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音乐学科校本课程《歌唱》前言《歌唱》模块歌唱模块的课程介绍: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内容概述歌唱模块的内容:1、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2、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地歌唱。3、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4、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本模块一般应排练合唱曲2~4首。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5、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6、高中歌唱模块中欣赏部分列于次要位置,演唱表演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其中合唱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的动作作出敏锐的反应。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在重唱中,能够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在独唱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并能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目录一、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定位二、歌唱模块的实施三、歌唱模块的评价四、教学计划(分章节)五、第一章--------第七章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定位(一)高中歌唱模块同初中歌唱课的区别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设置歌唱教学模块,体现了高中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鲜明特点,为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与义务阶段的歌唱教学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1、全面发展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歌唱等选修模块的开设体现了多样化和可选择性的特点,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2、课程的独立性较强。初中阶段的演唱课是融在普通音乐课四个音乐教学领域中(特别是表现领域中)的一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项教学内容和其他学习内容一样都是必修课程,不允许有选修的可能。在这项教学内容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其中,在音乐艺术上更偏重于理性上的理解与思辨。相对而言,高中歌唱课是高中音乐课中的教学模块,它们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的学习领域,对于学生来说,它们是可以自愿选修的课程。尽管这个模块也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但在音乐艺术上不再是偏重与音乐的广泛性和全面性,而是更偏重于音乐艺术上的选择性和精深性,学生不仅要一般性地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更要深入研究音乐艺术的真谛,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而促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之成为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二)高中歌唱模块中的欣赏与演唱表演表演课所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以表演为媒介。普通音乐课的目的或方向,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乐的内在表现性,也就是培养每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表演课的目的也完全一样。其中不同的是规定出两种课各自特殊性区别于“体验和创作”之间的平衡点。例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以听赏为基本行为,表演是与音乐相互作用的,又是客串性模式的。它是强化音乐理解力和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听赏和表演之间倾向于听赏。普通音乐课对待音乐艺术是广泛而全面的。在表演课程中,平衡点在于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实际创作,体验音乐的某个种类。表演仍然是体验音乐和创作音乐的一种手段,但是它已经成为主要手段。表演的本质是拥有极少一部分音乐世界作为基本学习材料,但是每一首乐曲都要体验透彻,表演对音乐艺术是精深和选择性。因此,在高中歌唱模块中欣赏部分列于次要位置,演唱表演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其中合唱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三)高中歌唱模块中的知识技能传统音乐教学的知识技能观,直接针对音乐基础知识中的乐理部分和音乐基本技能中的歌唱能力部分,尤其是视谱知识和视唱能力部分。在教学中强调音乐学科的系统性,强调音乐技能的专业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也特别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对学生的专业性训练。这一切,正是音乐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音乐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又面临着新的尴尬与无奈:——音乐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知识与技能”是否就不重要了?——教“知识与技能”就被认为是传统教学,所以不敢碰知识与技能。——不知道怎样教知识与技能学生才会既有兴趣又有所获得?——音乐“双基教学”的涵义是否主要体现在识谱和乐理方面?高中音乐课改,要避免重复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所走的弯路。这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于技能视为各门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既然“知识于技能”是音乐课的三维目标之一,那么在各个模块中的内容目标也会有明确的表现。不难想像,这种表现实际上体现了新课程体制下的音乐知识技能观,即强调学生要学习哪些对提高自身音乐审美能力有益的、对全面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有用的、对终身喜爱和学习音乐有利的知识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不应因为“双基教学与训练”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2、不能片面理解音乐教学中的“双基”只是乐理、识谱和歌唱技能训练。3、理论学习必须遵循体验------学习------再体验,即音响和概念尽量相统一的原则。4、“双基”教学应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5、“双基”教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持久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如果说义务教育中音乐学科强调淡化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它的知识技能是隐性的,那么在高中歌唱模块中由于它的艺术表演特点,更应强调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它是显性的。歌唱模块的实施(一)合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本模块一般应排练合唱曲2~4首。”合唱是具有十分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体裁多种多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培养、发展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发展其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运用合唱表达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乃至和谐地和他人合作、形成一种与人共事的的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的角度看,采用合唱,对学生来说,增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几率,使众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老师来讲,增强了实施教学的几率,更多地发挥其引导、启发、促进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较多地采用合唱,并不等于忽视其他演唱形式,因为其他表演形式同样具有重要的艺术表现价值和音乐审美教育价值,也同样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有特殊爱好、又有一定音乐特长的学生来说,独唱、重唱等表现形式,对发掘、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来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重新认识音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在中小学时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发展其独立或与他人共同创造、表现、欣赏音乐的机会。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双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生活的质量,丰富他们的人生。我们把乐谱的精通不仅看成是读谱的教学,而且要看得更广一些。乐谱本质上是一种已经演化成能表现音乐思想的符号体系,而它的精通,包括在阅读上和表达独创的音乐思维上的使用,包含着掌握这些思想的能力。对于乐谱的精通在音乐基础教育上有个必要的地位。乐谱既是一个音乐工具,又是音乐的心灵,是短句、调性和节奏的掌握能力可以早日确定和具体化的一个媒介。(三)《音乐鉴赏》模块与《歌唱》模块相结合《歌唱》与《音乐鉴赏》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音乐鉴赏》课中适时加入合唱知识,培训基础的歌唱技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享受美、传播美的情感。如,在教学《音乐鉴赏》中第九单元第十六小节“舒伯特的歌曲”时,就结合《歌唱》模块中的歌唱基本要素,气息与发生,共鸣与咬字、吐字、声区等歌唱知识,教师再做必要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辨认什么是正确的声音。然后再聆听、跟唱;教学十四单元第二十五小节“古代歌曲”时,结合《歌唱》模块,的发声练习,引导学生用“发声练习”的方法轻声跟唱古代歌曲《阳关三叠》,然后很容易判断出《阳关三叠》由上阙和下阙构成,其中“三叠”在上阙。而轻声唱还可体会古代歌曲温情、含蓄的艺术风格;从教学第十五单元第二十七小节新中国的歌开始,压缩鉴赏时间,合唱逐步占用相对多的时间,直到后来学生纷纷要求上合唱课,此时就是开始正式训练合唱的好机会。通过合唱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理解和掌握歌唱技能,提高和发展学生喜欢歌唱、喜欢音乐和享受音乐的情感。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可利用班级文娱活动课进行排练,相当于音乐教师去辅导班级文娱活动课,很受班主任、学生的欢迎:以跨班的方式,全年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习低声部,另一部分学习高声部。这一
本文标题:高一音乐校本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5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