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课件-第8章-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
No.10072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No.10072第1章国内外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1第2章汽车工业供应链架构及其管理的主要内容19第3章汽车工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常用工具61第4章汽车企业售后备件物流与供应链战略规划90第5章汽车物流标准化第6章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改善实例第7章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第8章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途径No.10072第8章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途径No.10072第8章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8.1有关创新的几个概念8.2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法No.100728.1有关创新的几个概念1.创新理论2.创新体系3.技术创新的过程No.100721.创新理论熊波特从企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1)产品创新:生产一种新的产品去满足市场新的需求。2)工艺创新: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来生产新的产品。3)市场创新:要开辟新的市场需求和营销渠道。4)要素创新:采用新的生产要素。5)制度创新:包括制度、体制和机制。对创新概念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1)狭义的创新概念:立足于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2)广义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与经济融会贯通。No.100721.创新理论技术创新首先是一种经济概念,是一种经济发展观,是经济、科技、教育培训、文化等领域有机结合的理论观点。这个理论的根本特点就是高度重视技术变革在经济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技术创新包括两个层面:1)技术创新既以某种解决方案或某种技术手段为结果形式,更重要的是以具体应用为创新载体,通过应用来满足某种客户需求。2)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但更侧重于潜在客户的需求,也就是说,是以需求趋势为中心的前瞻性解决方案的建立过程和验证过程。No.100722.创新体系一般而言,创新体系应该具有以下4个特性:1)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特性。因为市场需求才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才是创新的必要和可能。2)具有系统开放的特征。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改善,随着环境、需求的演变而不断产生新的必要、不断充实新的主题。3)具有系统工程的特征。创新体系是一个高度跨界的集成系统,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技术之间乃至绩效之间必须保持协调发展和相互匹配。4)具有动态演变的特征。创新随环境、需求、技术和方法的变化而产生动因,必须根据发展不断调整有关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No.100723.技术创新的过程从操作的层面而言,技术创新一般应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创新思想的形成创新思想的形成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2)创新技术的获取创新技术的获取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二是企业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主要是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合作;三是引进国外技术等。(3)创新资源的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基本要素的投入,协调好研发费用与企业利润之间的比重关系、理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把握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战略定位。No.100723.技术创新的过程(4)创新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确立项目、落实组织、制订计划、申请经费、建立跟踪指标,风险防范等。(5)技术创新效果展示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得到体现。No.100728.2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法8.2.1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8.2.2创新的科学方法No.100728.2.1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表8-1丰田通用生产方式的收益比较表精益的精髓就是已经很好了还要更好。这也是大野耐一在1956年参观了美国福特流水线后留下的一句话:这里还有改善的余地,还可以做的更好。这次参观使日本人发现了大规模生产、各环节中断的方式,导致了大量材料变成等待输送的在制品;设备不停地运转,员工不停的工作,最后制造出一大堆在制品存货。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生产方式存在着许多弱点,需要改善”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诞生的思想基础。丰田就是在这种理念下驱动下,从1950年代开始摸索,到1980年代蜚声世界,持续改善了30年后一举超越美国成为汽车行业的霸主劳动生产率从落后美国10倍到超过美国10倍。见表8-1所示。No.100728.2.1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1.精益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定义精益生产方式(TPS)的内外研究者在广泛提炼和推敲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等式:精益生产方式TPS=准时化生产+自动化+育人。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就是对过程进行严密管理,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重点精简中间管理层,形成扁平化组织,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强调全生产过程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拉动式的准时化生产。这种方式使企业的产品战略、制造加工、销售服务、技术更新和现场改善等形成了没有断点的一个流。No.100728.2.1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2.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条件(1)既要掌握工具和方法,又要培养理念和文化几乎所有企业在学习精益生产方式的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掌握高效率的工具方面,而忽略了价值观的树立和企业文化的营造。(2)既要迅速行动,又要长期坚持日本丰田坚持精益生产方式30年,并在坚持中不断创新,取得了全面改善的丰硕成果。(3)既要控制局部环节,又要控制供应链全过程局部的更好可能会带来整体的更差,某一个环节的收益可能是另一个环节的支出。No.100728.2.1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4)既要关注企业效益,又要关注员工利益日本政府1961年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要求企业员工的工资年增幅在6%~7%,以国家政策促进企业薪酬制度合理化。