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吴图时讯第三十二期电子简报(领导参考版)
1吴图时讯领导参考版2015年12月08日第32期总032期主办:吴忠图书馆目录目录一、经济发展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三园区一中心”规划着力打造中阿务实合作载体平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签下近50亿元光伏大单二、文化教育小公厕体现大文明三、热点专题2015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数排名四、专家观点“一带一路”为何如此受欢迎?五、领导参考“四个没有变”传递中国信心事关3100万人,事业单位改革进展如何?陕西水果借力“一带一路”加快“出海捞金”2民营物流企业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做大做强张店:文明创建落实在街头巷尾市民参与武汉首届绿道沙龙与专家一起论道城市规划“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产业布局出现哪些大拐点?英国当年如何化解了雾霾灾难美国这样布局未来创新海门与英国索尔福德市开展“智慧城市”合作3一、经济发展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三园区一中心”规划着力打造中阿务实合作载体平台来源:宁夏在线时间:2015-12-0810:17:00源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主持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听取中阿科技园及中阿科技转移中心、中阿(清真)产业园、中阿商贸园规划方案的汇报。刘慧指出,要聚焦发展重点,用规划引领,完善机制,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好中阿务实合作的载体和平台。刘慧指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需要站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加强我区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合作。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好中阿科技园、中阿(清真)产业园、中阿商贸园和中阿科技转移中心,是我区扩大开放、深化中阿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共建中阿合作园区,扩大我区对外开放,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她强调,要明确定位,规划引领。既要明确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又要协同发展、提高层次,形成聚集效应。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4市场配置,在更广领域拓展中阿合作空间。要聚焦我区优势产业,找准结合点,务实合作,发展清真产业、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等,让园区发挥引领示范带动效应。要完善机制,有序推进。探索建立中阿共建、部区联建、区市联动的推进机制。以现有的园区为基础,成熟一个,实施一个,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打造集群优势,促进我区产业调整、结构升级。要高标准、高水平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尽快完善园区规划方案,研究相关优惠政策措施,明确进度要求和完成时限,合力做好规划工作。宁夏吴忠市红寺堡签下近50亿元光伏大单来源:国际能源网时间:2015-12-0422:28:00源地址:、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额近50亿元。由江苏迪盛四联投资建设的红寺堡区农光互补电站项目,规划建设9000亩农业大棚及3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项目总投资约33.2亿元,建设期为2016年至2017年,5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农光互补发电项目。上海航天汽车机电主要从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复合材料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先后与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个光伏产业项目的签约,是红寺堡光伏扶贫、产业扶贫的新探索,对当地脱贫攻坚和产业融合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用。6二、文化教育小公厕体现大文明来源:搜狐时间:2015-12-0810:30:00源地址:“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要看他们的公共厕所。”不少国外的城市管理专家曾经这样说。透过公厕这扇窗户,一个社区、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窥测一二。公厕体现着社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文明意识与责任心。同时,公众使用公厕时对公厕内设施的爱护程度,也体现着一座城市公众的文明素养。社区、城市公厕的建设、管理,更是生动地体现着一个社区、一座城市的文明。近年来,番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公厕建设和管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镇街、社区(村)陆续改建、新建了一大批卫生公厕供市民及外地游客使用。从硬件上来说,这些公厕比过去的改善了很多,也漂亮多了,部分的公厕达到了星级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厕所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是文明沟通中最短的直线。作为世界旅游大国,我国年接待世界各地的游客数量达37亿人次,境外游7客对我国旅游环境反映最强烈、印象差而最无可奈何的就是厕所。对于国人而言,公共厕所建设的缺失、管理的无序更是深有感触。庞大的人口,对公厕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厕所既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便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推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承担主体责任,包括建设责任与管理维护责任。既要满足社区市民的一般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外地群众、外地游客,以及老年游客、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同时,公厕使用者(也就是市民群众)必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每个人都应养成文明如厕习惯,抵制粗鄙的如厕行为,把公厕当成显示自身礼仪的“大雅之堂”。(屈巨贤)作者:屈巨贤8三、热点专题2015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数排名来源:武汉热线时间:2015-12-0208:45:00城市文化发展指数(简称CCDI)的前50名,以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或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居多。文化发展指数靠后的30名,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偏远外围地区。文化发展指数第50名到大概第260名之间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省会城市的周边,它们的排名主要靠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撑。