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录Part1:世界小麦主产国生产情况Part2:我国小麦生产历史与现状Part3:国内外小麦超高产分析Part4:当前我国超级小麦研究Part5:当前我市小麦管理意见一、世界上小麦主产国家生产情况小麦是世界范围内种植较为广泛的作物,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是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年均温在10~18℃,积温在1800~2200℃,年降水量750毫米,地形的限制小,平原、台地、高原皆可。由于自然条件和国土面积等原因,各国小麦种植面积和单产差异较大。(一)种植面积和单产(一)种植面积和单产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最大的国家有3个,种植面积达到3亿亩以上:印度3.9亿亩,中国3.244~3.419亿亩,美国3.035亿亩。澳大利亚1.8亿亩,加拿大1.5亿亩,其他国家都在1.5亿亩以下,土耳其、巴基斯坦也在1.2亿亩以上,但单产相对较低。(一)种植面积和单产从单产来看,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高产典型较多:荷兰210万亩,平均亩产580--590公斤,英国2985万亩,平均亩产518.3--533.0公斤,德国4665万亩、法国787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埃及亩产也达到435公斤,但面积只有1875万亩。我国2019年和2019年小麦亩产分别为283.5和285公斤,在世界上单产处于中等水平,我国小麦单产与世界上小麦高产国家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二)世界主要产麦国的情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美国美国是世界小麦主产国之一,常年种植小麦在3亿亩左右,亩产在200公斤以下,由于小麦种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2019年美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连续4年下滑,总产已由2019年的6381万吨下降到2019年4932万吨。但目前,美国仍是世界小麦贸易强国。美国小麦按种植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占70%-80%,不论是种植和收获时间,还是冬春小麦比例都与中国相差不多。根据最终用途,美国将小麦分为五大类:硬红冬、硬红春、软红冬、白麦和杜伦小麦。杜伦小麦是意大利面食产品最佳及最适合的材料。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为1.47亿亩,春小麦占80%左右,硬粒小麦占15%~20%,冬小麦仅占3%-4%。小麦单产仅为每150kg,冬小麦产量相对较高,亩产也只有240kg。春小麦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即可收获。其机械化程度较高,从播种到施肥、施药、收获小麦都是使用机械设备。加拿大虽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却是一个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在收成好的年份,小麦产量也只有3000多万吨,但由于加拿大人口少,可将小麦产量的60%以上用于出口贸易,在全球约1亿吨小麦贸易中,加拿大占20%左右,是世界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每年大约种植1.8~2.1亿亩,总产占世界小麦总产的3%。但由于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占70%以上,灌溉面积很小(不足4%),而且几乎不使用任何肥料,因此,小麦单产很低,全国小麦亩平均产量在正常年份只有100~120㎏,最高年份也只有150kg。澳大利亚大约有4万个农场以种植小麦为主,基本上以家庭经营为主,平均规模为1.35万亩,实行一年一作,而且有相当面积的土地休闲。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地处南半球,小麦收获季节正是大多数产粮国的淡季,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季节性优势。法国小麦是法国第一大类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0%,小麦总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法国种植的小麦几乎全部是冬小麦,小麦颜色为橙黄色,几乎没有白色小麦。由于气候适宜,法国小麦的产量很高,平均亩产接近500kg。法国是世界小麦出口国和最大的面粉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以2019年为例,法国小麦产量约为3400万吨,出口小麦1400万吨。印度近几年来,印度小麦种植面积变化不大,接近4亿亩,但单产增加较大,每亩产量已由2019年的150kg增加到2019年的182.5kg,总产由6577万吨增加到7215万吨,总产仅次于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小麦大国。印度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印度小麦出口以饲用为主,主要出口国家包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及中东地区。二、我国小麦生产历史与现状(一)全国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从1949年到2019年,全国小麦总产从1381万吨增加到1.23亿吨,增加了约8倍;面积从3.23亿亩增加到4.51亿亩,增加了近40%;亩产从43公斤增加到273.4公斤/亩,增加了5倍多,48年间单产年增长率为5.56%。2019年以来,全国小麦面积、总产、单产均连续下降,至2019年小麦收获面积约3.3亿亩,总产8649万吨。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我国小麦产量出现恢复性的增长,一方面种植面积扩大,另一方面单产也在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045亿吨,2019年1.06亿吨,仍未恢复到2019年1.2亿吨的水平。我国2019年主要产麦区小麦产量情况(一)全国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面积和总产:从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来看,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最高达到7510万亩,其次为山东、河北、安徽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以上。从总产来看,河南省仍然是一枝独秀,达到2822.7万吨,2019年超3000万吨。其次为山东1889.8万吨,河北1149.5万吨,安徽966.8万吨。单产:西藏亩产最高,425.7公斤/亩,其次河南375.9公斤/亩,山东375.6公斤/亩,新疆367.6公斤/亩。达到亩产300公斤的只有9个省份。青海平均产量不高为260.9公斤/亩,但部分地区有过超高产记录,如香日德等地。(一)全国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从种植面积和总产来看,我国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这一区域包括了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等3个种麦大省河南省在全国小麦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全国所占份额达到27%;山东省和河北省相对比较稳定,所占份额变化较小;四川省和江苏省小麦总产量近年呈下降趋势,安徽省的产量则稳步上升。