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116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件@北林大1
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荒漠化概况第3章荒漠化防治原理第4章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第5章荒漠化工程防治技术第6章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第7章荒漠化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第8章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第9章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第10章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第11章荒漠化防治工程的效益评价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关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国际社会履行《21世纪议程》的重要行动之一,防治荒漠化不仅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影响全球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第二节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节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第一节关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一、国际上对荒漠化概念认识的演变1994年签定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解释道:“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二、我国关于荒漠化概念的理解沙质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受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沙漠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即沙漠的形成和扩张过程)。前述《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签署后,我国对于荒漠化概念的认识,已与国际接轨。第二节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念及其意义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全球陆地面积的1/4受到荒漠化的危害,以每年5万-7万km2的速度扩大,经济损失每年为423亿美元。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46%,每年扩大3600km2,每年减少粮食产量达30亿kg。第二节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念及其意义做好防治荒漠化工作,对于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人口的协调发展,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和生存条件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积极开展荒漠化治理也是我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重大行动之一。意义:二、荒漠化防治工程的任务1、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是保护和拓展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长远大计。2、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面貌、实现再造壮丽秀美新山河的重中之重。3、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是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实现全国农村奔小康目标的重要措施。4、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是充分发挥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前面开创21世纪中国沙产业的必然选择。三、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融合了“治沙造林学”“治沙原理与技术”“风沙物理学”“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学”“农业生态学”以及3S(RS、GIS、GPS)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以流体力学、风沙物理学、风沙地貌学、沙漠学、土壤侵蚀原理、造林学、生态学、草场经营学等为专业基础,与林业生态工程学、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学、环境保护与评价、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等学科密切相关。第三节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一、充分利用成熟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因地制宜,组装配套二、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加强科技推广队伍三、提高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四、依靠科技,建立荒漠化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1、合理开发荒漠化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2、提高荒漠化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充分利用荒漠化地区丰富的光能、风能资源、彻底改变该区的能源结构,促进荒漠化地区的产业开发。4、合理开发荒漠化地区的矿产资源。5、开发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6、利用地理优势、开展双边经贸合作。7、大力发展荒漠化地区的旅游业。五、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投入1、组织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重点解决荒漠化防治工程中的关键技术。⑴荒漠化防治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防治荒漠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⑵荒漠化地区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技术。⑶荒漠化不同类型区综合防治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2、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3、加大科技投入。⑸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和多样性的保护和重建技术研究。⑹荒漠化地区退化草场保护、恢复和改良技术的研究。⑺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⑷荒漠化地区优良植物种引种选繁及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
本文标题:116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件@北林大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3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