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不能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大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也可能是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一些城市文化资源排名比较靠前,但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偏弱,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致文化发展指数排名相对落后。对文化发展指数影响较大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文化资源的多寡,再次是公共文化服务。这说明,当前文化产业在文化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支点》杂志社共同发布的“中国文化发展指数”中的“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数(共288个城市)”排名:其中,吴忠市排名第284,CCDI指数是68.979名次城市名称CCDI278石嘴山市69.77282中卫市69.10284吴忠市68.97286固原市68.82注:分数相同但存在排名差异,是出于其具体指标结构的合理性考虑,并基于其具体区位优势、行业优势等决定的未来增长潜力的考虑。(支点杂志2015年11月刊月)10四、专家观点“一带一路”为何如此受欢迎?来源:中工网时间:2015-12-0810:35:00源地址:“一带一路”倡议两年多来,受到沿线大量国家、以及域外国家如英国的热情响应,纷纷与中国进行互联互通和战略对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究其根源,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合理性、未来延续性。——历史必然性: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曾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际通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今天,丝绸之路重焕活力,唤醒了古丝路各种文明的历史记忆、各民族共同复兴的梦想。“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65个国家和地区(当然,“一带一路”是开放的,不限于这65个),44亿人口,经济容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可能是“洼地”或“过道”,在地理大发现后,海洋而非大陆决定全球化命运后又11被边缘化,今天也是全球化阳光光顾不够的地区。如今,由高铁等所代表的互联互通网络帮助它们连通海洋,帮助它们融入全球化,好比2000年前储蓄的利息开始用起来。——现实合理性: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动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有8万亿美元的巨大资金缺口,所以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才会取得如此成功。“一带一路”由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创造的是合作机遇而非对抗。就中国国内而言,互联互通已经完成,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就沿线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已经取得的成就激发了它们独立自强的斗志、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愿望;就区域而言,“一带一路”的建设通过各国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可以弥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未来延续性:“一带一路”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旨在建设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能否做到知行合一、一以贯之?能否真正秉承和弘扬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这些是对未来延续性的重大考验。一些对“一带一路”未来走向的质疑,源自用近代化西方话语体系来理解“一带一路”,简单从历史上大国崛起方式来看“一带一路”,并与历史上的荷兰、日本、英国等崛起进行了比较,误导了舆论。其实,中国的复兴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复兴,更是文明的复12兴,所以不能简单套用大国崛起逻辑。总之,“一带一路”倡议,将部分全球化变成包容性全球化,将全球化与当地化相结合,帮助更多国家脱贫致富,开创了21世纪地区与国际合作新模式,开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气象,这就是它受欢迎的根源。(王义桅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员)13五、领导参考“四个没有变”传递中国信心来源:长城网时间:2015-12-0808:37:00源地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极大地提振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发展前景如何?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信心之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预计年均增长近8%,是世界同期平均增速的3倍;继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4年更是迈过10万亿美元门槛;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世界经济动力不足的14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引人瞩目。这样一份成绩单足以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张立群指出。信心之二: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可保持7%以上“从生产要素供给条件所决定的潜在增长率看,中国现阶段至少可以达7%以上。”张立群分析,到2014年为止,就业人员总量、非农就业人员总量、农民工总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这表明,相对经济发展需要,中国劳动力资源仍有较大潜力,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没有因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小幅减少而受到影响。与此同时,2002年—2014年,中国国民总储蓄率持续保持在40%以上的较高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2002年—201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92%,如果以这一中长期的产出水平为依据,中国目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考虑到持续高增长造成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加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至少也在7%以上。”张立群说。信心之三: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巨大“然而,长远来看,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巨大。”这集中表现在城镇化方面。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来算,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10亿人,较2014年至少增加2.5亿人。如果人均住房面积按照35平方米计算,至少需要7715亿平方米的住房。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巨大的城镇住房需求。因此,仅从房地产市场需求
本文标题:吴图时讯第三十二期电子简报(领导参考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787 .html