一致;※冯雪峰(画室)反对将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割裂开来,强调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价值。此与《讲话》观点不一致。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事件的发生:《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的文艺界对文坛现状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议论的焦点: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胡风的理论: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和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三个主要观点):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对胡风理论评价:胡风理论是对新文学某种局限性的一次反思,一次还不很成熟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不只是胡风理论本身的不成熟,而且容许这种反思的时机和条件也不成熟。胡风的理论在四十年代没有受到重视,到80年代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评价。
本文标题:课程教案(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2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