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二天上午(幼儿心理学课程培训)
第8讲幼儿思维的发展(一)什么是思维【分析】放学回家,推开门闻到了爱吃的红烧茄子的味道,我知道出差在外的妈妈回来了。1、爸爸不会做饭,更不会做红烧茄子2、妈妈就这几天回来3、妈妈知道我爱吃红烧茄子……分析(思考)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和经验反映事物。如:中医的“望、闻、问、切”1、探知历史2、知晓现在3、预测未来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跳出某一具体时间、地点、对象,对相同的问题用相同的方法解决。一个病人有此症状——多个病人有此症状——诊治成功——总结经验(概括)——经验推广(以一推十)(二)思维与解决问题问题:发现鞋带松了,你将它重新系好。第一步骤:发现问题第二步骤:分析问题第三步骤:可能的解决办法第四步骤:尝试运用方法思维能力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思维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尝试错误1.定义: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幼儿初期的思维离不开手的点数,是随着具体事物的实际操作展开的;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边做边想或者做完再想”(一)直觉行动思维1.定义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什么是警察?什么是坏人?(二)具体形象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1)形象性。•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在生活中,抽象的语言也常常使幼儿难以理解。2.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2)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例如,幼儿不理解词的转义。•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为什么成人在幼儿面前,不能说反话?•(3)绝对性。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和直观性,使得思维所能把握的往往是事物的静态,而很难把握那种稍纵即逝的动态和中间状态,缺乏相对的观点。•(4)自我性。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皮亚杰设计的“三座山试验”先请儿童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让他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模型,然后请他坐在模型的一边,从许多三座山的照片(拍摄角度各个相同)中选出和自己以及坐在B、C、D位置的娃娃所看到的模型相一致的照片。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挑出的往往是与自己的角度所见完全相同的照片。自我中心的特点还伴随有其他一些表现:①不可逆性。即单向性,不能转换思维的角度。例如,问幼儿:“你有姐姐吗?”“有,我姐姐是××。”过了一会问她:“××有妹妹吗?”儿童摇头。她只从自己的角度看××是姐姐,而不知从姐姐的角度看,自己是妹妹。由于缺乏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得儿童很难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不懂得一定量的物体形状改变,是可以变回原状的,形状的改变并不影响其量的稳定性。②拟人性(泛灵论)。自我中心的特点常常使儿童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识有情感有言语,便以为万事万物也应和自己一样有灵性。因此,他们常常有一种看待事物的独特眼光和一颗敏感、善良、充满幻想的心灵。③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听奶奶抱怨小鸡长得慢,就把小鸡埋在沙里,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浇,并告诉奶奶:“您的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三)抽象逻辑思维(大班)A、概念发展单一化★幼儿首先尝试使用一些分类的概念,然后进行简单推理,从而发展逻辑思维。如:鸟是天上飞的动物,蝙蝠在天上飞,所以蝙蝠也是鸟。(1)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比如,“树”是基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儿童先掌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B、事物评价表面化如:幼儿早期能对事物说出好或坏、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等,但说不出理由,到幼儿晚期,就可以用各种理由来阐明自己的看法了。【案例分析】教师向幼儿讲述这样两件事:1、“明明正在看书,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他,他不知有什么事要他帮忙,赶快向厨房跑去。进门时,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撞倒了门旁的椅子,上面放的10个杯子全摔碎了。”2、“另一个小孩叫亮亮。有一天,妈妈出去买菜了,没在家,他赶忙爬上椅子够柜子上的果酱吃。下来时,一不小心,碰掉了1个杯子,摔碎了。”然后问他们:“如果你是妈妈,你批评谁批评得厉害?为什么?”结果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倾向于严厉批评明明,因为他摔了10个杯子,而6~7岁的儿童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更应该批评亮亮,因为“他想偷吃东西”,“明明摔了10个杯子,可是他是想快点给妈妈帮忙,不小心碰的,不是想干坏事儿”。如何看待年龄小的幼儿倾向于批评明明的现象?(三)抽象逻辑思维(大班)C、判断推理简单化如:幼儿过生日,成人告知点蜡烛、吃蛋糕后就长大一岁了。于是为了快点长大,就要求妈妈赶快买蜡烛和蛋糕过生日。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开始逐渐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关系。D.判断标准他律化【案例分析】问一幼儿:“你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幼儿说:“因为是妈妈说的。”如何看待这类现象?水平年龄A(动作)B(表象)C(语言)3~45517.504~58553.805~68756.4156~796.37222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务情况的比(%)【案例分析】小刚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吃苹果好吗?”爸爸听后就将苹果拿来,但他没有立刻让孩子吃,而是拿着苹果问小刚:“你先看看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小刚看了一会说:“这个苹果一边红、一边绿。”“你再摸一摸苹果是什么样?”“很光滑。”“对,那你闻一闻这个苹果。”“很香。”“好,你就尝一尝这个苹果是什么味道吧。”