东北三省和东部地区小麦生产急剧萎缩,东部地区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小麦生产急剧减少。西部地区小麦产量停滞不前。三、国内外小麦超高产分析以法国、英国、中国青藏高原为例高产分析-----法国法国小麦常年播种面积7500万亩以上,三面环海,大部分地带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四季气候温和,夏天最高温度很少超过25℃,冬天的最低气温通常也在0℃以上。一年中的降水分布比较平均,每个月都至少有1/3以上的日子会下雨,法国的小麦高产区就位于此。法国北部高产区小麦单产平均亩600kg,高产地块可达亩产800kg。法国平均单产达到接近500公斤,在世界上也属于高产国家之一,由于气候条件,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之间,收获季节在次年的7~8月间,生长时间长,灌浆时间长。高产分析----英国气候: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年一熟制,单作冬小麦。群体发育:早播9月下旬播种,晚播10月中下旬播种。早播麦田以秋季分蘖为主,在12月底达到群体高峰,亩群体达到100万左右,越冬后,保持这一群体持续到次年3月底;晚播群体12月份亩群体达到30万,次年2月中旬分蘖增加,群体迅速增加。整个生育期大概持续300天左右,灌浆期一般在60天左右,明显长于我省小麦灌浆期(35-40天),这应该也是欧洲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高产分析----英国产量及其三要素构成:一般地块亩产量610公斤/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6粒左右,千粒重44-48克,收获指数47%,从播种到成熟总活动积温在2000℃,同我国小麦所需活动积温基本一致或略高。施肥制度与方法:英国近十年来肥料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肥料用量的下降主要得益于科学施肥。以《推荐施肥手册》为例,该手册在指导农民对冬小麦施氮肥时,不提倡在秋季或冬季将氮肥作底肥施用,而是在作物需肥期前施氮肥,防止冬季降水造成氮素淋失,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氮肥利用率。目前,英国春季氮肥的利用率高达63%,与我国30%的氮肥利用率形成鲜明对照。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目前仍是我国小麦高产纪录的保持地,青海香日德农场1978春小麦最高单产曾达1013kg/亩,西藏日喀则地区冬小麦达871kg/亩。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干物质积累2.生育期3.产量结构4.气候条件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11.干物质积累速率差异青藏高原与黄淮平原高产小麦干物质平均累积速率对比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22.生育期的差异(与黄淮平原比较)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33.产量结构及其三要素(与华北平原比)高产分析----中国青藏高原44.气候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无高温:西藏日喀则6~8月平均最高气温21,最低8.1。降水少:江孜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7月份。日均温12.5度。日照充足:四、当前我国超级小麦研究(一)超级小麦的标准与目标2019年3月23日国家有关单位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超级小麦研讨会,提出了超级小麦培育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15年选育出50个超级小麦新品种,在较大面积上生产能力提高40%,水、肥、光资源利用率提高15%。(二)不同地区超级小麦的成产三要素构成现将收集到的不同地区达到超级小麦产量水平的小麦成产三要素构成分别列出。(二)不同地区超级小麦的成产三要素构成山东省烟台地区多块地实打验收,亩产量超693.6-773.9kg的产量结构为:亩穗数47-57万,穗粒数34-44,千粒重38-43.9g。青海省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12块超高产小麦统计:平均每亩穗数45.7万,穗粒数30.6,千粒重58.5g,实收产量759.2kg。其中最高单产946.4kg,穗数53.3万,穗粒数39.3,千粒重64.3g。(三)不同地区的超高产途径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三要素结构有明显差异。青海省超高产小麦的土壤肥力很高,春小麦的分蘖和穗分化期较短而灌浆期长,他们采取大播量保证穗数,充分发挥灌浆期长的特点形成多穗、大粒的结构。胶东半岛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低于河南,灌浆期比较长,土壤肥力较高,他们充分发挥成穗多和灌浆期较长优势,三要素构成比较协调。河南省小麦“两长一短”的生育特点对品种的穗、粒、重三者相互协调的要求更高。(四)当前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存在的问题目前,河南省的多穗型品种当穗数超过45万/亩,往往带来倒伏、病害等问题,影响粒数和粒重。近几年我省各地多穗型品种的产量水平可以达到600-650kg/亩,但要突破650-700kg以上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达到700kg以上的水平,还必须重视大穗品种的改良,力争大穗品种的成穗数达到30-35万/亩,而且不能晚熟,发挥粒多粒大的生产潜力。近些年也有育种工作者提出应当着重选育成穗38-40万,穗粒数40粒以上,千粒重45g左右的中穗型品种,这也是前景看好的超级小麦育种的一条途径。(五)超级小麦的关键栽培技术要实现超级小麦的超高产目标,在选育出超级品种的同时,还必须有相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我们查阅了一批有关超高产栽培的研究资料,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现就超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分述于后。(五)超级小麦的关键栽培技术--11、超高产麦田的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实现小麦超高产的基础。小麦的产量水平与土壤肥力的关系非常密切。青海省小麦单产700kg-900kg以上的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8%,最高达到2%,全量氮磷钾含量丰富,尤其是速效钾的含量很高。山东烟台地区的超高产麦田单产700kg以上,土壤有机质在1.55%,速效养分含量也比较高。相比之下,我省一些单产600多公斤的麦田土壤肥力都明显低于以上两省,尤其与青海省差距甚远。因此,我们认为我省小麦单产要突破650kg以上,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应当是首要措施。没有“超高土壤肥力”就不可能获得超高产小麦。(五)超级小麦的关键栽培技术--22、超高
本文标题:国内外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2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