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五年级下册《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16《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以洪水、村民、老汉三个词贯穿全文。课文讲述了面对凶猛的洪水来临时村民的表现、以及村里的老支书临危不乱、镇定的指挥村民有序过桥,并让自己的儿子排在最后,为村民搭起了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而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的事。为了增强表现力,文章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领悟。【设计理念】1.《桥》这篇微型小说,以洪水、村民、老汉三个词贯穿全文,教学过程就抓住这三个词语为线索来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归纳主要内容、品读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2.品读课文1-6小节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学习体会、仿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等。并理解“势不可当”、“狞笑”“放肆”的意思。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读课文1-6小节,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为第二课时感悟人物形象奠定基础。3.领悟体会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读课文1-6小节,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2.领悟体会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的方法。【教学准备】洪水、救灾等视频,教学课件,学生练习卷。【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老师描述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灾难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桥》(学生齐读课题)2【设计意图:借助课文创设情境,直接导入课文,用“可怕的灾难”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二、检查预习,以词牵文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注意划线字的读音放肆(sì)——搀(chān)扶呻(shēn)吟呻(shēn)吟搀(chān)扶尊(zūn)重——疯(fēng)狂狰狞(níng)流淌(tǎng)瞪(dèng)眼胸膛(táng)没(mò)腿深(注意读准多音字)(2)出示词语学习词语:(逐行出示)A、势不可当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谁能读读这些词呢?(请一位同学读,再齐读。重点正音理解“狞笑”并书写指导:“肆”的第一笔是横)再看一下,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B、你拥我挤跌跌撞撞乱哄哄(指名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C、拥戴清瘦沙哑揪出(这一行词语都是写——)老师根据回答分别板书:洪水村民老汉)(3)整体把握文脉:你能不能看着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这篇微型小说,以洪水、村民、老汉三个词贯穿全文,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将这三类词语加以整理分类,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线索、文章的主要内容都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并初步理解了这三者的关系。】三、品读1-6小节,感受村民的极度惊慌和洪水的可怕,学习体会、仿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1.过渡:同学们,让我们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山洪暴发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我们来合作朗读,老师读描写环境的段落,同学们读描写人物的段落。2.感受村民的极度惊慌。(1)出示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跌跌撞撞”什么意思?)(2)思考: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描写了人们的这种状态?(3)汇报交流,出示相似表达的另外两个词句。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3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4)有关“惊慌”的词语积累:读了刚才的句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可以来形容这里的村民?(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等)(5)语言练习:用比喻的方法说说村民的慌乱。出示句子:人们像————————向南拥去。3.感受洪水的可怕。(1)讨论交流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朗读描写山洪暴发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2)老师语言引导:读着读着,你发现了这些语句都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写出了洪水来得快,凶猛。)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你感到洪水的可怕?(比喻、拟人)可老师觉得这不像是那洪水比作人,更像是比作——(老师小结板书:如魔)这如魔的洪水让死亡逼近了,你又能从这些语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死亡的逼近?(抓重点词语“跳舞、狞笑、逼近、窜、放肆、爬”理解体会,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3)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你能不能也学着用上拟人或比喻的方法说说洪水的凶猛可怕呢?出示句子:洪水——————————4.重组课文,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生: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生:人们疯了似的地向那木桥拥去。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5、感受“桥的意义”和维持秩序的重要:1.教师引说过渡:在这个村庄里,四周都没有路,只有这座窄窄的桥。你知道此时的桥意味着什么?如果上不了这座桥,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意味着一个字——4如果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冲向木桥,那对当时的人们而言也意味着一个字——此时,最需要的是——2.过渡:是的,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出现了。他就是——(老汉)也就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你知道党支部书记是干什么的?老汉这位党支部书记究竟是怎样的人呢?村支书和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设计意图:抓住洪水、村民、老汉三个贯穿全文的关键词中的“村民”和“洪水”这两个词来品读1-6小节,是为了能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形象做好铺垫,同时,学习、仿写比喻、拟人句也是五年级的学段要求。】四、观看我国军民抗险救灾的视频。【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文字的感悟转移到视觉的感触上来,再次感受洪水的可怕,为下一节课感悟村支书的高大形象再次作一个铺垫。】【板书设计】洪水--救命的桥--村民如魔惊慌失措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2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