小刚很高兴地吃起来,边吃边说:“这个苹果又酸又甜,好吃极了。”这个父亲的做法如何?幼儿阶段特别喜欢刨根问底,不断追问“为什么”,这反映了幼儿已经开始探索事物内在的奥秘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正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的表现。【问题讨论】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要鼓励幼儿提问,幼儿提出问题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既不要因嫌麻烦而置之不理,也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幼儿学会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进行探究,寻找答案•在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并对幼儿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行为再次予以正强化即表扬、奖励等。第9讲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语言和言语概念1、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2、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你吃饭了没有?讨厌(二)言语的种类1、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3、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一)词汇的发展1、词汇量逐渐增多表:幼儿词汇量发展的比较年龄美国日本中国岁词量年增长率词量年增长率词量年增长率389688610004154071.9%167589%173073%5207034.4%205022.4%258349.3%6256223.8%228911.7%356237.9%2、词类的范围逐渐扩大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二)句法的掌握1、单词句阶段(1~1.5岁)①单音重叠。【典型表现】“抱抱、饭饭”②一词多义。③以词代句。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电报句3-5个字组成的句子,非常简练,就像打电报时的语言。3、多语句与长句阶段(2岁以后)①从不完整句到逐步完整句(如三岁半以前幼儿说,孙悟空头上毛——孙悟空拔头上毛。句子缺主要词类,次序混乱。以后幼儿句子会出现复杂修饰语,结构会逐渐完整、严谨)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如嘀嘀去北京——爸爸坐火车去北京——我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开会去了——幼儿园放假的时候,我准备和外婆乘火车到北京去玩)③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三)口头言语表达的发展•(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话题讨论】与普通话相比,海南省不同地区的幼儿有哪些难发的音或易发错的音?•(2)语音意识的发生•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3)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案例分析】一个3岁的孩子向别人讲自己昨天晚上做的事时说:“看到解放军了,在电影上,打仗,太勇敢了。妈妈带我去的,还有爸爸。”讲的时候好像别人已经了解他要讲的内容似的,一边讲,一边作出一些手势和表情。•①从对话语言逐渐过渡到独白语言②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③讲述逻辑性逐渐提高④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四)口头言语理解的发展•(1)事件可能性•【案例分析】当老师说“小明把王医生送到医院里”这个句子时,相当多的幼儿误认为是小明生病了,王医生送小明去医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词序•【案例分析】一幼儿将“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成小明碰了小华一下。另一幼儿把“小班儿童上车之前大班儿童上车”,理解为小班先上车,大班后上车。这说明幼儿语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3)非语言•【典型表现】如果给儿童的物品是容器(盒子、箱子等),儿童倾向于把玩具放在它们的“里面”,而不管指示语是“放上面”、“放旁边”;如果物品有一个支撑面(如小桌),儿童则倾向于把玩具放在“上面”,尽管指示语是“放下面”、“放旁边”。1.幼儿的阅读准备(1)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3岁左右,孩子可培养起爱看书的习惯;幼儿期基本以图为主,水平高一点的,能认一些字,以图为辅。(2)阅读——掌握有关词汇;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能,比如翻书动作;培养阅读兴趣。2.幼儿的书写准备(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如:穿珠子、系鞋带、画画、剪贴、用绳子打结、系结等)(2)利用有趣的形式练习基本笔画(用画“人行横道线”学写“一横”,用画“鱼钩”学写“竖钩”,用画“栅栏”学写“一竖”;用画树叶脉络学写“撇、捺”,用画楼梯学写“横折”等)(3)认识常见的书写工具(认识各种常见的笔,以及这些笔的功能;认识各种常见的书写的本子,并以自身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左、右)(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正确的坐姿、书写时眼睛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正确的握笔姿势、眼睛随手由左而右的习惯等)【案例判断】以下两种言语分别属于什么言语?1.一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你呀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生病要打针的……”2.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幼儿内部言语的特点:出声的自言自语(游戏和思维功能)•(一)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给幼儿交往的机会•(三)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四)教师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五)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第10讲幼儿的情绪和情感(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自我分析】你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由此可见:
本文标题:第二天上午(幼儿心理学课程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67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