(5)既要关注数字化管理,又要关注挖掘人的创造力运用数字化工具,决胜于战略整合,确实让人无限向往,但经过系统处理的二手数据信息往往让人误入歧途;而“答案永远在现场”、注重现场、现物和现时的第一手信息却让日本企业获益匪浅。No.100728.2.1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6)既要有主观向善的激励机制,又要有客观向善的政策制度更新思想、建立体系、学会方法、掌握工具、实践改善还不足够,更要在企业内和供应链中营造主动寻求改善的激励机制;而仅仅靠机制自己运行还不足够,更要从国家的层面、行业的层面和企业的层面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用制度保证机制的良性循环,用机制的良性循环形成企业文化,用文化的熏陶来保证预期效益。No.100728.2.2创新的科学方法(1)原理一,分离法1)将某一物体分解成相互独立的部分。2)将某一物体分成几个部分(便于安装与拆卸)。3)提高某一物体的分离性。(2)原理二,提取法(提取、恢复、去除)1)去掉某一物体中的干扰部分或特性。2)只抽取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特性。在车身流顺序遵守率绩效的模拟分析中,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将车身流工艺流程逻辑图抽象为数学模型,如图8-1所示。图8-1汽车制造企业车身流模拟图No.10072原理五,组合法。具体有两个途径:1)在空间上将有共性的物体和需要连续操作的物体组合起来2)在时间上将有共性的部分和需要持续操作的部分组合起来就是按照这个原理汽车制造工厂的某个车间、某个工段、某个工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车间、工段或工序。还有一个崭新的制造技术叫做“成组技术”也是这个方法理念的结晶。原理十二,等势法。具体做法是改变工作状态而不必升高或降低物体。生产线边工位器具就需要运用这个原理,结合人机工程设计规范,对包装器具和料架的高度进行协同设计,避免工人举物或弯腰,改善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原理十六,部分超越法。具体做法是如果不能达到100%的效果,争取达到部分超越理想效果。8.2.2创新的科学方法No.100728.2.2创新的科学方法原理二十三,反馈法。具体有两个途径:(按件供货的南美教训)1)引入反馈法2)如果反馈已经存在,将其完善原理二十七,替代法。具体做法是用便宜的物品替代贵重的物品,对性能稍作让步。原理三十二,色彩法。具体有三个途径(目视管理)1)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2)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透明度3)在物体中加上颜色添加剂,则考虑增加发光成分原理四十,复合材料法。具体做法是用组合物质来代替同类物质。No.100728.3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的重要理念8.3.1系统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作用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8.3.3发展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贯彻No.100728.3.1系统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精益生产方式是通过在企业物流乃至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坚持不懈地系统化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所获得的实践结晶。因此,工业工程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具。随着精益生产方式在日本企业界中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工业工程已经成为企业追求卓越生产力、获得综合效益和持续改善的最佳解决方案的有力工具,并在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所谓系统化创新,就是按照科学有效的创新问题解决方案和流程,综合应用各种先进创新理论和方法,并在强大的创新工具支持下,使得个人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激发,帮助人们快速实现对问题的准确深入分析和高质量创新方案的获取,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具体来说,它包括初始问题情境描述和创新需求系统分析、问题模型构建和创新问题定义,并针对具体的创新问题,采取有效的创新方法和工具支持,及时准确地获取创新性解决方案,最后对所得解决方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创新成果也能有效地保存起来以备后续创新过程之用。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图8-2价值流理念图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1.连续流动性图8-3生产线与线边超市的集成管理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图8-4车身流连续流过渡图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图8-5价值流管理流程图2.价值流图分析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图8-6价值流管理改善前的价值时间图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图8-7价值流管理改善后的价值时间图No.100728.3.2价值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化创新中的应用在实施标准化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全员共同努力在全体操作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归纳,共同形成效率最高的工作方法,并确保员工对此达成一致意见。(2)理解掌握借助标准化工作流程表来帮助理解过程周期时间与生产节拍之间的关系。(3)遵守生产节拍这是标准化工作的关键评价指标。3.标准化作业No.100728.3.3发展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贯彻在短缺经济已经被过剩经济所取代的今天,汽车制造企业不得不在微利的条件下进行残酷的竞争。以多变量互动、多系统交织、多领域交叉、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为特征的汽车工业供应链,在实现价值链目标的过程中,环境变化一刻不停。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不断分解和不断整合。1)原有价值链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的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环节,它们在脱离了原有的价值链而独立为新的企业后,必然要寻求与新的价值链的组合,成为新的价值链上的一环。2)新的价值链不断整合,在特定环节上,需要一些成本较低、技术较精的企业加盟,从而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No.100728.3.3发展观念在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中的贯彻对各领域进行P/SWOT分析,意在根据各领域的角色定位,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通过对各领域内、外部环境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优势(S)树立信心、直面劣势(W)认识不足、抓住机会(O)奋起直追,识别风险(T)提前防范,通过改善行动的实现,将优势转为胜势。POWERSWOT分析的流程包括
本文标题:《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课件-第8章-汽车工业物流与供应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0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